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下聘 这个人的过去,现在,余生,都是……
朝贡之期已经接近尾声,回鹘山高路远最先启程回大漠,被皇帝赐婚给八瓦尔的吕丹自然要一同前往。回鹘狼主离开盛京的第二日,一道消息在城内传开:
京郊惊现一具女尸。尸体用华美的锦缎包裹,脸部已毁无从辨认。
消息传到季府时,正巧季修和阿五也在。好久没有这样闲适的日子了,姐弟二人下棋,阿五在一旁捣乱。
兰息端着南瓜粥进来,招呼他们吃早膳。季软试了试,温度正好刚刚合适入口。她舀一勺杏仁搁碗里,听着两位活宝说话。阿五和季修有意逗季软开心,挑书院里的新鲜事说给她听。
季软抿唇笑了笑,阿五和季修愈发来劲,正打算再接再厉,便听外头院子里传来哒哒哒急促的脚步声。
翠珠刚从外面回来,手里拎着大清早从小摊上买回的一株梅花,娇艳欲滴花瓣上还沾着露水。翠珠将京郊发现无名女尸的事说与众人听,还补充道:“已经惊动官府了。奴婢回来时,刑狱司捕快正上马赶去查案呢。”
京郊那种荒山野岭的地方,出现尸体并不奇怪。只是出现的时间过于巧合,回鹘离开盛京不过两日,很难不让人多想。
季软搅拌着碗里的粥,问:“在京郊何处发现的女尸?身上可有什么凭证?”
翠珠打探八卦向来专业,放下手里的梅花,答道:“据说距离凌峰口官道不远,正因如此,刑狱司才格外上心。身上衣裳破破烂烂没搜出点有用的东西,也就能根据包裹的锦缎能猜测生前许是什么世家小姐。”
好巧不巧,回鹘使臣离开盛京,走的就是凌峰口官道。
碗里的粥渐渐变凉,季软没了胃口。她抬头,眼神对上兰息嬷嬷,彼此心知肚明,那具无名女尸极有可能是名声尽毁的吕丹。
抛尸于官道附近,说明作案人狂妄且目无法度。用锦缎包裹,证明身份财力不凡。凌峰口附近,多是村庄农田,并没有什么豪门乡绅。满足抛尸条件的,也只有近日路过的回鹘使臣了。
从金凤台回来那日,季软就知道教唆八瓦尔娶亲的人,正是吕丹和吕筱筱。当时陆骁辞随口提了一嘴:吕丹时日无多,待将何进送回常州,会善待何家。
当时季软也就随便一听,并没有放在心上。想不到陆骁辞料事如神,吕丹真的死了。季软并不是什么圣人先生,吕丹贪慕权贵抛弃孩子,还存害人之心,这样的人死不足惜,只是大清早的听到这种消息,让人怪不舒服的。
显然季修阿五也是一样的心思。两个半大小伙一脸不适地放下碗筷,季修道:“怪不好受的,我不吃了。”
阿五附和说:“最近怎么尽是糟心事,先是季软姐姐差点被远嫁回鹘,现在又莫名其妙冒出来一具无名女尸。哎哟,赶紧来点娶亲生娃的好事冲冲喜吧。”
话音刚落,忽然听见外头传来劈里啪啦的鞭炮声,隐隐还伴着敲锣打鼓。
“哎!奇了!我说什么来什么,西林巷子谁家娶亲?”
“不是吧没听说啊。”翠珠伸长脖子往外头探,“许是最近倒霉事情太多,放鞭炮去去晦气吧。”
只听那鞭炮声越来越近,似乎已经到家门口了。翠珠和季修都是坐不住的性子,跑外头凑热闹去了,阿五也跟着一溜烟跑没了影。
他们这一去就去了好长时间。季软让兰息收了碗筷,抬头,只见兰息端肃多年的脸竟露出点笑容,眼角弯起数道褶子:“季姑娘,去换身衣裳吧。”
季软尚未明白兰息的意思,只听翠珠大呼小叫地跑进来:“姑娘――姑娘――外头来了好多宫里的人,说是――陛下的圣旨到了!”
圣旨?
不肖多问,季软明白过来,是陛下赐婚的圣旨到了。当日离开金凤台时,陆骁辞就说过,不出三日赐婚的圣旨必然送到季软手里。
“姑娘还愣着做什么?赶紧换身衣裳去外头接旨呀……”
季软反复告诉自己,得体,端庄,不要没见过世面的样子。算起来,她都是第二次嫁陆骁辞了,因为经历过一次,从赐婚到出嫁的流程都清楚,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可是当真的来到这一天的时候,季软嘴角还是不住上扬,眼里透出亮亮的光彩……她真的,控制不住的高兴。
“殿下来了吗?”
翠珠回答:“没有!听李公公说,殿下还在勤政殿与陛下议事,晚些时候过来。”
因为是喜庆日子,翠珠一通精心挑选,硬是磨着季软换上一身胭脂红描花长裙,耳上佩戴一对白玉耳坠子,就连发饰也比往日繁复许多,赤金流苏花钿摇晃间闪闪夺目。打扮过后的季软月眉星眸,真可谓绝色佳人。
“不用这么隆重,快些出去别叫李公公等急了。”
翠珠却不同意,对着铜镜给季软化上妆容,说:“不急!都是熟人,李公公正在前院品茶赏梅,他自个都说让姑娘慢慢来,他多坐会歇歇脚。”
打扮好到达前院时,只见一伙人笑意盈盈望着她。李公公老熟人似的朝着季软拜了拜,等人群散开一些,季软才发现大厅中央坐着一脸淡定的陆骁辞,身后还跟着承乐公主。
许是因为才刚从勤政殿过来,陆骁辞也一身胭脂红。见了季软,陆骁辞放下茶盏起身朝她走来。脸上浮起促狭的笑意,抚着季软发髻打趣说:“叫我好等。还以为你起了退缩的心思,不打算接旨了。”
承乐公主今儿是来凑热闹的,悄声挪到二人身旁替季软说话:“皇兄胡说!明明是你自己交待不要催促皇嫂,还说什么给她时间做好心理准备,谁也不许叨扰。”
陆骁辞十分不喜欢两人间的氛围被打破,扭头对承乐说了一声:“多嘴。”
季软心中大喊失策。
想着陛下赐婚是高兴事,季软的确想好好打扮一番,却没想到耽搁这么久。她更没想到,原本应该晚些时候才出现的陆骁辞,竟提前到了。今日这事若传出去,谁不说一声季软姑娘好大的面子,竟让太子,公主殿下等了半个时辰。
“皇嫂是该打扮艳丽些,往日太素净了。你身段好模样绝佳,要不要再考虑下当不当太子妃,我总觉得你嫁给皇兄亏了,盛京多少年轻貌美的好儿郎啊……”
“楚丝甜!”陆骁辞喝道:“皮痒了是吗?赶明儿孤就把你嫁给北边去,天天喝西北风看你嘴巴还碎不碎。”
承乐公主一看触了太子逆鳞,赶忙抱着季软肩膀求救:“皇嫂救我!我才不去什么西北!我终生不嫁,要看着你们成婚,生子,等将来生了娃娃叫我小姑……”
季软看着这对兄妹打嘴仗,已经预感到将来进宫不会无聊。她适时当了和事佬,说:“好了好了!别吵了!”
陆骁辞从李公公手里接过圣旨,凑近低声问她:“考虑好了?嫁还是不嫁?”
季软抬眼看他,发现这人和自己一样,眉梢眼角都是藏不住的笑意。陆骁辞从不是一个情绪外露的人,少年经历,身份地位导致他必须收敛自己,让人猜不透看不穿。
此刻,季软欣喜的发现,原来这人和自己一样,对即将到来的这件事都满怀憧憬,喜悦到克制不住,喜悦到恨不得立马昭告天下:这个人的过去,现在,余生,都是她的。
她一个人的!
陆骁辞是季软的,而她,亦是属于陆骁辞的。
季软敛了眸子,因为紧张期待,手指若有若无戳着陆骁辞胳膊:“不嫁你――还能嫁谁?赶快让李公公宣读圣旨吧,殿下――我等不及了。”
记不清今日嘴角已经是第几次扬起。昨夜亲眼看着陛下拟好圣旨,措辞都是陆骁辞一再改过的。他自诩文采斐然,哪次写文批阅奏折不是下笔有如神助,出口成章。可是到了手里的这封圣旨,他却反复斟酌用词,反复检查有无纰漏。
这副鬼迷心窍的模样昨夜将孝诚皇帝搞得头大。圣旨拟好都有翰林院编修检查,一帮大学士还能写错字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