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第247章
对于路菲菲来说,销售信息的那点提成只不过是一些点缀,主要目的是给她真正的大客户们一个概念:我如此料事如神是因为有国家经济信息中心做后盾,不是胡说八道。
全世界的人都喜欢且相信这样的东西。
美国总统的回忆录卖到飞起。
间谍亲自写的故事,热卖全球,比如007
中国的许多人家里都有《xxx回忆录》《xxx密闻》《xxx揭秘》之类的地摊文学,都是家里中老年男性亲属买回来的。
哪怕里面有许多细节都是类似于毛与周在会议室里密谈内容,中老年男人依旧虔诚的相信,并成为酒桌上的谈资。
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时候,许多人对保密毫无概念,就连军区里的重要内参信息,都会成为相关人员彰显自己身份的工具,传得满山遍野都是。
路菲菲手上不仅有真的信息,而且销售票据也真的是省经济信息中心开的,所有的证据都让他们相信路菲菲真的手眼通天。
这样以后路菲菲要是说一些外面压根没有的消息,他们也会自我说服:“这是她有路子,肯定是信息中心的人透露给她的。”
对于这种信息,再追问来源,那就很不体面了。
路菲菲不仅卖信息给别人,她自己也把棉花种植t业全部的产出品都看了一遍。
棉花的杆杆以前是烧了肥田,肥田效果不错,就是污染环境,现在是剁碎了喂猪。
长绒棉是做高端布料的高贵品类,短绒棉是做牛仔裤之类的便宜货,还有一种东西叫棉短绒,是棉花籽上粘着的一小点玩意儿,燃点低、纤维细,正常人不用它做衣服。
第一道棉短绒是人民币的原材料之一,保证字面意义的洗钱的时候,忘记从口袋里掏出来的人民币不会被洗坏。
后面的可以用来做硝化棉。
硝化棉能做塑料、做胶粘剂……不过就利润最大化而言,还得是卖给军火商,它是火箭炮推进剂,有些烈性火药也要用。
现在法国整天开着飞机去利比亚轰一轰,美国在阿富汗已经打了十年的仗,非常沉迷,根本不想走,军火用得跟淌海水似的。
根据wto的要求,入伙的国家不能随便宣布不能卖东西给其他成员国,其他的成员国可以找碴提高关税,但不能随便以国家的名义宣布打死也不进口某个国家的东西。
具体的例子就是,日本核污水排海后,中国海关总署根据食品安全相关条例宣布不进口日本海鲜,日本告不了中国,只能限制对中国出口半导体,然后中国就去wto告状了。
以人权做为理由不算世界通行的大法,所以,现在欧美宣布抵制新疆棉的都是各家企业,而不是这些国家的海关或商务部。
而中国的本心是想出口的,不然临时收储政策是为什么,总不能是真的供不应求,还偏偏不卖,非得找个仓库装起来。
所以对棉产品的出口没有任何的限制。
在长绒棉、短绒棉都被抵制的时候,棉短绒卖得风生水起,全欧洲几家军火商都眨巴着星星眼等待着中国棉短绒入库。
美国自己也是种棉大户,按理说,应该是不缺棉短绒的,但是,他们就是缺硝化棉。
因为硝化棉会产生环境污染,而且1991年圣诞之后,欧美本土都很宁静祥和,只能搞搞小的,生产硝化棉赚不到什么钱,属于吃力不讨好的产业,所以工厂搬的搬,关的关,他们自己没几家做的。
于是,中国自2004年起就掌握了世界硝化棉原料的70%,出货量世界第一。
最近路菲菲跟整个棉花的产业链打交道,又跟经济信息中心往来,从上到下几个重要环节的人都认识了。
不管是官是商,都喜欢跟路菲菲聊天,路菲菲是一个非常合格的聆听者,她不管听谁说话,都百分百站在说话者这边,不会扫兴、不会“我来教教你”,顺便发掘出说话者隐藏的心理需求,让他们产生一种“这个人好懂我”的感觉,不知不觉,就越说越多。
现在路菲菲正在听棉花出口相关人员的吐槽,老叶在贸易口子干了二十年,本以为余下的人生可以快乐的等待退休,结果棉花销售的任务落了下来,她也很头疼现在恨不得用“搭售”的方式解决棉花销售的问题。
在计划经济时代,买精瘦肉必须搭一点肥的,买烤鸭烧鸭必须搭一个头或是脖子。
在市场经济时代,“搭售”就变成了套装,想买大热ip的小说改编,就要搭售三个不知名的作品,想买某个角色的手办周边,就必须搭售其他完全不想要的角色……
老叶的梦想:买一吨棉短绒,就得搭售十吨的普通棉花。
这也太狠了,路菲菲忍不住笑起来:“那棉花可能不够卖的。”
“按理说,现在利比亚和阿富汗打得这么热闹,车臣跟俄罗斯还整天不对付,这几个地方现在都是欧美军火商的重要客户,估计全年的销售业绩都靠他们了,要是他们不出货,对整个国家的gdp都有影响。”
路菲菲想了想:“我来想想办法……吓吓他们。”
老叶先被吓到了,他知道路菲菲在非洲有一个安保公司,也知道非洲大地上有枪就是草头王,安保公司突然变成安保公司的对头也不是不可能,他脱口而出:“你想干什么?”
可别是让她安保公司的人把法国人的军火库给炸了,迫使法国人不得不大量采购新货,进一步拉动销售。
路菲菲笑笑:“放心好了,我是老实的文明人,就简单的吓一吓。”
几次国际芯片涨价,都跟三星烧了仓库有关系,是不是真烧了那么多,谁也不知道,火真是一个好用的东西。
真把棉短绒烧了倒也不至于,银行挤兑也未必是真的没钱给,先引起消费者的恐慌就好。
路菲菲安排人拍了一些棉农在棉产品被抵制之后的生活,大人们哀声叹气,孩子们都不会笑了,最后,人们决定烧了棉花,改行种水果。
田里燃起熊熊大火,在火里冒出一行一行的数字:
一亩棉花田等于多少钱衣服,等于多少烟花,等于多少保家卫国的子弹……
其中有些气势磅礴,一看就很贵的镜头是从北方工业公司借用的宣传片。
北方工业公司是品牌响当当的军火生产商,美国最爱进口的硝化棉,就是北方工业公司出品的,再过几年,它就会被美国列入实体制裁清单。
这也是俄乌战争打起来以后,全世界的军火商们突然发现被棉短绒卡脖子的主要原因。
路菲菲先通过棉花销售业务跟北方工业公司的采购部搭上关系,然后再跟他们的宣传部门搭上,不然那些火箭炮“嗖嗖嗖”,坦克车“嘟嘟嘟”,导弹“biu~biu~biu~”的镜头,那得多贵啊!
用特效也贵得要死!
还容易穿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