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编练水师 - 女官的自我修养 - 衣青箬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18章 编练水师

这话一出,所有人都看了过来。

曹皇后虽然好奇,但也没有开口问,而是又转开视线,看向甄凉。

虽然本金是她的,但是既然说了要给甄凉拿去经营,自然不能又半路折到桓羿那边去。虽然他们是夫妻,但是曹皇后有一种奇异的感觉,“夫妻一体”这种话,固然有几分道理,但放在甄凉身上,一定不会照单全收。

对上她的视线,甄凉领会了她的意思,不由笑着问道,“什么生意?”

“海运。”桓羿吐出两个字。

一时,在座众人心里都难免惊异。中原朝廷,大都要行海禁,并不全是因为朝廷短视,看不见海运的便利和利益,只是其中牵扯的东西实在是太多了。

本来中国就已经足够地大物博,对于四夷和边境小国没什么物资上的要求,再加上这年头交通不便,信息传递十分滞后,若是距离过远,朝廷就会失去对当地的掌控力。

就连民间也有俗语说,“山高皇帝远。”

既然管不了,那索性就直接放手,大部分时候都只保留一个羁縻的名义,表面上属于朝廷的一部分,实际上朝廷既不派官也不驻军,管理全都交给当地土人来做,有些地方甚至连税都不收,只求他们老实一点,不要闹出乱子就够了。

对于陆地上的边境是如此,就更不要提海面上了。

首先,想要掌控领海权,就必须要有一支强大的水师。而跟陆地上的军队相比,水师除了装备、粮饷之类的要求之外,还必须要有船。而且绝不是民间用的那种小舢板,而必须是大船、福船,这样才能经得住海上的风浪。

这样一来,经营一支水师,成本就要比陆军高得多。

而且还不是建好了就一劳永逸,毕竟海面上的风浪永远不会平息,船只会破损、沉没,而且海面上,一艘船沉了,那就不光是船的事,船上的货物和一船的人,也大都救补不来了。

因为历史原因,中原朝廷跟西北的草原部族,可谓是仇深似海。尽管在西边和北边肆虐的部族换了一个又一个,中原朝廷也一次又一次改朝换代,但是彼此之间的对立,却始终没有消失。

所以朝廷绝大多数的精力,都要放在对抗西北异族身上。譬如本朝,每年岁入不过四千万两,却至少有一半要用在西北军费上,如此便可见培养军队的耗费。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既没有钱也没有力去成立水师。偶尔有些朝廷行有余力,组建水师,也往往在几次损失之后,便选择及时止损。

偏偏这片陆地的海岸线又太长,从东北到南境延绵数千里,朝廷没有水师,就很难管控出海的百姓和渔民,导致海面上乱象频生。

而朝廷唯一能拿出来应付这种情况的政策,就是海禁。

既然管不到,那就不让我们的百姓出海,更不让商船出海,这样自然就安稳了。

可是俗话说得好,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海的百姓,自然就要从海面上讨生活。海禁一出,朝廷管理起来是很方便了,可是百姓的生计却会受到影响。

真到了活不下去的时候,谁还会去管朝廷的禁令?所以民间还是不断有人出海,甚至有些人既是渔民,又是商船,还是海盗,在朝廷管不到的地方搅风搅雨。

而海运的确是暴利的行业,这份利益,朝廷离得远,不想要,可是那些就住在海边的世家大族,却不会放过。久而久之,海运就彻底被他们掌控在了手中,甚至各自支持着一批海盗,操纵整个海面上的局势。

因为这其中巨大的利润,所以到后来,海禁不仅是朝廷的政策,也是这些沿海地方世族拼命想要维护的东西。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永远将海面掌控在自己手中。

对于这些,朝廷当然不可能一无所知。但既然自己无力去管,索性就当做不知道,或者意思一下在沿海开一两个港口,而世家也偶尔会在这里停泊一两条船,象征性地上交一些税收,就把自家的船队过了明路。

桓羿在江南赈灾时,才了解到其中的情形。他对海运的便利和利润,可是眼红了很久了。在他看来,若是朝廷能开海禁,将这些商船都管理起来,收取船税,那么这笔税收本身,就足以支持供养一支强大的水师了。

只不过当时的他,根本没有余力去做这件事。甚至就是被他们一锅端了的那几个世家,本身也应该是在海运里掺了一脚的,却没有搜出任何的证据,只得不了了之。

现在他登基了,自然能腾出手来筹备此事。

最近这段时间,他都在琢磨这件事,所以一听甄凉和曹皇后要做生意,立刻就想到了这上面。

不过大魏海禁的政策早已深入人心,所以其他人听他提起这两个字,一时不免有些愣怔。倒是甄凉反应得最快,因为在上一世,摄政王在掌控朝堂之后,也选择了解除海禁、成立水师,桓羿会这么想,也就很正常了。

“陛下是打算开海禁?”她问,“可是要训练水师,打造船只,只怕没有三五年不能成事。”

“未必要自己打造船只,训练水手。”桓羿道,“须知江南那些世家,几乎每一家都有自己的船队,若是能将这些船只和人手收拢,自然就是一支现成的水师。”

莫说是甄凉,就是半点不懂海运的人,听他这么说也忍不住摇头。

这也只是听着好听罢了,这样一支水师,只怕内里矛盾重重,根本无法掌控。那些世家大族的桀骜,是所有人都能看见的。再说,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这是与人争利的事,世族又怎肯坐以待毙?

曹皇后问出自己的疑惑,桓羿便笑道,“所以不能一上来就直说。”

他看向曹皇后和甄凉,“你们有这一笔本金,我还可以再给你们添一些,之后以两代皇后的名义,去找那些世族合作,你们觉得他们会拒绝吗?”

那当然不会。这些世族赚取了不少钱财,他们现在更多谋求的是朝中的关系。所以他们一面培养家族子孙,希望他们能够入仕,另一方面则是积极在朝堂上运作,金钱开道,拉拢一些官员站在自己这一边。

若是曹皇后和甄凉主动找上门去,愿意给他们当这个靠山,他们自是求之不得。

皇帝能对别人狠得下心,新婚妻子和她的家族,总要优容几分的。

借着这个机会,自然就能顺利打入船队内部,摸清楚他们的情况。如此知己知彼,等桓羿要动手的时候,他们就算想抵抗,也毫无用处。届时也就只能转变思想,站在朝廷这边了。

更多的事情,就不是其他人需要考虑的了。所以听桓羿这么说,都是眼睛一亮。若以两位皇后的身份为饵,只怕那些世家争抢着要跟她们合作,的确是一门好生意。

倒是甄凉若有所思,总觉得桓羿的计划不止于此。

不过这并不是此刻需要讨论的事,所以她也暂时按捺住了想法,只跟曹皇后和桓羿讨论了一下要出多少钱,怎么找人,以及派谁去跟那些世家交涉,又让谁跟船出海的事。

等这些都定下来,时辰也不早了,曹皇后便起身告辞。

她今日原本只是来道喜,却没想到竟是满载而归,心情自然十分不错。这一高兴,就忍不住想到桓衍面前去炫耀一番。

乾元宫中。

甄凉今晚依旧留宿于此,也没什么人觉得意外。

沐浴过后,夫妻俩亲热一番,才躺在床上说闲话。甄凉便提起了下午说的那番话,“陛下应该还有别的计划吧?”

“嗯。”桓羿把玩着她的头发,漫不经心地应道。

甄凉的头发养得很好,黑黝黝的,又滑又亮,还带着一点淡淡的香气,让他忍不住凑近了去嗅。心思一散,也就不太在意自己说了什么,“海运倒是其次,朕想重新打通与交趾、占城的联络。甚至若有必要,重新将之收复也未尝不可。”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