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三死黄金台(十一) - 俗辣江湖! - 野有死鹿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俗辣江湖! >

第32章 三死黄金台(十一)

霍黄河心想:“好一个马蹄声。”

李冬青看见宁和尘,笑得露出牙花子,驾马时要飞起来,火寻昶溟说:“你屁股着火了不成?!都到地方了,还跑这么快?”

宁和尘面色又变得一派平静,看着李冬青,李冬青翻身下马,一撩衣摆,快步走上高高的台阶,抬头看着宁和尘笑道:“先商量好,别骂我。”

“你与我商量了?”宁和尘淡淡地说,“我倒是不知道。”

火寻昶溟和王苏敏跟在后头爬上来,火寻昶溟赶路累得要死,纳罕道:“这小子是什么做的?精铁不成?”

王苏敏说:“反正不大像人。”

“你自己来的?”霍黄河问李冬青,“那月氏要翻天了。不过来了也好,省得你师父在这儿也魂不守舍。”

宁和尘却看了眼霍黄河,带了些警告。霍黄河不吃这套,随意道:“火寻郦是怎么放了你?”

“可能吗?”火寻昶溟坐在石阶上,隆冬里出了一身汗,疲惫道,“那当然是因为有他的好朋友帮他。”

霍黄河不解道:“谁?”

火寻昶溟:“……”

“他的意思是,就是他。”反而是王苏敏这个鲜卑人翻译道。

霍黄河认识他,但是忘了他名字,指着他思考了片刻,李冬青说:“王苏敏。”

王苏敏说:“麻烦你们记一下,日后可能还要用得上。”

霍黄河:“你们?”

“特指你,”王苏敏说,“我名字很难记吗?还是说我这个人难记?”

霍黄河:“都有一些。”

王苏敏一句话也懒得再说。就连李冬青第一面见到王苏敏的时候,也觉得面生。王苏敏这人在这一堆人中,确实显得没那么出众。宁和尘是无论到了哪儿都不会让人无视的人,霍黄河冷酷英俊,也令人过目不忘,就连火寻昶溟也是个精力充沛的小伙子,一双眼睛明亮极了。而王苏敏沉默寡言,看着甚至有些懒散,入了冬之后又爱上了戴个大帽子,遮住半张脸,只剩下胡子拉碴的下巴颏,实在没有什么存在感。

宁和尘发话道:“去睡一觉,睡醒就回去。”

李冬青说:“除非你们与我一起回去。”

“回哪儿?”宁和尘反问道,“巴郡吞北海才是霍黄河和叶阿梅的家。共当大难义不容辞,他跟你回东瓯干什么?”

李冬青却说:“那我也在这儿。我是江湖人,我也理应在这。”

宁和尘却没有和他商量的意思,连带着跟过来的来人都有些尴尬,火寻昶溟说:“来都来了,打一架再走吧?”

宁和尘看了他一眼,火寻昶溟便又矮了一截。宁和尘训道:“不识大体。”

人前不骂子,宁和尘只说这一句,便让这几人先歇下,霍黄河让人安排了两间房,宁和尘把李冬青叫走,到自己房里,看这气氛,李冬青显然是去挨骂,火寻昶溟颇有些忐忑,他毕竟年纪小,还是觉得宁和尘他们这些大人说得才是对的。心中已经在打鼓,是否做了正确的决定。

李冬青进了门,便脱了鞋坐在床上,宁和尘把门关上,转头也坐在床沿,李冬青盘着腿看着他。

宁和尘看他理直气壮地,脸上连一丝笑也没有,冷道:“走的时候怎么告诉你的?”

李冬青说:“我不想,你当初还说了,我想做什么都可以,只要我开心。”

宁和尘说:“把手伸出来。”

李冬青撇了下嘴,慢慢地伸出手,宁和尘抽了腰间的羌笛,一甩便抽了上去,李冬青疼得眼角一抖,显然是有些夸张的成分的。

宁和尘说:“犟嘴。”

李冬青虽然看着脾气软,但却主意正,自己心里有了决定,就谁也说服不了他,宁和尘和他相处这许久,其实早就发现,李冬青才是真的硬骨头,小事上能忍让,大事上却谁也不听。

“惯得你上天了,”宁和尘平淡道,“还知道自己姓什么吗?”

李冬青嘴角耷拉着,并未回答。

“不服气。”宁和尘说着一甩手又是一下,李冬青这回连点反应也无。

李冬青低着头,也不看他,手肿了老高,另一只手插在自己的腿窝里。

俩人僵持片刻,羌笛还攥在宁和尘手里,他看着看着,叹了口气说:“我早就给你说过,不能意气用事。你从未听过。”

“你以前这么莽撞,吃的亏还不够多吗?”宁和尘的声音已经软下来,问道,“有多少‘本不该如此’的事情,你不知道吗?我平时不想说你,怕你心里难受,可你若是不长记性,这些亏不就白吃了?”

“如今天下四分五裂,分裂不可能长久,到最终还要汇在一人手中,你四处都要掺和,是有几条命?”

李冬青说道:“我没有意气用事,是你觉得我一直意气用事。”

“你心中但凡有一丝大局,也不会来到这里。”宁和尘说道。

“什么叫大局?刘彻志在天下,”李冬青说道,“他要清剿江湖,当真是要杀光江湖人吗?就是为了要那点税吗?”

“江湖人虽然不受朝堂统治,可是自从签订黄金令之后,从未干涉过政事,朝代更迭、皇储变动,这些年来,江湖人有管过吗?武人自有武人的傲骨,十年内不会有人江湖人威胁到刘彻,他为什么不去攻打虎视眈眈的匈奴人,却要非要来攻打安分的江湖门派?”

宁和尘慢慢地道:“要江湖的兵马人力。”

李冬青说:“就是这样,他不想要花钱在买人为他效忠了,而是要让所有江湖人士都成为他的手足,新颁布的黄金令确实是缓兵之计,他还有后手,但后手却不是打压,而是利用。可是这样到了最后,江湖就彻底不存在了。武人入伍,成了皇帝的士卒,那黄金台还有什么必要存在?归根到底,帝王之心,是不管什么也要握在自己手里,不光握在手里,还要足够强大好用。”

宁和尘道:“与你何干?”

“我可以不来!可以与我无关!”李冬青道:“可是你来了!江湖上谁不认识你?就算是不认识,看你的脸也一眼便认出来了,武帝若是知道你还活着,他不可能放过你。你忘了当年诛晁错,清君侧的故事了。你想一想,若是这一战打赢也就还好,若是输了,刘彻定然不会杀了这些人,若我是他,我会让叶芝泽交出你,说你才是挑起了江湖和朝廷的纷争的缘由,因为你当年那三万兵马,朝廷才不再相信江湖人,那么交出了你,就可以饶所有江湖人一命,但是活命的代价是拔出利爪,归顺朝廷!”

李冬青说:“我若是刘彻,这才是师出有名,又一举两得的法子。可你非要来,我有说过你意气用事吗?”

李冬青一路走来,见此处虽然处在战备状态,但是一切都好,宁和尘他们也安然无恙,心中一块大石便落地了,他并没有多么大的怨气,说道:“我只是怕这样的事情发生。”

宁和尘手中摸着那支羌笛,陷入了沉默。片刻后道:“可这确实与你无关,无论我是如何,这关系不到你。冬青,你不该来。”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