第二十七章 之云游四方 “长风破浪会有…… - 乘坐地铁的时空学者 - 小女巫猎人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二十七章 之云游四方 “长风破浪会有……

有些事,你以为是一座高不可攀的山,但当真的去攀爬的时候,才发现是人在主观层面上将困难放大了太多倍。

陈晓芸明白,若不踏出第一步,永远抓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做学问和做研究像是将自己投身于大海,一直不停地往前游,可能永远无法上岸。可游得越远,游得越深,能够看见的东西便越多。

当然啦,也有可能半路溺水而亡。

反正暂未溺亡的陈晓芸每日都活力满满的,认为自己能再学五百年。学累就去吃吃喝喝,研究一下大唐文化风俗。

以往她走入这些副本,脑子其实大多时候空空如也,写出来的东西,无非是水字数且毫无意义的垃圾。

如今,她认认真真地想记录下一些她的理解及想法,学术垃圾也好过写出真正的垃圾。

可惜李白先生没她这般活力满满。他本就不顺的仕途因种种原因终止了,唐玄宗允许了他“赐金放还”的请求。

李白三次入长安,混到最高的官职是翰林供奉,实际上是陪皇上贵人写诗玩乐。

他不适合从政,陈晓芸更不适合,给不了他什么很好的建议。

早睡早起的日子,时间过得很快,

在某日,李白垂头丧气地回来后,同陈晓芸道他不久后会离开长安,前去云游。

她一听,连忙问能不能带上自己,食宿自理,当小丫鬟可以的。

这么久以来,陈晓芸确实是自己照顾自己,偶尔会在他空闲时问他些问题。她确实是个很省心还有钱的小姑娘。

李白劝说道:“路途可能会异常艰辛。”

陈晓芸拍拍胸膛,扬言:“我不怕艰辛,我只想在我有限的生命里再看更多的风景和人。”

了解到她强烈的意愿,李白终于同意她一同云游,毕竟陈晓芸是非常人姑娘,不能与别人同一看待。

陈晓芸终于等到这一刻,赶紧冲回去收拾行李,准备陪同李白一同上路。

李白先生在仕途上不济,人缘却很好。听闻他要离开,前来为他送别的友人甚多。

这些友人为他举办了送别宴。

于是,陈晓芸问能不能自己在角落里站一下围观。

李白虽不能理解她为何会有如此奇特的要求,却依旧任她去。

于是,陈晓芸在送别宴上,安静如鸡在角落里当一个摆设,欣赏李白先生再次作出三首诗――《行路难》。

其中最出名的一句莫过,“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是常人所不能拥有的思想境界与气度。

陈晓芸寻思现代人可真的太幸福了,物质条件先不提,能够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学习,着实是一件幸事。

小时候被迫背下的每一首诗及文章,等到了真正能赏析的年龄时,必定会心有所获。

送别宴上,宾主尽是充满了离愁别绪,依依不舍。

陈晓芸却脑袋晕乎乎的,被这种“直挂云帆济沧海”的气魄之诗句所冲击。

这首诗是背了很多遍没有错,可现场直接听,冲击力太强了。

还有什么,比穿越一千多年的时光,来听作者本人现场作诗更让人振聋发聩吗?

陈晓芸每天的幸福度都增加一点。

她着实是伤心不起来,只好乖乖在一旁当一个不起眼的满足小婢女。

……

终于到了要出发的时刻,陈晓芸早早就认真准备好了,干粮、衣服、武器全具备了。

她的书是无法全部带走的,便把看过的书送给了旅馆中居住的其他文人。此时的书籍价格不菲,收到书的人自然是欣然笑纳。

陈晓芸不用背负那么重的行李,也很高兴。

穷家富路。陈晓芸数了数钱,认为自己是够钱的。

听闻李白先生剑术十分高超,相信他会好好保护她的,保镖就不请了。

陈晓芸如此信心十足地与李白离开了长安。

这是她第一次在古代里云游赶路,实在是出乎她的意料。人生没有不可攀越的高山,却有走不动的路。

没有平坦的大马路,也没有随处可见的市集、茶店。城市的密度远远无后代那么大,更多的是一些村落。

他们乘坐的马车,有时还会坏掉。陈晓芸和李白试过弃车而行,到了新的地方才重新购入新的马车。

幸好他们金钱富足,不然真的一切都要靠双腿,可累人了。

有次,陈晓芸背着行李,把腿都快走断了,又饿又渴,到了驿馆中疯狂地给自己灌水。

那些马拉松啊,徒步旅行都算不得什么。

他们只是为了娱乐,而古代人真的是靠脚出行的。

科技,人类之光。

陈晓芸为了看“诗仙”和“诗圣”的重大会面,实在是付出太多了。

好在,终于被她等到了这一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