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竹马有点隙 吴氏震惊地站起来,又落下…… - 穿越后我有个前夫 - 西西米兔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23章 竹马有点隙 吴氏震惊地站起来,又落下……

陈敬之自从升了翰林学士就搬到了这宅子,后面的小花园虽然小,却五脏俱全。陈玉珂领着吴骢走到小亭子坐了下来,让旁边的小丫头上些吃食,她还没正经用过朝食,早起不过喝了一盏温水,此时腹中犹还空空。

吴骢离开长辈的视线,松弛了下来,一手放在膝盖上,一手肘子托着下巴打着哈欠,“珂妹妹这些年可有进书院?幼时见你最不耐烦读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了,可惜鳌村那个小地方却没有女院。”

“鳌村,有鳌村的好,我是无所谓,去到哪里都行。”陈玉珂看到吴骢明显熬夜的模样,将桌面上的茶水给他亲手倒上一杯,“你现在已经,是举人,只要稍微用点心,想必以你的学问,腾云之梯,便铺在你的脚下。又何必,熬坏了身子。”

吴骢喝了一口茶,觉得不够解渴,干脆一饮而尽,自己拿着壶子倒了起来,“不如皇城哪知天下英才?我虽有几分读书的天赋,可是不悬梁刺股,哪能脱颖而出?”

“背无可靠之人,进无引路之师,珂妹妹莫不是以为只要读书好考中就是前程万里?”

吴骢冷笑一声。

陈玉珂扫了一眼,吴骢身形高大,肩膀却像时下的读书人,有点单薄,微抿的唇线极硬,鼻梁更显高挺,眶深而眼郁,难道是昨日她归来后,受了委屈打击?

正想着怎么安慰他两句,吴骢就已经调整了脸上的神情,不复刚才的颓唐,目中渐泛柔光,高大而挺拔的身形于如玉面前缓步走着,折扇拂动,“珂妹妹莫要担心,我不是懦弱之人。”

陈玉珂呵呵地笑了两声,其实□□年未见,肚子里本以为有一肚子的话,两人也极力消除彼此之间的陌生,可是哪里是见一次两次就可以的事?那些话更加是无从说起。

少年中举,不过进士试的人多得是,陈玉珂犹豫片刻道,“我昔日曾读,《史记》,《资治通鉴》等书,里面曾经提到,做买卖要勤快,懒惰会百事都废。想必读书,也一样,若有一丝天赋,再加努力,想必总会,有成功之日的。”

吴骢将扇子扣在石桌子上,缓缓地吐了出一句,“珂妹妹以后莫要跟人说读过这些书了……”

陈玉珂心里暗诽,少年,我这不是为了安慰你,引经据典,显得有说服力些吗?

陈玉珂接过丫头递过来的筷子,将面前的一大碗葱花面拌了些,吃了一口味道不错,劝道,“一起?”

吴骢哑然失笑,挑起一根面条,看到小娘子吃得一脸的满足,想了想还是道,“你刚才说的做买卖要勤快,懒惰会百事都废,其实是出自陶朱公的生意经,并不是史记这些……”

陈玉珂低头想把脸塞进面碗里了,抬头幽怨地瞪了一眼吴骢,小正太长大了,一样的不可爱,看破不说破知道吗?你这样会没有朋友的。

两人随后安安静静地将一碗面吃得干干净净的,陈玉珂的礼仪在女院时,是经过书院的先生□□的,尽管吃得快,并不能挑出半点错误,看得吴骢暗自感叹。

阿奶曾经提过陈家阿奶可能有意将小娘子许给他,吴骢夜里醒来只记得一个黑乎乎的小娘子笑起来居然挺好看的,并无多大感觉,现在似乎和眼前的小娘子对不上了。

陈玉珂擦了擦嘴巴,舒了一口气,吃饱的感觉就是好,听到外面传来一阵阵的读书声,挑眉问道,“你们现住哪里?可否要搬过来?”

陈敬之这些年慢慢有一定的财力后,就在自家后面置办了一排屋子,专供熟人借住,其中也有不少是平江府常熟县这些赶考的举子。

吴骢凝神一听,笑着摇了摇头,“阿奶已经租赁了屋子,还离国子监比较近。我平日复习烦闷了,还可以凭举子证明去国子监听听课,受益匪浅。”

余大丫既然有考虑那种意思,自然不会令吴骢现在就搬进陈家。

吴骢捏了捏有些汗的手心,从怀里掏出一只斑鸠哨子递给陈玉珂,“这是我从仙人湖边上的柳树截枝雕刻的,想来你以后回去的机会几乎为零,便想送你做个纪念。”

陈玉珂接过来,试着吹了一声,有点破音,但是还真的挺不错,抚摸了下,笑道,“骢哥哥,还是那么暖。”

这句话,四五岁的陈玉珂对吴骢说过,那时候吴骢只觉得珂妹妹喜欢就好。现在再从她嘴里出来,吴骢听得耳朵有点发痒,渐渐地红了起来。

“哎哟,圆球,你怎么过来了……”陈玉珂怀里突然窜上来一只波斯猫,她撸了一把,埋怨道,“越发的肥了……”

这只叫圆球的波斯猫看了一眼吴骢,瞄了一声,懒洋洋地趴在陈玉珂的怀里。

吴骢还没见过波斯猫,看到它乖巧的样子,好奇道,“原来珂妹妹还喜欢猫啊?原来你四婶养的那只大花猫你不是见一次就跑一次吗?”

难道他记错了?

陈玉珂尴尬地笑了两声,那只大花猫是她童年的阴影,怀里的这只波斯猫还是八年前上平江府桂伯舟送她的。天知道她一看到这只毛绒绒的小东西时,浑身的毛发都炸起来了,她对猫真的没好感。

可是当时桂伯舟不是正面送给她的,等她看到的时候,圆球已经不知道在马车里待了多久,只好带回去。后来养着养着,也就习惯了,倒是忘记将它送回去了。

两人随意聊了会,吴氏就派人来叫回去了。虽然知道婆母有那个意思,但是吴氏心里却定不下。

将两人送走后,吴氏看着小娘子如今已经出落成个俏生生的大姑娘,巴掌大的脸儿,含着秋水的杏眼儿,鼻儿悬悬一点绯红的唇,再兼身段儿挺挺修长,如此好模样,她却担心因结巴委屈了女儿。

“阿娘?”陈玉珂看到吴氏盯着她看,狐疑地外头问道,“可是有难事?”

“你阿爹在朝里做得不好,咱家的条件越来越来,也不知道将来珂娘会嫁到甚么人家。”吴氏感叹了一句,倒是委屈了岚娘,不是说王了一这个女婿不好,吴氏对王了一也是越发的满意,可是那毕竟只是个大夫。

陈玉珂嘿嘿笑了一声,“自是阿爹阿娘,皆满意的。”

甚么自由恋爱之类的,陈玉珂来到这就没想过,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听起来好不自由,可是如果靠谱的为儿女考虑的父母,那何尝不是一种很好的保护?

“你阿爹早上上朝前说了,为了迎接桂郎将还有其他人的归来,陛下将在宫中大摆筵席,到时候五品以上大臣的家眷都可以参加,不过名额只有两人。”

吴氏顿了顿,为了说服婆母不要参加,将名额留给小娘子,今日早上给她许了不少东西,“到时候你跟阿娘一起去,不过你若有空,不妨出府去裁些新衣。”

本来进宫的衣裳可以叫裁缝进府量身定做的,吴氏却知道小娘子平日虽然不喜出门,却仍然爱逛首饰、成衣铺子,故而不提此茬。

想到要进宫,陈玉珂的心就咯噔咯噔地跳了几下,连忙将周围的把就犯铣隼矗低声将她在皇恩寺遇到张皇后和元钦大师之事告知吴氏,并从怀里掏出她一直揣着的金镯子,“元钦大师让女儿莫要将此事与旁人说起,后来皇后将此镯子赠送给女儿。”

吴氏没想到女儿居然会有此机缘,拿过金镯子端详了一会,“这是国寿楼的手艺,你看这里有一个暗纹,这样的首饰是不往外售的。既然元钦大师如此说,自然有他的道理,你将此镯子收好莫要戴出去了,我自会将此事告知你阿爹。”

陈玉珂看了又看吴氏的容颜,再透过旁边的铜镜细看了好一会自己的,除了两人的眉毛长得有点相似外,根本看不出是母女,可是她很明确地记得她是吴氏生出来的。

吴氏看到小娘子照镜子,如此爱美,好笑地道,“莫不是发现自己是惊世容颜?改日阿娘让人留意,如果有那种西洋镜子,给你寻来。”

“阿娘,为何我和你,长得不像?”

吴氏挽起小娘子的碎发,笑道,“你们三姐妹,就岚娘长得像我,云娘倒是像极了你吴外公,幸亏你吴外公长得并不难看,否则阿娘真的担心云娘走出去换个男装,没有人知道那是个小娘子。倒是你……”

吴氏停了半响,“也许你长得像你逝去的外婆罢,你外公倒是在你小的时候嘀咕过一句,这个小丫头怎么那么像林氏。”

陈玉珂从来没有听阿娘说过外婆的事,好奇地依偎着她道,“外婆叫甚么?她很早就去了?”

“我只知道她姓林,其它的亦是不知。我大约五六岁的时候一场大病,之后就不记得之前的事了。自从有记忆以来都是和你外公住在明阳山上。”吴氏感叹了一句,“阿娘亦曾问过你外公,不过每次他都是一脸的痛苦,最后一次告诉我,你外婆已经死于非命,他却不能为她报仇。”

“可是皇后,和元钦大师,昨日提起,女儿和一个人,长得几乎,一模一样。”难道外婆根本没死?

吴氏震惊地站起来,又落下,摇着陈玉珂的肩膀问,“谁?”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