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重遇
天不大亮的时候,孩子的啼哭声一响起,槐安就在外面敲门进来了,和他一起进屋的还有乳娘。
乳娘抱着孩子到屏风后换尿布和喂奶,然后把孩子重新放回床上,再和槐安一同告退。
继而,躲在被窝里的两个父亲陪着孩子一起继续睡。
用过早膳后,杜姨娘与方姨娘算着时辰来看孩子。隔三差五的,尚夫人也会过来。
有这些个奶奶外婆在,还有乳娘和丫鬟,杨季铭与尚嘉言在带孩子上几乎就不用操心,小日子越过越舒坦。
在杨辰文三岁的时候,尚嘉言又怀上了。
十个月后,他又生了个儿子。
杨正义给孩子起名杨辰彬。
这一次,尚嘉言想起越来越调皮捣蛋的杨辰文,一狠心就把杨辰彬交给了乳娘和孩子奶奶们来带。
杨辰文七岁的时候,打遍同龄人无敌手,三岁的杨辰彬学会了背第一首诗。
杨辰文十四岁的时候,瞒着俩奶奶和俩爹跑去了边关从军,十岁的杨辰彬接连一次性通过了童试和院试。
杨辰文十七岁的时候,北征大军得胜还朝,十三岁的杨辰彬以幼龄考中了状元。
杨季铭见到长子回来,看到他长高了,壮实了,心里百感交集。
杜姨娘与方姨娘拉着杨辰文左看右看,又哭又笑。
杨辰文郑重的向杨季铭行了一礼,“父亲,儿子不肖,回来了。”
杨季铭顿了好一会儿,做父亲了才知道做父亲的心情,为孩子高兴,为孩子愤怒,为孩子担忧。
良久,他才缓缓说道:“去看看你爹吧,他在里屋。”
“是。”杨辰文应声后就去见尚嘉言。
杜姨娘对杨季铭说:“孩子平安回来了就好。”
方姨娘说:“今天我亲自下厨,多做几道好菜。孩子在军营里肯定吃不了什么好东西。”
杜姨娘忙点头:“对,要多做些好吃的,我去给你帮忙。”
另一边,尚嘉言早就翘首以盼,盼星星盼月亮的盼着杨辰文,偏偏要忍着不出去见他,要让大儿子知道自己错了。
杨辰文在门外说:“爹,不肖子回来了。”尚嘉言倏的红了眼眶,但就是不应声。
“夫人。”槐安见他这样就知道他在别扭着,等了一会儿后便去给杨辰文开门。
尚嘉言瞥了槐安一眼,不出声制止,其实就是默认了。
槐安无奈的摇头失笑,打开了门。
“槐安叔叔。”
“大少爷,长高了许多。”槐安慈爱的看着他,也是把他当自己的孩子一样疼爱。
杨辰文挠了挠脑袋,憨憨的傻笑,颇有几分杨季铭的影子。
“快进去给你爹认个错。”
“哎。”
杨辰文进屋,槐安从外面把门带上。
“爹,儿子错了,不该偷偷的离家出走。”杨辰文跪在尚嘉言跟前认错。
尚嘉言红着眼眶斥了他几句,边训斥边上手打。
杨辰文跪着说:“爹,我皮糙肉厚的,仔细把你的手打疼了。”这神情,这腔调,像极了嬉皮笑脸的杨季铭。
尚嘉言停了下来,脱力的坐在软榻上。
“你知不知道这几年,我有多担心,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怕你在外面吃不饱穿不暖,怕你有个什么意外。”
“爹,我知道错了,您原谅儿子吧。”
“以后还敢不敢再任意妄为?”
“不敢了。”
尚嘉言轻叹,继而关心道:“这几年过得怎样,有没有受伤?”
杨辰文不甚在意的说:“行军打仗,哪里能不受个伤?不过,都是些轻伤,皮肉伤,早好了。”
闻言,尚嘉言就鼻头一酸,心疼。
第二天,齐玉峰派了递了帖子过来,邀请杨季铭到京华楼一叙。
杨季铭到的时候,丁子杰也刚好过来。二人看见包间里除了齐玉峰外,还有彭可昊也在的时候,脸上闪过如果如此的表情。
齐玉峰笑着说:“怎么都傻站着,快坐。”
丁子杰说:“一别十多年,峰子和彭三少都是将军了。”
杨季铭说:“多谢两位照顾犬子。”
齐玉峰浅浅的笑道:“怎么说话都客套起来了,还是不是朋友?”
彭可昊也突然说道:“杨大人要谢的话,不妨让杨辰文认我们做义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