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 重生之营销女王的诞生 - 月海妖后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72章

第172章

周澜开门见山:“你喜欢看纪录片吗?”

“喜欢呀,我每周都看。”

“是国产的吗?”

此时爱看纪录片的观众,最爱看的纪录片频道是《discovery探索频道》,路菲菲也不例外,她就喜欢看推理探案和医学神探。

“……国产纪录片的话,嗯……《动物世界》算吗?”路菲菲努力寻找共同话题,争取不让话落在地上。

周澜报了几个纪录片的名字,路菲菲摇摇头,不用看,光听名字,就感觉是学校里用的课件资料:《生命与蛋白质──人工合成胰岛素》《昆虫世界-身体构造与功能》《增长的代价-人口与经济》……

听着就挺无聊的,总觉得看完之后要写作业,要考试,学分还挺多的那种。

国产纪录片大发展是在cctv9央视纪录片频道成立之后。

好在周澜终于报出一个路菲菲听过的名字《故宫》。

“知道知道!看过。”说来惭愧,路菲菲是先听过bgm《故宫的回忆》然后才去看的片子。结果,《故宫的回忆》不是央视纪录片的bgm,而是日本nhk电视台拍的《故宫的至宝》的bgm。

不管怎么样,好歹是有切入点可以继续往下聊了。

周澜家世很不错,她当初一腔热血进央视,就是想拍出能与discover一较高下的纪录片。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她亲眼看见《走近科学》栏目组是怎么从像她这样一腔热血,想要搞出一个科教类节目,请到六个诺奖得主来演播室,然后收视率惨淡,为了不玩完,不得不走向神神叨叨,一件小事得分上下两集才能说清楚。

“……青岛鬼楼、谁在背我飞那两集,根本就没说清楚,他们也放上去了。结果说是走近科学,一点科学都没沾上。”周澜向路菲菲吐槽。

路菲菲问道:“那你辞职出来,是有什么想做的事情吗?”

周澜:“做纪录片工作室。”

路菲菲:“想好拍什么了吗?”

周澜:“想好了,拍边境上的人家,沿着国境线走一圈。”

对这个选题,路菲菲也觉得不错:“那就是旅游类节目。”

旅游和美食是经久不衰的选题,从很早以前的《正大综艺》开始,到后面的《远方的家》,以及各路旅游up主的自媒体内容,足以证明其受欢迎程度。

路菲菲又问道:“切入点呢?是聊民生、还是聊历史,或是聊美食?”

周澜笑了:“我就知道没找错人,一下子就找到重点了。”

路菲菲:“要是眉毛胡子一把抓,什么都聊一点,肯定什么都不深入。想看古建筑的人进来看到一堆小吃,就走了,想看自然风景的人看到老房子,也走了……最后就是谁也留不下来。就算是《正大综艺》,也是有侧重点的,找的都是对于当时的中国人非常稀罕的点去切入。”

“嗯,我想做美食类的,各种不同的烹饪方式,不同的食材。”

路菲菲想起《舌尖上的中国》,对周澜说:“如果只是泛泛地聊烹饪方式和食材,就像菜谱了。也不太好推广,其实,我想,也许应该跟人文和历史联系起来。”

周澜也是这种想法:“我的计划就是找到牧羊人、疍家人拍,不是去酒楼里拍。那些离普通人的生活太远。”

路菲菲又问:“风格呢?是更加生活化的,还是比较唯美的?”

“这个还没有想好,你有什么想法?”

路菲菲说:“如果要唯美的话,对摄影师和文案的要求很高哦,要是拍出来一点都不好看,那就不行了。如果是生活化呢,就需要外景记者有很强的个人魅力和感染力。像《正大综艺》的三任外景主持人,最受欢迎的是李秀媛。”

其实周澜想的也是这两种风格,也知道这两种风格各自的侧重点不同,路菲菲主动说出来,让她对路菲菲的专业能力更加信任。

周澜的计划是主要描述美食内容,里面加入一些制作者的个人生活。

路菲菲还有一个建议:“其实,还可以跟国外的美食做对比。比如我国有火腿,西班牙也有火腿。现在还有人觉得外国人不吃内脏,其实法国人吃鹅肝,意大利人吃牛肚,西班牙人吃得更杂。有对比,会更有趣一点,也能让人看看中国跟外国一些相似之处。”

这是路菲菲的一点私心。

直到2024年,她都看到有人在网上说:“我在国外,别人冲我比咪咪眼,我还能骂他,但是他们说中国人吃狗,我就惭愧地不知道说什么了。”

有什么好惭愧的,韩国人、瑞士人、法国人、美国人、北极圈里的人吃狗的多呢,怎么就变得跟吃人一样要惭愧了。

再说,真吃人的库鲁族也不惭愧,他们觉得那是跟亲人融为一体了,把亲人烧了,那才叫野蛮无情。

消息闭塞的结果,不是过于自大,就是过于自卑。

好好的二十一世纪,一群能上网的人过得像清朝似的,一批人认为“我天//朝上国,要什么东西没有?去什么外国,有中国安全吗?!有中国好吗!我好同情外国人,什么好吃的都没有。”

另一批人认为:“中国要完了,印度都比中国发展的好,因为印度的官方语言是英文,他们接触西方先进文化更快。”

“国内太落后了,跟国外的自由民主根本没法比。”

这两拨人,路菲菲都看不上,她曾与这两拨人在网上对喷过,于是她身兼“五毛”“公知”“带路党”“皇汉”等多重互相矛盾的身份。

带节奏的人成分不好说,但是更多的普通人是跟着声音大的,说得吸引人的跑。

不然谣言也不会那么容易传。

路菲菲相信,要是通过一档有趣的美食纪录片,让人看看国内与国外的不同,至少能让一部分脑子清醒的人,决定自己去寻找更多的信息。

周澜对路菲菲提议的加入中外对比本身没有意见,唯一的问题是:“去国外拍的话,我们现在的经费不够。”

路菲菲:“有找过赞助吗?”

“找过。”周澜找的是粮油公司、方便面公司、大型生活仓储超市。

“有一家公司,以前还跟我们频道合作过,听说我要找赞助,特别热情地主动约时间见面,见面之后,听说这部片子与央视没有关系,是我自己独立拍的,态度就变了,也不直接拒绝我,就说其实他也不是负责这一块的,他要去问问商务方面具体的对接人,一问,就问了一个多月,中间问了两回,都说还在问……”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