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8章市长请喝茶 - 1994:菜农逆袭 - 野生的冰糖葫芦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1994:菜农逆袭 >

第448章市长请喝茶

第448章市长请喝茶

从彭村基地离开后,陈家志又去了江心菜场。

去年六月的暴雨让戚永锋谨慎了些,但也还保留着冲劲,在雨后及时追了一茬空心菜,挽回了些损失。

而整个下半年,江心菜场就突出了一个稳字。

出菜稳,品质稳,下半年的销售额也刚好过千万元,利润普通,但这钱赚得很舒心。

陈家志看了后也很舒心。

这种管理风格在未来十几二十年叶菜的整体形势下,会偶有起伏,但不影响长期盈利。

如果不考虑人的因素,都可以完全放养了。

陈家志有时觉得自己运气好,或者是眼光好,选的几个场长都还比较靠谱。

他愿意培养是一个原因,但这些人也都有种菜天赋。

在路上时,陈家志时常和薛军聊这些话题。

薛军有一句话让他挺有感触,“跟着靠谱的人做事,自己也会逐渐变得靠谱。”

薛军仿佛是在暗喻自身,也有点像是在说易定干,又或者是戚永锋~

这三个人在陈家志的印象里其实都有‘不靠谱’的事迹。

薛军前世打架把自己弄没了;

易定干前世上班天天带他摸鱼,现在只打窝不钓鱼;

戚永锋也没那么‘莽’了;

其他人也或多或少有改变,包括李秀也有了很大不同,可能没前世那么操心,李秀至今仍是全方位的信任他,甚至更黏着他。

飞机直插云霄,陈家志闭眼还在回味着‘人’的变化,做菜场,做果蔬生意都离不开人。

最需要的特质就是靠谱。

陈家志嘀咕道:“以后谁还敢说我取名不行,我得好生和他理论理论。”

他觉得靠谱鲜生这个名取得很好,它逐渐在形成一种风气,或者说企业特质、企业文化。

每个人都靠谱或者正在变得靠谱。

这种精神财富带来的价值对企业的成长也十分重要。

1月20日,大寒。

陈家志到了繁荣菜场,寒风凛冽,露地种植的蔬菜叶片表面都凝上了一层冰晶,蔬菜生长明显放缓。

菜场的生产进入了淡季。

不过附近的罗南园艺场还很火热,大棚里的宝杨黄瓜、番茄结得正好,也能卖上还不错的价钱。

但相比投入,整体的投资性价比不高。

这就是如今沪市集体和国有园艺场的现状。

来繁荣后,陈家志做的第一件事是巡田,其次就是去拜访垂直领域的地方干部。

从村、镇,到宝山蔬菜办公室的主任廖明,皆有所交流。

也从中了解到了很多信息,不仅集体园艺场不赚钱,沪市蔬菜集团的经营也十分挣扎,两三百家国营菜店大面积亏损。

而今年在宝山地界上出了个很耀眼的‘异类’--繁荣菜场。

1995年成立,1996年就创汇284万美元,国内市场销售额也达到了126万元。

如此业绩,引人瞩目,论单产更是吊打全市所有园艺场。

南边来了条过江龙,自然也引来了众多的参观学习团队。

于是,有更多人把目标市场瞄准了出口,宝杨黄瓜、番茄,包括西兰花都成了许多人的研究目标。

陈家志也从廖明口中得知宝山区将投资4500万元改建一座现代化蔬菜园艺场。

其说得很高大上,全面引进以色列的温室滴灌技术等等。

陈家志前世在宝山呆了好几年,也知道这座现代化蔬菜园艺场,种菜几年后经营不下去,又改成种花了。

很显然,这是一笔失败的投资。

已经定下了的事,他也不好说什么,只是问了下滴灌供货厂家,又是以色列的。

对靠种菜赚钱的菜农来说,完全没有性价比,却是近几年各地农业科技园区最常引进的技术。

从廖明办公室出来后,陈家志叹道:“希望绿藤公司能早点做起来,就算干不死这些外国货,也能把价格打下来。”

繁荣菜场也会改造微喷灌,绿藤公司也派了人来设计。

敖德海感慨道:“我也感觉4500万元太贵了,面积也不大,想靠种黄瓜、番茄回本,难啊。”

车窗外寒风簌簌,陈家志想抽支烟,被冷风吹得缩了缩脖子,赶紧把窗关上。

这样的天气抢早种西兰花会很有挑战性。

不过敖德海有过成功经验后,也显得更得心应手,育苗的西兰花出芽情况很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