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 铁器 - 大秦穿越指南 - 风师无渡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大秦穿越指南 >

第18章 铁器

近来赵政派官府工师到此学习窑炉锻炉搭建,和控温操作。工师们带来大量原矿石,和准许炼铁的命书,一解之前偷摸着抠搜炼铁的窘境。

赵成这边喂完耕牛,和赵高一块到窑炉处。工师们有些负责打铁,有些负责青铜铸造,都是多年的老匠人,一通百通。

锻炉温度高,可将金属烧至液态,便于快捷锻造,显然有别于千锤百炼的打铁方法。

赵成取出新炼的利剑交给她,“这些是工师们新炼的剑,耗时少,更结实锋利。”

长剑手柄刻有“二年,公子政造。东工师成,丞愈,工吉”。赵高知秦人严谨,但没想到已经细致到,连兵器上也要清楚标注经手人名号。

赵成偏头讲与她听,“这就是物勒工名,到了后面,如是查验兵器有瑕疵,我们三人皆会受罚。”

她大悟,手柄上刻着的,翻成大白话便是,领队的是赵政,教学师父是赵成和工师愈,动手的是匠人吉。物勒工名的作用,和流水线上的工作记录如出一辙,遵循责任到个人。另一方面,也是这些铁器的防伪标识。

一旁的工师愈点着书册上铁器的数量,盘算后道:“农具或可增加,春耕时忙,各地铁锸、铁锛头这些,损坏向来厉害。”

坏了农具官府会修补,实在没法修的回炉重造,可地里的庄稼等不得。

赵高眸间一缩,“我们这里有些新家伙,工师不妨看看。”

她戳戳赵成,赵成意会,赶紧叫人帮忙将农场里的新式农具搬到此处。

赵成一一展示用法,“这是锄头和铁锹,用来垦地除草;这是铁锯,用来断木。犁、耙较为常用,我们还另做了风柜和谷筛,不过都在闾左那儿,工师可择空去看看。”

工师愈上手试了几个,喜道:“这倒更是省力了!”

他立马敲定了替代的新农具数量,等农具出炉,官府届时派人来领,领完学习一番,再回去往下散播。农人们用个两三次,肯定熟练。

赵高打听官窑建的如何了,工师愈随即笑道:“新窑炉已经开始出砖,大王和百官商议,决定先筑城墙。孟夏结束,便派我等去各地推行新窑炉,传授烧砖和炼铁之法。”

大王对新式窑炉信心十足,除了工师,还有造纸署和印刷署的人。这一去,少不得要一年半载,现在尽量多学多问,以后不出差错。

赵高有些遗憾,道:“我想与工师说些新式的兵器,可还来得及?”

工师愈展眉道:“小先生要做些什么?”

“我想试试改进□□,”她提笔抽了张纸,简单画下□□图,“这种叫连环弩,弩臂上的剑匣装十支铁箭,扳手后拉,一次可连续发射十支铁箭。”

赵成兴味甚浓,“一次十发?要是军中组一支连弩屯,那就好玩了。”

秦□□,单次发射填剑后,才能再发。射不中,或许回头还会罚你。

工师愈道:“此番来学窑炉,我并未带造弓的弓人和庐人,做起来,应该会慢上一些。”

做慢一些有什么关系,赵高乐道:“我不过是突发奇想,里面有些地方,可能还要改进。工师帮我慢慢做着,有不足,我再调整。”

连发弩叫元戎,发明者是大名鼎鼎的诸葛亮。赵高曾瞟过一眼,今天就画出个大概,一些小细节确实记不起来。

赵成拿着图纸,摸着下巴想了一会,道:“不如我来帮工师,这弩好生奇怪,还能连发,挺有趣的。”

“那再好不过。”工师愈很满意他自荐帮忙。

赵高意外觑着赵成,“你是不是有什么想法了?”

他要一心钻进创造发明里,定会是潜力无限的手作达人。

赵成摇摇头,“暂时没有,不过看着确实有趣,做一做,或许就能试出来了。”

看他一本正经打算死磕的样子,赵高忙道:“这连发弩可慢慢来,还是以工师们为重。”

工师愈:“小先生放心,现在大家学的都差不多了,现在主要是将编纂成册的内容,做些查漏补缺的事宜。”

赵高蓦地记起,秦国因为打铁效率低,似乎对铁制兵器不是那么热衷。有人甚至猜测,秦军后期的铁制兵器大多来源六国,打赢谁,就撸谁。

不知现在铁器量产,会不会改变这种状况。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