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妇人误国!”…… - 不做女配做佞臣 - 蓝艾草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八十四章 “妇人误国!”……

四方馆内,魏太子派出去监视姜穆的人回来了,正向他禀报自己的所见所闻。

“属下进不去皇宫,只能在宫外面守着。姜穆进去之后,足足在宫里待了半日,出宫的时候杜国师还亲自送到了宫门口,相谈甚欢的样子。”

魏太子疑心病顿时犯了:“燕蜀不会暗中结盟,准备对我魏国下手吧?”

他催促手下人:“继续盯着姜穆,有什么动静立刻来报与孤知道。”

魏太子原以为姜穆与杜欢只是偶然见一次面,没想到此后两人天天见面,有时候是姜穆进宫,大多数时候是杜欢从宫里出来,与姜穆在洛阳城内闲逛,而且两人很是亲近的模样,实惹人生疑。

燕国近来本就颇引人瞩目,魏蜀两国使臣的目的都是不言自明,偏偏燕国国师待两国使臣大为不同,很快此事就在两国使团内传遍。

魏太子苦等多日,不但没有听到燕国妥协拿出火雷弹分享的好消息,身边一位下属还被燕国查案的官员怀疑与何嫣之死有关,要带回去审问。

他拦着不肯,与前来抓人的燕国官员起了冲突。事情闹到了燕帝那儿,没想到他问都不问,直接派兵前往四方馆,意欲驱逐魏国使臣。

谢太子大怒,站在四方馆门前,一副引颈就戮的模样大骂。

“孤的太子妃在燕国国都被刺身亡,你们不但不给孤一个交待,还要驱赶孤离开,燕国如此强横,难道就不怕天下人耻笑吗?”

派去驱逐使臣带兵的正是符炎,他做出一副沉痛模样,边指挥着手底下上手赶人,边将屎盆子牢牢扣到了谢太子身上。

“太子殿下说哪里话?贵国太子妃被刺身故,我国陛下一直严令手下官员抓刺客,好给贵国一个交待。但是查来查去,嫌疑人查到了贵国使团,太子殿下又拦着不肯让抓人,我们能怎么办呢?太子殿下想换一位太子妃,在自己国家不好下手,特意把作案的地点选在了洛阳,还有蜀国使团作证,正好以太子妃之死来要挟我国皇帝陛下,当真是一举两得!一石二鸟!一箭双雕!妙啊!”

他说的有鼻子有眼,连旁边蜀国使团的副使都深觉这话有理,顿时义愤填膺,挽袖子就要上手揍人。

“原来魏国打着这个主意啊?当我们蜀国没人了!”冲过去照着毫无防备的谢太子就是一脚,对方华贵的袍服之上顿时留下了一个大脚印子,还被他踹倒,摔了个四仰八叉,姿态极丑。

四方馆门口围观看热闹的燕国百姓轰然大笑,纷纷议论。

“该!他自己杀了老婆,还想栽赃给咱们陛下。亏得陛下英明神武,一眼识破了他的小人行径!”

“他这样的也能当太子,莫非大魏不行了?”

“那还用说?只要咱们陛下御驾亲征,火雷弹所到之处,荡平魏国还不是迟早的事儿?”

“……”

谢太子被手下人扶起来,耳边乱糟糟全是燕国百姓嚣张的议论之声,气焰之高令人愤恨。

可惜他身处燕国都城洛阳,孤军无援,只能平白被人嘲笑辱骂,还要构陷他杀妻,直气的他眼前一阵阵发黑。

符炎早都盼着皇帝陛下发兵建康,哪耐烦与谢太子掰扯,吩咐手下人押送魏国使团离开洛阳。

龙朔元年八月,燕国派兵驱逐以魏太子为首的使团出境。

此事传开之后,魏蜀两国哗然。

三国鼎力之后,无论边境上有多少大小摩擦,各国对来往使臣皆礼遇有加,也算是国与国之间的默契。

燕帝此举无疑是向天下人释放出一个信号――以燕国今日之军备力量,足以睥睨天下,才敢做出驱赶使臣之举。

猜测很快成真。

龙朔二年春,燕国皇帝封晋御驾亲征,挟雷霆之势悍然发兵,剑指魏国都城建康。

两国战事再起,天下即将大乱,谁还会去追究魏国先太子妃的死因。

建康金殿之内,魏国臣子乱成一团,以丞相为首的一众官员主张投降,而以太子为首的官员却主张死战,拥护其余皇子的朝臣们还在龟缩观望,左摇右摆。

边境连失六城,战火已经快烧到了眼前,魏帝开春之后龙体欠安,小病渐成沉疴,精力也越发不济,虽然在议事,主战派与主和派在下面吵的不可开交,他却头一歪睡了过去。

旁边立着的宦官急的直朝太子打眼色。

谢太子正跟朝臣争的脸红脖子粗,没想到听到了打呼声,注意到自己的老父亲不但在龙椅上睡的东倒西歪,竟然还流着口水打起了小呼,顿时悲从心头起。

凌子越不可信,可能也察觉了他的排斥,竟不再往前凑,外间官员只看到他与国师渐行渐远,却不知其中缘由,连带着有些不大忠心的也开始摇摆。

他不过睡了一觉醒来,怎么世界都变了个样?

他不甘心!

也想不明白!

世界不会因为一个人的意愿而改变,无论谢太子有多不甘愿,亡国的一天还是很快来临了。

三个月之后,火雷弹炸平了大魏皇城的宫门,燕国大军蜂涌而入,绝望的谢太子吊死在了东宫寝宫。

杜欢跟随燕帝亲征,踏进建康之后,亲自带了一队人马去寻凌子越师徒,哪知道打听来打听去,才知道谢太子嫌凌子越不肯出力,两个月前代替瘫痪的魏帝监国,把凌子越师徒三人赶出了都城。

龙朔三年春,燕帝带兵伐蜀。

锦官城内,蜀国皇宫,陈太皇咳嗽两声,拢了拢身上的裘衣,只觉得湿冷如骨。

“他死了没?”

心腹内宦高启知道她问的是谁,小心回道:“前儿听人来报,也就只吊着一口气了。”

“他死就死了,有什么干系?”国舅陈|颇有几分不耐烦:“太皇还是赶紧想想办法,如何阻挡燕军入蜀。”

他们说的正是曾经在蜀国权倾朝野的丞相姜穆。自从他出使燕国一无所获回国之后,就被陈太后以勾结燕贼意图颠覆蜀国的罪名给下了大牢。

自从太后与姜穆之间起了嫌隙,便特意扶植自己的亲弟弟与之对抗,也有一部分官员见风使舵,投靠了国舅。

姜穆入蜀国为官之后,深得先帝倚重,况且他为人清廉谦和,在朝中积累不少人脉,乍然被太后投入天牢,朝中不少臣子都跪在宫门口为他求情,数日不散。

跪到后来,甚至连城中学子们也开始在宫门口静坐,为姜穆张目。

陈太后原本是想找个罪名除去姜穆,也算是了却他们母子的心腹大患,没想到却惹怒了城中百官与学子。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