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 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 - 月海妖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263章

第263章

从舆论来看,对探路网的这一系列操作无感,普通人只知道又多了一个旅游资讯网站。

另一些人则看出了探路网是借着奚平闹事,把自己的知名度给擡上去了。

于是得出结论:“这件事从头到尾都是探路网自己安排的。”

反对者表示:“怎么可能,都告上法庭了。”

阴谋论爱好者信念非常坚定:“又没判多重,不就五百块钱吗?那么大一个公司,想从哪里扒拉出五百块钱不能?”

“谁会为了五百块钱背一个诬告的名声?”

“你不懂,他们这些玩户外的、到处洗涤心灵的人,玩得都很大,根本就不在乎名声什么的,再说,五百块又不是给他的,是他赔给那个女的,探路网还不知道背后给了他多少钱呢。”

“奚平在几个网站的关加在一起有三十多万,他怎么可能不爱惜自己羽毛?”

“我就说你不懂,区区三十几万算什么,你怎么知道探路网给他多少钱?有一个专门写影评的博主,做了好几年了,专门找名声大,对家多的明星怼,把粉丝做到287万,收了一家公司几百万,替一个艺人撑腰,骂他的对家,骂得特别难听,当月掉了六十多万粉丝,现在他都一年没更新了,那又怎么样,几百万还不够他吃喝几年的?

奚平也一样,大不了换个号嘛,有什么关系,凭他的实力,很快又能做起来,不就跟互联网创业公司套现一个手段吗,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法了。”

……

总之,现在网上就是两个观点,一个是奚平就是诬告,探路网只是借着这次的事件,把自己的名声传得更远。另一个就是整件事从头到尾都是安排好的。

至于玩这么大,还涉及起诉什么的,不怕玩脱了吗?

只需要一个理由:你们不看看探路网背后的老板是谁,那可是路菲菲!!!

一切尽在掌握;

一切都有安排;

看起来不合理的地方,都必然埋有后手;

你们看不出来,只是因为你们的水平不到,能看出来的不是老板也是高管。

段风兴冲冲地截了这段话发给路菲菲:“你是我知道的第二个被人这么说的!”

“第一个是谁?”

“姜文啊,你不知道我们公司有一群人把《让子弹飞》都看到会背了,昨天莫小意还跟人说,那个假县长夫人露脸不是穿帮,是故意的,为县长夫人在续集里复活做铺垫,我说哪有想得这么细,也没说有续集啊。莫小意说’那可是姜文,要是不能露脸的人露了脸,肯定要重拍的!’就跟网上说你的一模一样。”

在与段风聊天的时候,路菲菲已经找到了原贴的位置,发现下面还有一个回贴,段风没有截给她看:

“她是一个很有野心的女人,胃口大的很,难怪到现在都没结婚,谁敢娶她啊,反正我家人是绝对不可能同意我娶这么一个悍妇回来,像她这样的,在我们村就算不要彩礼倒贴,都没人要。”

路菲菲把这句截给段风:“你居然敢找我谈恋爱,好大的胆子。”

段风:“我是正常人,他是弱者,我们不一样,对没见过世面,没本事又胆小的废物,你就让让他呗,不然就是恃强凌弱了,小心他跳起来打你的膝盖哦。”

后面跟着他自己画的一个被捏着后颈的愤怒小人咆哮。

林燕对整件事情做总结复盘,以便做为将来的案例。

她对网上的主流舆论进行汇总分析。

需要详细到时间点,这样才能看出到底是做了哪些操作之后,主流舆论发生变化的。

时间节点一:奚平发出第一篇战斗檄文。

舆论风向:80%的贴子支持奚平,声讨公司不当人。15%看热闹,起哄,并希望看到更多八卦。5%觉得路菲菲不会干这种事。

时间节点二:奚平发出第二篇战斗檄文。

舆论风向:60%的贴子支持奚平,30%的看热闹,10%的想看公司有什么回应。

数据变化原因分析:支持奚平的人数下降的原因是因为看热闹的人多了,贴子数量增多,实际上的绝对数值是增加的。

第二篇贴子发出来已经涉及到比较专业的领域,对普通人来说没什么需要再发声的地方,一部分看热闹的人就只看不说话了。

时间节点三:公司的合作方站出来说话,力证公司提供的信息是由当地直供,保质保真。

舆论风向:60%支持公司,40%看热闹。

数据变化原因分析:奚平没有再发布更有力的信息,导致原支持者无话可说;政府部门的背书让公司前面发出的公告真实可信。

时间节点四:张倩告奚平诽谤。

舆论风向:80%表示支持公司和张倩,15%讨论性骚扰和造黄谣的法律问题,5%认为奚平与公司合谋,以自己名声换钱,搞了一次营销。

后面的分析写了不少,路菲菲让她再完善一下:“有些确实是做错的地方,该正式道歉就要道歉,有些负面事件是可以抓住机会往好的方向转化,有的不行,只能等着它自己过去,渐渐淡化,还有一些等着它过去是没可能的,说不定会导致公司的名字一出现,就被人刷梗,得想办法转移受众的注意力,或是自嘲,或是往娱乐方向引导,你做为公司的公关,需要把握这个度,还有操作手法。”

林燕应了一声:“好的。”

“你们要多看看别人的公关营销案例,还得注意,不要照抄,有些事情会因为时代、受众情绪不一样,或者有一些你不知道的细节和暗地里的操作,一模一样照办可能反而会出事。”

“嗯,我们部门已经在做这些收集了,有一些在其他国家发生过的案例,我们确实没办法使用。”

林燕她们工作是真的很努力,不仅分析了组织机构的案例,连大型□□都拿出来分析,比如对比分析“1768年的江浙叫魂案”“1928年的南京拾魂事件”“1995年成都僵尸事件、哈尔滨的猫脸老太太事件”异同。

分析讨论跨越两百年和三种不同政治形态下,为什么封建迷信活动还能这么稳定发挥,商业的公关营销能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路菲菲看了一眼案例库,建议她们再看看明星经纪公司的操作,特别是选秀明星:“什么人需要爆恋情,什么人打t死也不能谈迹,什么时候虐粉,让粉丝对艺人更加怜爱,更愿意花钱,经纪公司把握得很准,都是最基础的人性,适用性比较广,也不需要考虑太多的变量,跟封建迷信的稳定性差不多。

不过还是有一个很大的区别,明星不礼貌会被人称为’真性情’’说话直’’没坏心’,但是公司不能这么干。”

在旁边听着的袁芸心想:路总果然也是追星的,不然怎么会突然提到,真希望路总不是对家……说不定能跟着路总近距离接触呢。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