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好诗
“玉笛入花兰若生,几度春响燕啼嘤。无食烟火鸳入夜,倚窗长吟浊露清。”
这一首《长安闻笛赋》可谓是震惊朝堂,引得群臣一片哗然。
渊帝本就打着试探君子游的主意,便以“今年春景别样好”为题,作了科举的考题,虽说早已料到那人会让他大开眼界,却没想到会是这样一首惊艳绝伦的好诗。
“啧,好诗啊,真是好诗。”
散朝前,他当着文武百官的面赞不绝口,瞧见万岁爷捧着卷子爱不释手的模样,众人便知今年的状元郎算是定下了。
渊帝让几个太监将诗文誊写在精致的桃花笺上,满朝文武人手一张。
虽说皇帝手中没什么实权,可面子总是要给足的,别管归属于谁的阵营,都得营造出君仁臣贤的假象。所以大多时候,朝臣是不会为了一点小事去惹皇上不痛快的,既然他说这诗写得好,哪怕是硬吹,也得吹出点东西!
一位须发皆白,佝偻着身子的老臣首当即冲,手执笏板,上前一步道:“皇上,臣也觉着这诗妙极。”
“哦?妙在何处,李国老说来听听。”
“这、这玉笛与花,本是不相干的两物,却衬托了佛语中象征远避人烟的寂静之处――兰若,可见作诗者非常期待灵魂的安宁。”
说到这,朝臣中又有人提出异议,“国老,若是真的期待安宁,这人也不会费尽心思科考,挤进官场以求仕途亨通,我看您是误解了意思。”
出言的是位约莫三十出头的文臣,资历尚浅,可看他顶撞前辈竟然如此熟练,显然不是第一次了。
“那张尚书有何高见?”
“高见不敢当,皇上,微臣以为兰若只是借喻清静之地,为其后的春响,与燕啼做下铺垫。”
渊帝这厢心里都快乐开了花儿,强忍着笑不敢露相,故作沉思,点头道:“张卿继续说下去。”
“无食烟火,便是指春景灿烂时流连忘返,连寝食也忽略了,一直到鸳鸯鸣叫才知已是入了夜,倚窗长吟浊……大抵便是倚窗畅饮,浊酒清酒尝遍了,醉于美景中,沉沉睡去的光景。”
这等淫诗,居然真有人一本正经的释义,全然不肯照着表面意思读出内涵吗?
渊帝清了清嗓子,见座下黎婴脸色不大好,索性绕过他,直接问了萧北城。
“那缙王觉着,这诗写得如何?”
“一派胡言!根本是在藐视考场!这种人必不能让他成为我大渊朝臣,他若入朝为官,这天地该被折腾成何种模样!!”
萧北城鲜少在人前如此激动,若不是气君子游那个不分场合不知好歹的东西,也不会气成这般。
可没人想到,就是被缙王在殿上公然斥责的人,竟然真的成了今年的状元,而且还……是他自己手下的人。
百官对此议论纷纷,说缙王根本是欲擒故纵,了解皇上最厌烦旁人的反对,所以才演了这么一出好戏,为的就是把自己麾下的人才送进朝堂。
对此,萧北城未作任何反应,没人知晓在考诗公布后,君子游这位状元郎竟被缙王倒吊在梁上悬了三天。
要不是今年皇上提前召见三甲,指不定还要被折磨到什么地步。
渊帝也是个急性子的主儿,硬是让礼部把琼华宴的日子提前半月宴请文武百官,是要让他们都来见见未来的栋梁之才。
君子游腕上还留着被绳索捆绑的痕迹,为免被人误会,柳管家特意为他准备了件宽袖的白衣,没似旁人那般穿的大红大紫,在夜宴中反而显眼。
临走前,萧北城还特意叮嘱他:“注意你的言辞,小心你的舌头。”
怕的不只是君子游喝醉了在人前胡言乱语,做出些过格的举动,更担心他见了另一个人,会把持不住自己的情绪。
萧北城至今没敢告诉君子游,那本该高中状元的人,正是他青梅竹马的同乡苏清河,若不是皇上有意提拔他,他也不会挤了那人的位子,凭一首不入流的淫诗备受瞩目。
可这话若是说了,只怕以他的性子,连今夜的琼华宴也不会出席。折了皇上的面子,那可是杀头的大罪,为保住他这条命,萧北城无计可施,只得连哄带骗。
君子游以身子不适为由,谢绝了骑着白马从城南招摇到城北的流程,直接随萧北城入了宫,百官还没到齐,就先入了座。
萧北城就在他身旁,时不时借着饮茶的工夫念叨几句:“那是礼部侍郎胡彦文,定安侯府之人。他旁边的那位是中书侍郎余震月,黎相手下的人。”
“看出来他阿谀奉承,与人面和心不和了。看来朝堂与我想的不尽相同,并非身在不同阵营就是老死不相往来。”
“官场风云变幻,另谋新主也是常有的事,若是走了一个就要被记恨,进而被灭口的话,用不上半年,朝堂官员就剩不下几个了。”
“虽然我自己是不情愿的,但现在应该所有人都把我当作王爷的幕……”
他迟迟没把话说完,萧北城抬眼看了,发现他已经注意到了被人簇拥着的榜眼与探花郎,自然也认出了故人。
“清河……他果然来了。姑苏一别后,他只来了一封信问候我是否安好,之后我送去的信件就再没有得到回应。他来京城……这般大事,怎能不先知会我。”
好友心生嫌隙,萧北城到底还是没有说出苏清河寄来的信件都被他拦截,又请柳管家仿了君子游的字迹写下了一封封未出自他手的回信一事。
许是察觉到回信的并非君子游本人,时间一久,苏清河也不来信了,算是彻底断了联系。
分明君子游才是状元,他这边是冷冷清清,连个侍奉的宫女太监都没见着,反观苏清河与探花郎那边却是被人里三层外三层的簇拥着,好不热闹!
“这些官员无利不起早,你是本王的幕僚,当着本王的面自然不好巴结,就得从他们这些初来乍到,涉世不深的书生身上下手。”
“这我倒是理解,可王爷您手下总不至于只有我一个人吧?没有一个人前来恭贺,也太没牌面了吧……”
“你说对了。自古帝王最忌官员结党营私,本王敬重皇上,又怎会做他不喜之事?”
“……那您现在怎么想要幕僚了?”
“多个门客,也便多了个帮衬自己的人,何乐而不为。”
“那,清河他……”
“不必多言,本王绝不会让苏清河踏入缙王府半步。”
有了苏夫人加害君子游一事,萧北城怎敢让猛虎卧在身边?
况且抢了状元这事足以让苏清河记恨君子游,不管苏清河是不是可用的人才,他都要以保证君子游的安全为首要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