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骨架 - 大秦穿越指南 - 风师无渡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秦穿越指南 >

第14章 骨架

松园用以作学室的房间,靠着墙边摆了一溜儿的书架。屋子正中设几方书案,后立漆几,下铺熊席,四角各置嵌贝青铜鹿形席镇。角落处放着计时的漏壶,纸、木简等物一应俱全。

吕不韦连夜令人送来一些书简,赵高翻阅一番,大多是与药材、病症等相关的内容。《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的成形都是在秦统一之后,基本到了汉朝。现在能收集到的,都是未流于后世的作品。

看来吕不韦为彰显后世荣耀,真是顾及到了方方面面,一边广揽名士,一边集各路学识之大成,存以备用。不怪赵政在他阴影下蛰伏许多年。

天蒙蒙亮,寒霜覆地,空气里朦胧罩着一层氤氲薄雾。街道响起清脆的马蹄声,车夫手扬长鞭,勒住健马,倾身请安车上的巫者下车。

头一个到的是巫冼,老人家手执扇,束丝大带上系着的白玉蚩尤环和丝绢香囊,极尽巫者排场。

赵高拱手相迎,巫冼淡淡应声,挑了张熊席跪坐,倚着凭几闭目养神,似老僧入定。百里嘉带人端着食案进来,伯矩鬲盛菰米,铜豆装有鳙鱼,炙肉,几样时蔬。

布食间隙,盈越和由邺一同到了,而张其,直至大家用完夙食也迟迟未来。

赵高不再等他,起身取出画好的长图,支在木架上。图刚一打开,盈越小声惊呼,“天呐。”

画上是人体骨骼图,每块骨骼的名字均标在旁侧,人的骷颅顶着两个空洞的眼眶,乍一看是挺刺激的。田牛制作的骨骼模型即将完成,到时候看实物会更为直观。

由邺和百里嘉同时上身前倾,巫冼眯着眼睛,想看的更为清楚些。

赵高讲解道:“这是成年人的骨骼,一共206块。小孩因尚在成长期,许多地方的骨骼都是分开的,数量更多。我先将每块骨头的名称和功能,分享给诸位。”

她将基本图册分别递给几人,“图册里,头颅、四肢、躯干,每一个部位都单独放大。各位若有不明之处,可随时叫停问我。今日是首日学习,故在正式讲解前,有一事需提前告知。”

盈越翻着手里的图册,饶有趣味地等着她,“你快说。”

赵高翻开图册,指指第一页的文字,“请各位详阅此页内容,若无异议,便用红泥摁下指印,表示你我之盟约。”

四人不约而同翻到第一页,密密麻麻的令人咋舌。百里嘉看得最快,口中念念出声。

“勿为有损之事。”

“勿取服或故用有害之药”

“慎守病者及家人秘密。”

“不分贵贱皆诊之。”

......

图册是本长两尺,宽一尺的大家伙,第一页的契约足足写了上百条,内容基本囊括了她设想到的各种情况。

譬如,学习期间不能私自用此法在活人身上试验;每月一次小考核,考核不通过者不允许接受下一阶段的学习;不准对本学室之外的任何人透露学习内容;学室里的事物,绝不能私自带出......

林林总总的,看完只让人觉得严苛,处处受限。

古人契约精神强,再加位颇有地位的见证人,这份契约一定会更具约束力。

巫冼干脆地率先摁下手印,百里嘉一目十行,随之摁下手印。盈越托着腮,一指压下去,用葛巾净手。由邺虽看得慢,却不着急从众,在后逐字逐句的一一理解。

“先生这句,当以病重者为先,轻者次之,我实在有些疑问。”

赵高:“君请说。”

由邺问:“若是病重者不过庶人,而轻者为贵门,这时要如何选?”

赵高:“贵门小病,非你我也能诊治,病重者却是不能再等。”

百里嘉也问:“若是贵门病者非你我不可呢?”

赵高:“那便以巫者之尊,请病者候之。”

扔个龟甲,掷几根蓍草,请老天帮你发爱的号码牌。

由邺又问:“这处说,每人均需参与医疗队定时开设的免费诊治日,是?”

赵高:“这个,和此法的特殊性有关。学习此法,不仅需要储备大量的图文知识,还得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待小有所成后,我们便会不定期开设无偿诊治日。病患得到救治,我们学到经验,一举两得。”

......

上百条内容,由邺掰开揉碎的问了个干净,边上先压印的三人似乎对此不甚看重,只在乎她到底何时教,教些什么。

一天下来,关于骨骼仅讲了一小部分内容。大家听得认真,问题接二连三冒出来,时不时得停下讨论。

赵高当初接触解剖学时,脑子要被这些名词搅昏,做梦都在记和背。百里嘉记忆力最强,称得上是过目不忘。盈越则是无差别吸收,甭管赵高讲了什么,大家问了什么,先写下来再说。由邺稳扎稳打,严谨心细。

最令赵高意外的,是巫冼。

老人家似乎对骨骼早有研究,理解这些内容驾轻就熟,甚至偶尔的总结能和现代医学知识撞出火花。

至吕蔡招了奴仆送暮食,大家方才从一整日的学习中缓过神。几人的图册上,写满了批注。

夜幕低垂,赵高和百里嘉送巫冼三人离府,赵成扛着一硕大的包裹,远远走来。她过去接应,赵成赶紧甩手交给她。

“伯兄,田牛交于我时,神神秘秘的,你这是做的什么好物?”

“秘密。”赵高朝着百里嘉招手,示意一起去学室。

赵成在后紧接着叫:“你走那么快做甚,闾左有事让我讲于你听呢!”

她放满步子,回身道:“是轮作的作物吧?我心中有数,待雪融了,过几日会去农场。”

........

田牛用麻布裹得严实,一层层剥下来,显露出有些泛黄的“白骨”。百里嘉拿起一截骨头模具,屈指敲了敲,道:“你竟让他用的黄杨木来做?”

她取出所有零件,按着田牛预留的卡扣,开始组装,“黄杨木木料坚硬,适合做这些。”

田牛的手艺在她日复一日的锻造下,有了质的提高,起码开始讲究美学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