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五十三) - 教科书中的朕 - 渲洇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教科书中的朕 >

第241章 、(五十三)

来接苏徽的人是苏滢派过来的,而苏徽所在的时空坐标是黑袍的那个苏徽提供的。虽然由于时空穿梭器的精度不够,他们到达这个时空时苏徽已经在这里停留了好几天并且还受了伤,但好歹苏徽的命还在,他们这些人终究对苏滢还能有个交代。

军部的人在见到苏徽之后的第一反应就是要带他赶紧离开这个时空,而带着一身狰狞伤口,看着就命不久矣的苏徽毫不犹豫的拒绝了他们的要求。

“我不回去!这种关键时候你要我回去和要我的命有什么区别!”苏徽现在非常暴躁。嘉禾那边的情况他还不知道,这群人又非要带他回去,烦躁之余他简直是恨不得把自己二十多年来全部的涵养都一概弃之不理,直接破口大骂宣泄情感。

“可是您要是不回去,您的命在这里就得丢。”军部的人毕恭毕敬却又不失强硬的回答他,“为了您的安全着想,请和我们回去。我们会火速安排最好的医院对您进行救治。”

情绪一激动便引发了伤口崩裂的苏徽不得不捂住自己腹部的伤处,无可奈何的默认他们所说的话的确不假,不回去他可能会死。

可是要在现在这个时候回去,也的确和杀了他没什么分别。嘉禾正在生死关头,他不能也绝不容许自己就这样抛下她。

“能否再通融我一点时间。”他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只好放软了声音恳求道,军部不可一世的“太子爷”苏徽现在就好像是一个穷途末路的逃犯,被抓住之后心存侥幸的求着饶。

然而军部的人一惯铁面作风,即便苏徽示弱恳求,他们的态度也没有丝毫改变,坚持道:“我们是按照苏将军的命令来带您回去,这是军令,希望您能够配合。”

苏徽无可奈何的抄起了枕头下藏着的匕首――这是嘉禾为了让他防身,一直塞在他枕下,毕竟眼下的泰陵不是什么太平地。

匕首被他握在手中,先是指向了面前的军部人员,意识到自己完全不是他们的对手之后,他利落的调转刀刃的方面,对准了自己的脖子,“你们再靠近过来,我就弄死我自己。”

以死相逼的方法虽说有些幼稚,但至少暂时管用,军部人员倒是不相信苏徽会真的自杀,但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此他们一时间也就不敢乱动,站在了原地默默的看着苏徽。

苏徽趁着这一间隙飞快的思考着,思考自己之前究竟遗漏了什么信息,以及要如何解开当下的困局。

这时一个惊人的念头陡然从心间涌出,苏徽不由喃喃:“该不会是……”

过去的阴影又一次浮上心头,他好像再一次看见了倒在干清宫门口的那个女人,梦里的死去的骷髅在朝他哭泣,血色的眼泪从干枯的眼眶滑下。

“她该不会是已经做好了让位的准备吧?”苏徽用力掐了把掌心,以疼痛迫使自己在头晕目眩中保持清醒。

如果嘉禾是一早就打定了主意将皇位传给自己的长姊,那么她的很多行动都可以解释得通了。

荣靖是杜银钗的女儿,嘉禾的亲姐姐,她登基之后杜银钗的地位可以保住,嘉禾也不用担心自己死后声名狼藉被史官胡乱编排。

她行事急躁冒进,虽不利于自身的地位稳固,却能够以最凌厉的手腕为荣靖铲除掉所有的阻碍,让她得以安享太平。就好比朱元璋在立了年幼的孙儿做储君之后,要大肆清楚功勋武将,以此稳固孙儿的皇位。

所谓不破不立。女人要做皇帝势必就会有千百种阻碍,要想破除阻碍便会担上极大的风险,文官集团现在已经被她拔出的七七八八,杜雍死后杜氏一族的势力又尽归于荣靖之手,只要荣靖能够杀死李世安,那么平定乱贼的功绩就足够让她成为新一任的女皇。

她替荣靖将风险担了,将该做的事情做了,这样一来荣靖成为女皇,便能继续她的政策。

那么现在的她,要做的事情就是为荣靖扫除最大的障碍――李世安。刺杀一名久经沙场的武将是十分困难的事情,但也不是不能做到。

北魏之时尔朱荣乱政,扶立傀儡元庄帝,并让庄帝迎娶了自己的女儿为皇后。庄帝有意铲除尔朱荣,于是趁着尔朱皇后临盆之际召尔朱荣入宫,伺机刺杀。尔朱荣骁勇善战,刺客一时之间不能奈何之。混乱中尔朱荣见到了元庄帝,意图挟持皇帝逃出生天,熟料庄帝藏有利刃,在尔朱荣扑来那一瞬,拔剑格杀之。

皇帝也可以是刺客,只要他们有无畏的勇气和坚定的决心。

但做刺客的,大多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古往今来能顾在杀人之后全身而退的刺客,实在是太少太少。苏徽不知道嘉禾是打算以怎样的方法杀死李世安,但如果嘉禾真的是打算亲自上阵诛杀逆贼,那么、那么……苏徽揪住衣襟,只觉得自己喘不过气来。

虽然这些都只是他的推测而已,但这段时间里他已经感受到了――嘉禾有着浓厚的自毁倾向。

与另一条时间线的嘉禾不同,那个时间线上的女帝登基十二年,内心却仍然是宁康公主,她不知自己身为皇帝需要做些什么,波折的帝王生涯只让她疲倦,因此她在认为自己没有机会迎来希望之后,选择了死亡。这个嘉禾从十多岁时便提前预知了自己的未来,于是从一开始反抗命运的精神就在她心底种下,苏徽的存在对她的人生也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她与另一个时空的自己不同,她目标明确,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该做什么。她的自毁,更像是一种冷酷的牺牲,为了认定好的道路,不择手段,为此葬送自己也在所不惜。

想明白这点之后的苏徽一跃而起,不顾伤痛窜出了房门往外狂奔,从泰陵卫的口中他得知,李世安的车驾已临近泰陵,女皇正在做迎接李世安的最后准备。

苏徽朝着嘉禾所在的方向狂奔,在他身后,不明所以的军部人员紧紧追来。

李世安在去往泰陵的路上没有骑马,而是选择了乘车,且并未披甲,而是一身素服。

他来泰陵,当真是来拜祭故人的,不但老老实实的做足了准备,带上了香烛、之前和周循礼生前所爱之物一同上路,还在前往泰陵的一路上都沉默不语,认认真真的怀念着过去的友情。

开国的君王和乱国的逆臣之间存在友情么?无疑是存在的,如果不是那份友情维系,李世安也不会追随周循礼开疆拓土。

李世安比周循礼年长了七八岁,武艺和作战的水平其实要比他更好,之所以肯俯首低头,不过是因为周循礼比他更会聚拢人心。所有的人都不由自主的被他折服,将他视作夜空最熠熠生辉的北辰,愿追随他身后――这其中当然也包括李世安。

戎马倥偬,与周循礼并肩作战的那十多年如同幻梦,却是最美最好的幻梦。所以即便是为了那段纯澈而又激扬的岁月,他也必须要来这里看望一下逝去的故人。

当然,拜祭是真,和谈却不一定是真。

他身后并没有大批军队追随,看似是诚意满满的前来和谈,实际上他的兵马早就悄悄的绕到了泰陵后方,只等时机一到便要发动突袭。

在故人坟前杀死故人的女儿,这的确很过分。李世安自己都嫌恶自己,所以他做好了在周循礼坟头忏悔痛哭的准备,他一定会诚心诚意的跪倒认错,至于周循礼九泉之下会不会原谅他……无所谓了,有本事他来找他好了。

唉声叹息追忆了一路的故人,在追忆的同时默默规划着一会的进攻路线。李世安在周循礼葬身的山脚下抬头眺望远方,忽然看见一道刺目的强光闪过。

那绝不是电闪雷鸣之类可以解释的自然现象,那真的就是光天化日之下一阵穿透天地有如神迹一般的光照。

李世安当下觉得有些不妙,他听说了周嘉禾那小丫头这些年来一直在弄什么新式军备,虽然他从不将这些东西放在心上,却也在这时忍不住担心,担心那道强光会不会是某种难对付的武器。

可是很快一个更加糟糕的消息被传了过来――周嘉禾失踪了。

不是故意躲藏,是真的消失不见。当时数百名泰陵卫亲眼看着女皇站在高台之上交待手下将领如何摆阵防御李世安,强光闪过之后,她之前待的位子空无一人。

就好像是闹鬼了似的。

泰陵闹鬼的事情很快传开,即便李世安有心阻止流言,却也无可奈何。提防悠悠之口,比修筑河川堤坝还难。

慈宁宫中的杜银钗很快就知道了这一消息。她的小女儿消失不见,按理来说她是最该紧张的人。宦官们都面露悲戚之色,有几个相对理智些的都不信闹鬼之说,却也都认为是李世安杀死了女皇,为了不招致骂名故意编出了这样的借口。

唯有杜银钗大笑了起来,笑过之后恶狠狠的下了一个命令,“去,将所谓‘闹鬼’的流言传开,就说是太.祖皇帝显灵,说是李贼逆天而行,神明都看不下去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