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7章 陈兰英进京 陈玉珂想到初见的姑爹,朱……
“前些日子曾原回京待了他的一封信回来,言是会敢在过年前回来。”不管女婿是甚么身份,陈敬之都觉得他是个不错的人,岚丫头嫁给他五年多无所出,不曾怨言过一句。如今岚丫头身怀六甲,更是捧在手上,陈敬之自认不会看错人。
陈玉珂虽然很少关注朝中之事,可是突然冒出些似乎都是有来历偏偏她又不认识的人,郁闷得就差挠发梢了,“阿爹,曾原,是谁?”
“原提刑按察司,曾经在平江府任职。阿爹曾经见过一面,印象非常深刻。”说到这,陈敬之看了一眼小娘子道,“曾原和桂石坚是世家好友,而且是一起上过战场的好兄弟。在桂石坚被贬平江府之后,曾经将嫡子之子送到曾原跟前学艺,跟着曾原一起将南越整合并归于我朝统治。”
难道是那天在绣楼看到的抱着一个孩童的男子,“桂青彰?”
陈敬之挑了挑眉,以为是桂伯舟告知小娘子的,眸子沉了下去,“喏,那个桂青彰倒是有勇有谋,南越平定有他一半功劳。不过听说也娶了南越王之女,这件事在桂府估计不好交代。”
无论那个女人的地位在南越多高,可是在大穆人眼中依然是异族,南蛮之地所出,未受教化。桂青彰作为桂府的嫡子,可以为了平定南越舍己纳了那个女人,可是正妻之位,估计桂钦文夫妇是不会承认的。
桂钦文虽有才,可在平江府几年被耽误了,如果陛下真正行授封之礼,桂青彰的官职却是他亲爹桂钦文拍马都赶不上的,更何况那个嫡兄,这不是稳家之道,只是不知桂石坚又是何打算。
如果小娘子真的看上桂十三郎,陈敬之不觉得这是件好事。
想到那个只见过一面性子爽快的女子,陈玉珂也觉得估计桂府现在闹得厉害。不过这跟她也没有甚么关系,以为她很快就忙不过来了。
吴氏专门从她那群相交不多的官太太夫人家里临时请了一个听说是在宫里做过女官的先生回来,专门给小娘子教宫中的规矩礼仪,无论是站姿坐态,吃饭礼仪,甚至细到吃虾吃蟹。
陈玉珂本以为自己虽然不算很优秀,可是女院教的该学的基本功,她是能拿个良好的。结果被这个女官一通的鄙视加示范下来,腰酸腿痛地表示,能在宫里混的人,果然没有一个简单的,看这说话的腔调,看这神态,她相信自己能活到进宫,却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出来。
这速成大法,不是谁都可以接受的。
陈黄氏和陈老汉因为陈兰英要带着外甥进京,这些日子都没有回城郊的庄子。陈老汉闲来无事就爱学那些退下来的板爷一样,拿着鸟笼子到西城各坊市溜达。而陈黄氏这些年心宽体胖,越发不爱动弹了,现在最大的乐趣就是拿着一叠瓜子果儿躺在一边的摇椅上看着小娘子头顶着大碗学规矩,还一边指手画脚乐呵呵的。
陈玉珂都后悔干嘛要画出摇椅的图纸让人做出来了……
陈黄氏看腻了就去让人给她的亲亲女儿布置屋子,全弄了一番后,却对那张三尺的床不满意了,给吴氏分派任务道,“我院子里准备给英娘的那张床太旧了,太小了,你去找人给打张新的。”
吴氏脑门一突,其实那张床还是去年定制的,老榆木,哪里旧了?只是也不想因这点小事跟婆母争吵,问道,“那不知阿娘想要怎样的?还是老榆木?六尺宽可否?”
陈黄氏连忙摇头,“六尺宽倒是可以了,只是不要现在这种,要拔步大床,上面有屋顶有藻井的那种,边上还能有抽屉放些零碎的东西。老榆木不好,要用就用檀香木,如果没有的话,梨花木也行。”
瞥了一眼吴氏,陈黄氏一脸的幽怨,“我的英姐儿,出嫁的时候家里只给了四床棉被,连跟木头都没有,哪里睡过甚么好床?家里那时候一切都紧着老大读书赶考。现在老大日子好过了,难道看到阿妹一脚踩在泥坑里,就不能帮忙拔拉拔拉?”
陈玉珂在旁边听着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阿奶这是看中她的那张嫁妆床了。前年有人找大姐夫看病,后来没钱给药费,将家里一车梨花木抵了药费。大姐心疼她,就将木料子全拉了过来,阿娘就找人定制了拔步床。
陈玉珂早就想躺在上面了,可是吴氏说没出嫁哪能趟上面?硬是锁在偏房里两年多了,现在居然被阿奶给惦记上了。
“小娘子就该有小娘子的仪态,翻白眼这样的动作还是莫要做出来了。”女官拍了拍尺子,陈玉珂连忙端正。
吴氏耐着性子道,“这拔步床不是不可以做,只是这一时半会的哪里能做得出来?就算是用普通的榆木,没个一年半载根本不能成,何况梨花木?”
“而且家中梨花木的料子已经用完了,最后的都用在给阿娘你坐的这张摇椅上了。一时半会的哪里能买到好的料子?”
“英娘就要上来了,我这做阿嫂的自然是欢迎她过来短住,只是朱家那头是甚么意思还不知道。难道阿娘已经做好接英娘回来的打算?”
陈玉珂想到初见的姑爹,朱仁新,那真的是个敦厚性子爽的汉子,谁知道这一暴富,人就容易变得面目全非。她虽然不恐婚,可是如果嫁给一个前面对你相亲相爱捧在手里后面露出狰狞脸色的人,真的也够惊恐恶心的。
陈黄氏浑浊的眼珠子紧盯了吴氏好一会,才道,“如果我真的要接她回来,让姓朱的跟她和离呢?”
“若是这样,我自然是听阿娘和老爷的。”
最后婆媳两人不欢而散,留下一地的瓜子壳。
陈兰英一路风尘地带着儿子庆哥儿赶到皇城时,已经是十天后。
陈玉珂几乎认出从前那个眉角英朗的姑姑了,眼前这个妇人一身衣裳虽然没有打补丁,可是却是满褶子,估计还是两三年前的衣裳,满脸的风霜,哪里像是前些年来信说日子过得很好的样子。阿娘原本比她大了十余岁,可是现在两人站在一起,居然还是阿娘显得年轻了。
“见过阿娘,嫂子!珂娘长这么大了,姑姑都认不出来了。”陈兰英摸了摸袖子从里面掏出一个银圈子硬是给陈玉珂套在手上。
这应该是她一早就准备好的,陈玉珂怕她难堪,并没有拒绝,“谢谢姑姑!”,连忙将她准备好的给庆哥儿的见面礼递过去。
庆哥儿警惕地看着陈玉柯,紧抿着嘴唇,不敢吭声。
陈兰英叹了一句,忍着哽咽,摸着儿子的头发笑道,“庆哥儿,这是阿娘跟你说过的珂姐姐,你大舅家的小娘子,莫要生分了,这是你嫡亲的人……”
陈玉柯忍不住有点心酸了,笑道,“庆哥儿还没来过大舅家里,不如我带庆哥儿出去走走。”
知道阿奶他们有话要说,总得问清楚姑姑到底是怎么回事,来信说得不大清楚,有她和庆哥儿在的话,说话总是不方便的。
吴氏拍了拍姑子的手背,鼓励庆哥儿道,“跟你表姐去厨房,叫厨娘给你做好吃的。”
十岁的庆哥儿害羞地低下头,陈玉珂上前一步拉了拉他的袖子,他抬头看了一眼陈兰英,看到陈兰英点点头,他就乖巧地跟了上去。
等孩子出去后,陈黄氏望着面容憔悴,瘦成一把骨头的女儿,哪里还能忍得住,一把抱住她嚎嚎地大哭了起来,一边拍打着她后背,一边诅咒朱仁新那个没良心的。
听得还没走远的陈玉珂连忙带着庆哥儿快步走开,“你喜欢吃,甚么?”
庆哥儿瞄了一眼陈玉珂道,“著头春……”
陈玉珂连忙吩咐管厨房的案孩子做了一碟子出来,怕他吃了积食,还让人给上了一杯浆水。
晚上家宴的时候,看到阿奶和姑姑的眼睛红肿,精神不大好,陈玉珂只好一个劲地招呼庆哥儿了。幸亏这是个乖巧的孩子……
等吃过晚食后,陈兰英带着庆哥儿跟着陈黄氏回屋子休息了,陈敬之去了府尹处帮忙处理明天桂石坚带兵回城之事,陈珂娘就溜进了阿爹阿娘的屋子。
“阿娘!”
看到吴氏已经将一头秀发放了下来,连忙上前拿起梳子帮忙梳理。她的头发不像阿娘的,又浓又厚,如果不是这些年护理得好,她很怀疑自己会中年秃顶。
“想问甚么就问吧!”吴氏舒服得闭上眼睛,小姑子这件事她并没有打算隐瞒小娘子,现在不教以后怎么办?
那些父母总是说孩子长大自然就会了,可是很多事情你现在既然能告诉她的,为甚么要等她长大呢?
“姑姑和姑爹?”
吴氏仰着头任由小娘子从上往下梳,“你姑姑是瞒着姓朱的进京的,趁朱仁新带着其她女人出去庄子上避暑,她拿了一笔银子找了车队报了你阿爹的名字就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