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8章 张玉景起复 轩辕肆礼入户部
张玉景赴澜沧江之前,携妻带儿前往桂府一聚。
两人于书房商谈后。
陈海云看着手不离卷的小妹,倒是活得越来越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了,笑道,“今日上门,你姐夫还怕别人有闲话,我倒是不觉得妹夫介意这个。”
毕竟热孝在身,就上门,小门小户都不好说,何况大户人家?这简直是无礼至极……
“只是,虽然澜沧江那一带你姐夫也去过,也待过几年,可是具体的数据还得看看前人怎么做的,总不能半瞎子下河吧?我就拉着他来了。”
至于没提陈玉珂会不会介意,陈海云难道还不知道自家这个小妹是最自在不过的人了,年近四十,日子过得和闺中无甚区别,还能不知道妹夫是怎么宠着来吗?也就外面的那些人惯爱嚼舌闲话,说甚么妻管严的,自家人还不知道自家事吗?
就妹夫那张黑脸,如果不是长得好看,能令街边小儿啼哭。
果然,陈玉珂蹙眉,放下了手中话本子道,“管那些人做什么?就算你什么都没做,平时只是出门逛逛街或者参加一些城中女眷的聚会,都能惹出一堆是非来。姐夫这一去倒是建功立业,只是事情不会好办的,阿姐要一起前去吗?”
“当然!”陈海云见识过外面的世界,跟着张玉景各地各处跑的那些年,才是活得最痛快的时候。回到皇城这几年才是束缚了她,虽然日子舒服了,可是心里不自在啊!
她早就意识到,她和阿妹是不一样的人。有的人喜欢大海,有的人喜欢屋后小花园,各有各的好,并无过错。尽管世人对女人的眼光和要求不一样,那又怎样?她十几岁就不是容易屈服的人,现在年近五十就更不会了。
“孙子呢?”陈玉珂不以为意,随口提了一句,“他们愿意放你走?不过看你儿媳妇的模样,估计你走了,她会松一个口气。”
“胡说什么?”陈海云没好气地瞪了她一眼,随即自己笑了起来,这个儿媳妇是儿子自己挑的,他觉得母亲太过于爱东跑西颠,找的妻子却是最守规矩不过了,“要不,你也跟阿姐出去走走?”
说到这,陈海云觉得这不失为一个好主意。只要阿妹跟着出去,妹夫能不让人鞍前马后的?暗地里守护的人没有百八十个,都绝对有五六十,景哥的安全倒是没问题了。
“要不,你和我一起去庄子上住几天?”陈玉珂漫不经心的又从旁边的屉子里抽出一本新的画册子,“最近的人也不知道怎么的了,这话本子越来越不好看了。”
陈海云丧气,她就知道不可能,不过她也只是说说而已,毕竟就阿妹这个身体还是要考虑的,见她如此,没好气地道,“这些话本子说是骗骗闺中小娘子,还是那种小门小户的小娘子还好,都是一些穷书生写的不知所谓的话语。大户人家的小娘子一看就知道里面写的不对,完全不合实情。你现在都可以做人阿奶了,怎么还在看这些,连风花雪月都说不上的玩意儿?没得以后让明哥儿媳妇笑话。”
“以后别一起住,不就行了?”陈玉珂怼了一句,“难道她还能管到我屋子里来?好歹也是人家婆婆了。”
一想到自己四十余岁就做婆婆,有孙子孙女,就算是陈玉珂也表示一时会有点难接受。
陈海云凉凉地看了她一眼,没接这话,这个阿妹经常说些不着调的话,这些年倒是少了,可是在家人面前倒是越来越随意了。
两人其实只是无聊的话赶话说几句而已,等到张玉景和桂伯舟两人商议出来吃过晚饭后,陈玉珂还是让人收拾了半马车的吃的及急用药给她带回去,还塞了一沓票子。
张家那边一大家子,就算张首辅去了,还是没有分家,二姐虽然不介意,可是总不如自己手中有日子过得舒服些。
桂伯舟瞥了一眼床上乱七八糟的话本子,“怎么?最近买的不喜欢看?那让鹤叔的那个孙子再去买几十本回来。要不,让识字的小丫头去买也行。”
托着下巴思索了一会儿,陈玉珂耸耸肩道,“只能这样了,我倒是想自己去了……”如果早知道要穿越这种事,她一定烧香拜佛求一个男儿身!买话本子都能不带脸红的。
桂伯舟连额角的青筋都没挑动一下,笑着看着谢安澜,“如果不是太忙,我倒是可以再给你写两本。”
这种事,外放的时候,桂伯舟为了讨好陈玉珂,倒真的有写过。只不过那都是多少年前的事了。
陈玉珂一听,纳闷的心情顿时就好了起来,眉眼一动,莞尔一笑,“要不我试试,然后劳烦尚书大人给我题字?”
“咦?”桂伯舟有些惊讶,很快明白过来挑眉道,“你还想印书出售?”
“不可以?”
“倒不是不可以,只是题字就免了。”
桂伯舟摇了摇头,雁过留痕,真的被人查出来了,有他题字和没他题字的区别还是很大的。
对上桂伯舟的目光,陈玉珂轻哼一声,“就算查出来,也不过一处香艳之事罢了。”
桂伯舟瞪了她半晌,终于还是深吸了一口气,拂袖而去。
陈玉珂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门口,挑了下秀眉若有所思。半响,笑了起来,这是同意的意思了。其实她早就想自己操刀了,可是写字手真累。
门外站着伺候的婆子见惯不怪,示意满脸惊讶的新来的丫头好好听令,她亲自去找笔墨纸砚。
户部。
众人埋首于各自的案几前,手底忙碌不停。桂伯舟命贾少白拿来近期朝廷各样开支用度帑簿,待一一细看了,方询问起府库给水利这一项能留出多少。
贾少白一时作难,“上回下官提的开渠一事已经着手进行……”
“我明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尽力而为吧。”
桂伯舟皱眉,“原来负责水利的那些人玩忽职守,理应罚俸,你看着定个数,另外,此次石头灌水,商船损失严重,可适当减免商税,不要把人逼得太紧了。”
贾少白点头,“这个下官心里有数,待张大人拿出方案来,下官再细算这笔账。”说罢又把一沓账册搬出,“之前的那些人家资已全部查清,这里头包括田产、庄园、所占各处山泽湖泊,另有僮客奴婢等,还请大人过目。”
“这些不易查,动了别人的命根子岂能轻易脱身,你我心知肚明。这些日子除了上朝,你尽量少出门。”桂伯舟看了一眼眼底青黑的贾少白,缓缓打开账册道,“贾大人果然能干,时日如此简单,就能理出这些来,难能可贵啊!”
“大人谬赞,下官只是尽本职罢了,不敢当。”贾少白对于桂伯舟的话并不当真,不过场面的套话罢了,只是这样的套话也的确听着心里舒服,不枉他这几日几乎不眠不休的忙活。
“你先下去吧!”
“喏!”
桂伯舟挑眉,听出贾少白的不以为意,他也不在乎。
等张玉景拿着一沓册子过来了,他放下手中的册子,却是不急着看了,“如何?已经有思路了?”
“子美,你先看看,如果没甚么事,我今天下午就离京。这事得越快越好,否则受灾的百姓就更多了。一旦人都往北走,到时候就难以控制了。”张玉景颔首,“另外,近日从别处转运过来的公粮,户部得留心了,我那边的事不是一天两天能解决的。赈灾粮这一块千万别再出岔子,否则就算以工代赈,也不能全解决问题。”
桂伯舟明白,中思忖片刻,“这次赈灾,澜沧江一带力所不逮,只能从常州调运粮食应付当下。此事,容王已经上折子,你只要做好水利那块即可。”
“喏!”张玉景不禁略略看了看他,心底蹊跷,也不好多问。回京几年,京中这些错综复杂的关系,阿爷早已和他交代过,如果连阿爷都不知道的,那他也真的是不知道了,倒是这个妹夫手眼竟然通天,有些事甚至比皇爷还早知道一步。
翌日,往常只有祭祀之日才出现的荣亲王轩辕荣居然早早站在大殿外等候上朝,朝中大臣莫不变色。
待到上朝,朝中众人三言两语将今日之事禀报完毕,效率较往常十余倍,总有一种风雨欲来之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