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期与朝同岁 自从老祖起来,桂家在桂安……
曾原极为挑剔地打量了一番桂伯舟,心里暗定这是只小狐狸。对于老友嫡弱庶强,不是兴家之道的观念,曾原嗤之以鼻,他估计只会想办法压着这个小家伙。
不过能不能压得住,曾原倒是不担心。
曾原挑剔的目光,桂伯舟不是没看到,不过又怎样?人只分有用的和无用的,他现在对于曾原来说只是无用的,所以他规规矩矩地向两人行礼后,就静静地站在一边。
他目前只想安静地将这次秋闱拿下,至于别人的想法,无伤大雅,何必费心神。
桂石坚问曾原,“陛下的意思呢?”
曾原比哼一声,笑道,“陛下呀,那是跟穆真帝很不一样的,这是首辅的原话。你可以参考下,你我多年不进京,与陛下君臣相处日子太短了,有些事得好好看看啊!”
他本是提刑按察司,就越国进贡这件事,直接越级成了刑部尚书,朝中的确有些人不服,那又能怎样?
“不过你这宅子倒的确是小了点。”曾原环顾四周,桂安璐那宅子原本就是在曾府旁边,曾原打小有一半时间是在桂府渡过的,“我看你老丈人对那宅子可是满意得很呐!想想桂府还没立的时候,前朝有多少位封侯拜相的在那住过?”
桂石坚闭上眼睛,缓了一会才道,“前朝李家在那住了两百余年,而后被抄家,全族两百余人,或被杀,或者流放,现在还活着的还有几人?能记得李家的又能有谁,不过一宅子罢了。”
当年桂家老祖是靠军功起身的,追随轩辕大帝建功立业,开创伟业,桂安璐那处的宅子被轩辕大帝赏给桂家老祖,一百多年下来,连门前那条路都改名叫桂安璐了。
结果桂家也没能守住那宅子,也许过不了多久那条路也改名了。桂石坚未免有点兔死狐悲,物伤其类,他这些话看似很随意,却也蕴含着深意。
他抬头盯着桂伯舟道,“自从老祖起来,桂家在桂安璐也住了一百多年,怀化大将军,还是穆太宗在马背上给老祖封的,因为咱们老家在青城怀化县。当年与老祖一起追随穆太宗打天下的二十多位功臣,封侯拜相者不在少数,可到如今还剩几何?与朝同岁的又有能有几家?”
大穆朝这一百多年来,英明的皇帝有,可是糊涂的也不少,但是都曲曲折折地走了过来。上一任帝皇的确是个有雄才的,可惜就是命短了些。
开.国一百余年,科举取士,无论是前国遗留的权贵还是以文人为代表的新权贵们,都开始慢慢地取代了当初马背上征战、开疆建国的旧勋臣们,开.国一百多年,回头再看,与朝同岁,如今仍还存在的,桂伯舟细想一下,除了铁帽子异姓王容王府,他真的想不起还有谁家,虽然他对当今一些世家也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哪些是真的存在百年的,还是开.国就存在的,他真的不知道。
桂伯舟摇了摇头,“除了容王府,十三没能想起还有谁。”
丁兰进来禀报桂青扬已到,桂石坚抬起下颌让他进来。
桂青扬见礼后站到桂伯舟一边,桂伯舟忍不住屏住呼吸,尽管这辈子他已经不再碰酒,可是肚子里的酒虫子还活得好好的。也不知旁边的这位桂府大少爷一大早去哪里了,尽管他已经沐浴过,可是一身的酒气哪里能瞒得住桂伯舟肚子里的酒虫子,当下眸子暗了暗。
“桂府差一点就能与朝同岁了,我是罪人呐!”
桂青扬一早被人从床上拉起来,道大房的十三郎已经去了外书房,只能匆忙地洗浴一番就跑了过来,这会儿听得阿爷的话,连忙跪了下来,“都是孙子不争气……”
的确是够不争气的,桂伯舟腹诽一句,只能跟着跪了下来,在他还没能自立的时候,对于阿爷还得尽量顺着来。桂石坚性子强硬又犟,桂伯舟哪能不知道?
看着两个孙子,桂石坚道,“我出生近六十年,还未会走路,就已经手拿双刀,前面三十余年亦曾上过战场,不曾堕弃了桂府的名头。倒是错过了对你们阿爹的最佳教导时期,二郎想走文道,我亦是赞成,若是真的改变门楣,虽然已经改变祖宗之志,能守住亦是不错……”
“可惜,没有。差一点就像李家那样,一把野火,落得个尸骨无存。”
“我年过五十再返战场,拼此一生,希望能将怀化大将军府六个字重新挂上去。”
桂伯舟和桂青扬俱是一默。
桂石坚又道,“我三个儿子,如果你们小叔还在,我何愁?轮到孙辈,你们两人无一继承我的志向,做一员武将。”
说得桂伯舟两人低眉,不知该如何接话,不过看阿爷的样子也不像是要他们开口。
“本以为大郎身为长子能好好地传承家族武学,背负长子的使命,但是你志不在此,阿爷也不勉强。可是这些年走来,你是否已经改志?温柔乡,英雄墓。”
听得桂青扬脸色变了又变,青了又白,白了又青。
桂石坚顿了顿,道,“幸亏还有个四郎,谋略不错,武功不错,可是为人过于重情,重的却是夫妻之情,对于桂府并没有多少归属感。而今娶了越国公主,想要更进一步却是难了,桂府自然也不可能交到他手中。”
“至于九郎,为人跳脱,文不成武不就,有你们三人罩着,太平盛世,享一世清福倒也可,我也不指望他能兴盛桂府。”
桂伯舟不以为然,九哥为人的确过于浪漫,不拘束于世俗,上辈子能在桂家败落后拿着把破剑就远走他乡做了游侠,虽然客死他乡,可是终是过得痛快。
“可知我为何叫你二人过来?”
桂伯舟两人相视一眼,彼此未能从对方眼里看出甚么,纷纷摇头不语。
“我想,既然武道近二三十年无法有所突破,转文道亦可。你们两兄弟若能一同入朝为官,在朝中有一番作为,彼此相互扶持,兄弟同心,其力可断金。”桂石坚意味深长地对两人道。
“孙子定当听从阿爷的教导,与十三一起将桂府的辉煌推向高峰,不负自己的职责。”
桂青扬眼下有点发青,眼里更多的却是兴奋,他能考上秀才凭的是自己的本事,能中举人亦然。可是却被压制了多年,阿爷回来了,这说明桂府的人脉也该出手了,他是桂府的嫡长孙,第三代的第一人,自然该倾向于他,至于旁边的十三郎不过是附带的罢了。
被人为是附带的桂伯舟淡然道,“孙儿明白,自当努力。”
一直不曾开口的曾原笑道,“还跪着干嘛?都起来啊!男儿膝下有黄金,牙齿当金子用,话自然出的,好好表现就是了。”
又叹一句,“如果家中儿孙都有如此上进之心,何愁家族不旺?”
桂石坚看着两人道,“现在离秋闱不到一个月,我会安排人给你俩人做一番特训。”
桂伯舟心里一阵狂跳,他不记得这次的考题是甚么,这些日子一直根据自己的猜测和当前形势来破题。如果能有能人特训,自然更有把握。
如果不是放不下心里的骄傲,桂伯舟此刻只想去找吴骢,跟着他一起猜题破题,这才是稳妥的,毕竟状元曾经是他。
可是桂伯舟却想凭自己的努力,堂堂正正地赢一回吴骢。
“你俩回去收拾一番,搬到前院住下来,一切且等秋闱过后再做打算。”
此话一出,桂伯舟眸子沉了沉,除了有点放心不下他在外面的买卖之外,其它的倒是无所谓。桂青扬心里就不舒服了,昨日阿爷归来,他兴奋得拉着两个小子走了两回旱巷后门,兴头正在上面,现在却要闭关读书,哪能自在?
这是他又不是拎不清的,自然知道当前自己最重要的是甚么,只好暗叹一句,待得大爷考中后,再好好的试试其它的招式。
桂伯舟快步走出外书房,一边走一边对章九道,“我接下来要搬到前院闭门读书直到秋闱,如果有甚么难为的事你找明臣。”
张明臣是他手下最能说的,现在倒是成了他的十四姐夫。
“喏!十三郎放心读书即可,其它事奴才会料理好的。”
章九跟了桂伯舟十三年,也一起读书识字练武,已经完全可以独当一面了。桂伯舟一直想着等他授官后,过几年就让章九出去历练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