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许你三生心已倦
“后悔吗?”睿王何尝没有想过将清乐带回京后,他要面对的是什么呢?可是就这么叫他放手,他做不到。
睿王凝视着清乐,“阿乐,总有一天你会明白本王的心意的!”
“充满谎言的情意吗?我并不需要!”
清乐太过冷漠了,冷得睿王再也说不出一言半句的话来。
很快京都到了。
再次踏上这个地方,清乐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般抗拒。
睿王携睿王妃归来的消息霎时间传遍了整个京都,在清乐安定下来不到半天的时间,外面又传起了新的谣言。
睿王妃被歹人抓走的消息漫天飞,且一消失便将近三月有余,这等消息一出,谣言非议连绵不断,便是朝廷上也为之此事而掀起了异议。
“陛下,睿王妃失踪一事有失体统,实不堪为王妃之位,臣附议罢黜其王妃之位,以平复流言。”张口提议此事之人乃南镶王一脉的官员。
皇帝不语,转而看向了睿王,“睿王意下如何?”
“此事乃儿臣之过,因着顾虑王妃体弱,故而让其到寺庙祈福,却不曾想会有这等留言出来。
王妃受其牵连,乃无妄之灾。”
那官员道,“王爷情深意切本官佩服,只是您的说辞恐怕不能说服众人,毕竟可是有人亲眼目睹睿王妃被挟持离开的事实。王爷,皇室之中,怎能出德容不堪的王妃呢?”
睿王沉着脸道,“本王的王妃有勇有谋,待本王更是尽心尽力,何来的德容不堪,劫持一事更是荒谬,张大人慎言!”
“可睿王妃消失三月却是事实!”谁又能保证这期间不会发生什么事情呢?张大人话中之意彰显无疑。
“张大人,无证无据的事情莫要胡说,堂堂亲王妃,岂容你胡乱猜测!”睿王说着话时,余光扫向了一侧老神在在的南镶王。
难怪南镶王忽而松口将安宁郡主许入睿王府,原来是在打这个主意。
“流言蜚语传遍了整个京都,无风不起浪,睿王待睿王妃情深意切,不忍舍弃,倒也是情理中的事情。”张大人轻飘飘的一句话便定了清乐清誉有损,又营造了睿王重情义的形象,倒是一举两得。
皇帝端是看着下面争议不断,目光落在了下座的靖康王身上,“此事,靖康王可有看法?”
这话一出,群臣皆安静了下来,目光纷纷落在了靖康王身上。
靖康王,陛下登记后唯一能安然无恙享受亲王爵位的皇弟,双腿有疾,不良于行,面容有瑕,常年带着半边面具。
据闻靖康王年少时也是个文雅俊秀的男子,与陛下亲近,后陛下遭人设计,陷于大火之中,靖康王不顾危险将陛下救了出来,自己却被困于火势之中。
因着这份情谊,陛下待靖康王极为亲厚,先后赐下了三位出身显贵的王妃,只可惜皆是命薄之人,尚未入府便香消玉勋。
靖康王被传出克妻之名,以至于年至二十有五却还孑然一身。可即便如此,陛下对其的恩宠却是更甚,连带着晋州朝的皇子对这个皇叔都要退让三分,靖康王在晋州朝是绝对的特殊存在。
靖康王缓缓抬起头颅看向皇帝,似乎忽然被人点名还有些回不过神来。
旁人做来甚是怠慢的动作换在靖康王身上,皇帝却是耐性极好的将话重复一遍,“靖康王对睿王妃一事怎么看?”
“睿王的家事,臣弟不参合!”一句家事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张大人往南镶王方向看了眼后,硬着头皮接话,“虽是家事,可也是国事,毕竟睿王妃...”是亲王妃。
靖康王轻飘飘的看了张大人一眼,“什么时候,张大人还管起皇室的后宅了,且不论流言止于智者,单是睿王自己也对此事表态了,张大人何必再揪着不放,左右在一起过活的又不是你!”靖康王只差丢一句‘多管闲事’的话了。
靖康王的话很直接,张大人羞得老脸通红,不待他张口,皇帝接话道,“靖康王的话有理,此事不必再提了!”
“臣等遵旨!”不管愿不愿意的,皇帝既开了口,此事也只能就此搁浅着。
朝散过后,睿王在宫门口等候靖康王,拱手行礼,“侄儿见过皇叔!”
“嗯!”靖王冷淡的点着头。
睿王早已习惯靖康王对待他们这些侄子的态度,神态自若的道着谢,“方才朝堂上,多谢皇叔出言相助!”
靖康王眼皮子动了动,抬眸瞧向睿王,“本王只是实话实说,你无须特意言谢!”这些侄子的心思靖康王瞧得明白,只是他何必趟这浑水呢?
“话虽如此,本王还是要道谢的!”毕竟不是谁都有本事叫靖康王相助的,趁着这等机会,睿王也想在对方面前留下好的印象。
靖康王越过睿王的身子,看到了后面而来的南镶王,淡淡的道,“随你!”言罢便让人推着他离开了。
靖康王虽不理朝中事物,可他对父皇的影响力却是不容小觑的,如果能得靖康王亲昧...
“睿王!”
转头望去,南镶王已站在他身后。
睿王额首回礼,“南镶王!”
朝堂上之事,难免叫南镶王不悦,“昔日安宁对睿王多加赞赏,本王本以为你是个聪明人的!”聪明人就该知道如今谁能更好的助他上位,展清乐出了这等事,展家也无颜为其出面的,只可惜睿王脑子不清醒。
“恐要叫南镶王失望了!”他自是听出了睿王话中的暗示,只是南镶王府的势力还不值得他抛下一切去拉拢!
南镶王望向睿王的眸色带上了两分冷意,“那还真是可惜了!”
“南镶王慢走!”
南镶王冷哼一声,挥袖而去!
“王爷!”荆唤着睿王。
睿王心思沉了沉,片刻道,“我们走!”
睿王府,正院庭前迎来了景玉!
“清...睿王妃!”这个称呼唤出口,景玉的情绪也低落了两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