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进京 - 医好病弱小叔以后 - 小胖柑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53章 进京

这个年过得热闹,烈火烹油般地旺,日日赴宴。

另外庄蕾也要准备进京谢恩的事情。

朱县令的调令也下来了,调往苏州府昆山县任知县,虽然官职上还是七品,但是遂县一个人口少,税赋少的苏北下县和姑苏鱼米之乡的上县完全不是一个概念。听陈熹说这种上县都是要熬,熬很多年可能才能轮到,如朱县令这样算是跨度大了,到底是世家子弟不一样。

庄蕾笑了一声:“人家是神仙下凡历劫的,上头有人,咱们是凡人修仙,没什么好羡慕的。”

“嫂子说的是。”

原本庄蕾想要带着一家子去京城,张氏说陈照的学业重要,别让他丢下了学业,她得在家陪着给陈照做饭洗衣,免得孩子没人照顾。一下子弄得胖乎乎的陈照一包眼泪在眼眶里,他一个被家人嫌弃了卖掉的孩子,却被张氏这般珍视。

庄蕾揉着他的脑袋说:“哭什么啊!不求你能读地跟你哥似的,但是读书明理一定要的,以后咱们一起好好孝敬娘才是。”

陈照重重点头,如此月娘也留下,庄蕾对着陈熹说:“你去找杨大哥,原本我想着一家子上京,那就带上贵儿,这样的话月娘和娘都在家里,孩子就放家里?”

“行啊!这样阿娘在家也热闹些。”

陈熹去找了杨明德,让他准备准备一起进京。

海宇坐镇寿安堂,周先生济民那里可以管过来,药场黄成业靠得住,庄蕾发现别看家业大了,如今也是人才济济了。

原本可以坐官船,不过官船虽然不要钱,就如同公务用车不爱惜,大多又旧又破。陈家往来运河上货物极多,跟漕运的那帮人关系又好。出于安全考虑,陈家三少让人安排了一条船,送他们上京,另外三奶奶在西城有一处私宅可以让他们落脚,这般才算是安置好了。

京城这个地方,对于陈熹来说,记忆并不美好。当初从京城离开,自然不会有人说是谢家故意调包儿子的,很多人恶意猜测是陈家为了让儿子能过上好日子,所以进行了调包。哪怕他天资聪颖,哪怕他努力向上,当侯府世子的光环剥下来,他什么都不是!

拖着病躯从京城来遂县,只是因为对安南侯的了解,他心存一点点的期望,自己的父母不是那样的人。他们不是故意将他调包的,他们是疼爱他的,他能够死在他们身边也好。一个孩子最后的一点孺慕之情。

回了遂县,陈家虽然父亲和哥哥没了,但是嫂子,阿娘,姐姐,治了他的病,补了他的心。比他想的要好得多,父母善良正直,嫂子有远见有本事也有抱负,一家子在一起当真是和和美美。

这次重回京城,身边是嫂子,一切变得如此不同,出城之时,想着自己短暂的一生不会再有机会过来,也不愿意再来,没想到还会故地重游,身边有了她丝毫没有怯懦之心。

码头上陈家的马车已经等在那里,陈家的马车一路往里走,到了城门口给了路引,一个个下车验看之后,才放行。比其他州县严格很多。见过扬州的繁华,京城也就那样来了,更何况记忆里还有前世大城市的样儿。

到了城西,这里大多是商户在京城置办的产业,京城寸土寸金。陈家私产不少,能给庄蕾住的,也就是三奶奶的嫁妆了。这个宅子就比她在杭城的宅子小了很多。

也是四合院的格局,老爷子住了正屋东侧,陈熹住了正屋西侧。庄蕾一个人住东厢房,杨明德住在西厢房。跟着老爷子过来,一路伺候他的阿乐,住在主屋边上的东侧耳房内,前边还有一排倒座,陈家一对老仆住着。

淮南王去年受重伤,养了快一年,皇帝年前召见他进了京城,说是住在皇子府内,所谓的皇子府。成年未就藩的皇子的集体宿舍。一个建筑群落,里面四五十个院子。

略微整理仪容之后,陈熹写了拜帖与庄蕾一起先去拜见淮南王。马车到达皇子府,果然巍峨高大,门口也有重兵把守,历来都不许官员与皇子之间有很深牵扯。所以明面儿,大家也不会去递拜帖,明目张胆的来皇子府。

陈熹上去对着门口的守卫道:“这位大哥,麻烦将拜帖递交给淮南王妃。我们是淮州来的。娘娘见了拜帖就当知道。”

那守卫打量了陈熹一眼,又看了看外边的庄蕾。两人十五六岁的模样,素色衣衫虽然不似京城的那些王孙公子那般华美,只是那鸭蛋青的长袍穿在这少年身上,温文尔雅。那厢的姑娘上身素白小袄,下面一条浅蓝罗裙,外罩杏色的斗篷,那脸白里透红,气色极佳,京城高门女子虽然也出门冶游,却个个戴上帷帽,眼前的这位却是一件斗篷并无遮面,这等简单的装扮倒是不似在凡俗之中。

庄蕾带着淡笑,站在那里,陈熹给掉了拜帖,过来和她一起站在边上等。

马蹄声阵阵,一前一后四匹马过来,两名年轻男子从马上下来,前面的一位穿着紫色袍服的男子从马上翻身而下,后面的人跟在他的身后,只见门口的护卫都跪下行礼。陈熹拉着庄蕾也一齐跪下,庄蕾这才恍然来了京城,动不动就要磕头。

那紫色袍服的男子侧过头看了地上的两人一眼,带着人走进皇子府,问那边上的守卫:“这是谁?”

“禀殿下,是淮州来的,找淮南王妃的!”

里面一个老太监急匆匆走出起来,见到紫袍男子行礼,那男子点头,老太监到了门外叫:“大姑娘和陈二爷到了!快快进去吧!王爷和娘娘都在呢!”

庄蕾忙走过去叫:“伴伴最近可好?”

“托大姑娘的福,老寒腿贴了膏药,这个冬天一路上水路而来,竟然没有发过。”老太监感激的说着,却没想又见那紫袍男子,老太监带着庄蕾和陈熹行礼。

“伴伴,这两位?”

“回禀殿下,是淮州的回春县主和陈家二郎!”老太监说道。

那男子看着陈熹笑了一声:“两年多未见,我竟认不出了,谢……弘显……”

陈熹弯腰对着太子行礼:“学生陈熹见过太子殿下!”

“哦,你回了亲生父母那里。改回了陈姓。”

“正是!”

“自称学生,这是过了院试了?记得你回去的时候,还是病的不轻?”

“殿下好记性,确实过了院试。”

“两年以后试试乡试,当初你可是西山那帮子老学究竭力夸赞的,若是能二十多岁金榜题名,也不枉你少年才子之称。”太子对着陈熹勉励。

陈熹低头称是。那太子嘴上是对着陈熹说话,眼睛却是一直看着庄蕾,庄蕾的头越发低了,心里却是在嘀咕这个太子的容貌,身材魁梧,皮肤黝黑,脸上最大的特有点地包天,不是她以貌取人。大多富贵中人长得不管如何,因着家庭的培养,气质上总是能够过得去的。这位太子气质上也差了一重。不过人家再怎么样都是太子,不是她能看的。

“这是孤那皇叔认下的义女?”太子发问。

庄蕾回答:“是!”

“抬起头来,给孤瞧瞧!”言语之间略有轻佻。

庄蕾继续低头:“殿下,义父义母已经久等,小女不敢耽搁。请殿下见谅!”方才在门口就盯着她看过,这会儿又拦住他们俩,还言语之间轻佻。

那太子明显没有想到这么个乡下地方来的女子会拒绝他的要求,姑且当她无知无畏吧?拿淮南王来挡,他倒是要让她知道,谁是君,谁是臣。他带了一起嘲讽之意:“去吧!”

两人行礼辞别,跟着老太监弯弯绕绕过了一个院子又一个院子,看到门口,一个白嫩生生的小人儿小手牵在一个侍女的手里,见到庄蕾眼睛弯弯圆圆站在门槛边上,看见庄蕾过来,如圆滚滚的小鸽子一般扑过来:“大姐姐!”

庄蕾蹲下抱住她,一起抱着进院子:“阿爹阿娘在里边。”

两人进去王爷和王妃正在闲适地喝茶,把小丫头放下来,小圆圆牵着庄蕾的手过去,庄蕾叫道:“义父义母!”

“见过王爷,王妃!”

“坐下吧!都是一家人。”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