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五十一、兄弟 你还不知道陛下后来的旨…… - 锦堂春 - 乌龙雪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都市言情 > 锦堂春 >

第51章 五十一、兄弟 你还不知道陛下后来的旨……

五十一、

萧缙这话一问,玲珑先惊异转身:“王爷,这是什么事?您怎么不提前与我商量呢?”

“今日在朝上提起的。”萧缙和声解释道,“最近在议论整顿军备,西南、北地与江淮三地驻军整顿换防之事,其中又以西南粮道最为混乱。我请求增设粮道督办之职已久,今日陛下刚刚许可。”

先前谢家未曾夺爵的时候,谢长垣就曾领过外任,在西南任上两年。这几年行商之间也有不少走动,要说熟悉还是熟悉的。

“西南之地,我确实略有所知。”听闻或有重归仕途之机,谢长垣并无喜色,面上全是郑重,“但军需粮草之事,却不曾接触过,会不会难当重任?”

萧缙示意琥珀等人将奉茶的茶盏收了,便再次亲自引路,请谢长垣到书房去说话:“小婿看过岳父先前职任的卷宗与考评,也听说了岳父在外行商的口碑,此事并非因着玲珑,而是确信岳父正是最合适的人选。咱们到书房详谈可好?”

玲珑有些挂心,也想跟着进去,毕竟以前萧缙与唐宣或卫锋等人议事,她也有不少旁听的时候。

但沈菀却是不问政事的,一把拉住了玲珑:“让王爷与你父亲去说话罢,我还有话问你。”

玲珑有点不甘,忍不住又看了一眼萧缙。

萧缙不由笑了笑:“晚上我再给你讲就是了。”

玲珑这才跟着沈菀走了。

二人分开之后,书房里当然就全然正经地说起了政事,沈菀则半是欣慰,半是笑话地叮嘱玲珑,再怎么与萧缙恩爱,还是要有些分寸。

再多说一会儿闲话,话题不知不觉就又带到了沈老太太的身体,以及沈安身上。

沈菀有些叹息:“如今看你与王爷这样好,母亲倒也放心。看罢,安哥儿要是回江州多读几年书也好,再下科场也稳当些,就是婚事不好说了。”

说到沈安,玲珑心里其实滋味也有点复杂。这几日里她已经开始零零碎碎有些关于沈安的旧梦出现在脑海里,包括前世与沈安的婚事。

“安哥儿好好读书就是了,婚事有什么可着急的。”她垂了目光,将前世回忆里翻起的淡淡心绪掩了下去,“二舅母又不是没有家底,江州也不是没有好人家的姑娘。”

提到二舅母,也就是沈安的母亲,沈菀不由叹了口气:“安哥儿其实还是挺好的,就是……哎,没事。看他自己的造化罢。”

玲珑直接换了话题,直接与沈菀商议起有关分家买院子的事情。今日萧缙在谢老太爷面前放的话已经很明白了,分家的事情应该能定下。

但若是父亲谢长垣真的接了西南粮道的职任,那母亲其实跟着去才是正理,在京城置产的事情就又是另一番考虑了。

母女商议了一时,又说了些家宅闲话,便见萧缙与谢长垣从书房里出来。

萧缙神色一如先前,谢长垣却很有些兴奋的样子,大约是在这西南粮道事上激起了雄心壮志,还随手拍了拍萧缙的肩膀:“以后玲珑就交给你了。”

沈菀一惊,立时去瞪谢长垣,心道怎么丈夫这么快就忘形失礼了。

玲珑看着却是好笑,但当着父母倒也不好与他太多眉来眼去,还是晚上回房之后才去问萧缙:“你与我爹是怎么说的?怎么几盏茶的功夫,他就松快下来了。”

萧缙斜倚在暖阁的小榻上,托着头看玲珑在拆簪环与发髻:“做女婿的哄岳父,能有多为难呢。天下最难哄的还是你。”

一边说,一边轻轻地去勾玲珑的衣带。

玲珑将手里的簪环都拢了,又想了想,转过身来正对着萧缙:“你是不是故意叫他们离开京城的?”

萧缙见她面上带了一点认真,自己那不正经的笑意也多少收了几分,但还是先拍了拍自己身前,叫玲珑坐到怀里,才叹了口气:“一半一半。今日朝上,安国公上了一本,跟我印象里前世不一样,有些事情的变化,或许会提早。”

玲珑靠在他胸前,手指尖随意拨弄着衣带:“世事变化总是这样的,咱们变了做法,人家当然也会跟着变。”

“前世的广平十年,西南与西北都有战事。不是太大,但后方粮草军马供给都出了问题。”萧缙回忆往事,越发叹息,“我记得那时候你在江州?也不知道有没有留意这些。”

“有的。”玲珑闭了眼睛,“那时候,沈安还是会拿邸报回家。我会看看,你有没有奉旨出征。”

萧缙抚了抚玲珑的手臂,又继续道:“那时我太执拗,与皇兄一味争执不休,亲痛仇快,现在想想,难怪后来会走到那一步。”

“王爷那是赤子之心,最是可贵的。”玲珑听着他声音里既是回想往事的感慨,也有几分因着先前兄弟反目沉痛,心里也有些酸楚,主动抬头去亲亲他的脸颊,“其实皇上后来也是想明白了的。”

萧缙苦笑着摇摇头:“他哪里明白。陛下十四岁为储君,又做了十年天子,如何懂得我这等带兵之臣的想法。不过那毕竟是从前的事,不提也罢。”

说着,也低头去亲亲玲珑的额角:“西南粮道确实需要未雨绸缪。岳父正是适合之人,且带着岳母过去,若是将来京中局势紧张,也能避开,免得你我分心。”

再顿一顿,他将玲珑又抱得紧了些,埋头在她肩颈之间,声音越发低沉下去:“即便咱们殚精竭虑,到底天心难测,倘若陛下还是容不得我……”

玲珑让他抱了一会儿,忽然想起一事:“说起来――你还不知道陛下后来的旨意?”

“什么后来的旨意?”萧缙没有松开手,再次淡淡苦笑了一声,“你是说,前世里我死之后,他们将你接回京城,又给我追赠了个好谥号么?”

“靖成。”玲珑舒了一口气,轻轻去推他先放开手,坐直了彼此相对,“前世里,你知道为什么会有刺客追杀到北地吗?”

“慈懿殿想斩草除根罢。”萧缙一哂,“其实那时已经多余,陛下已经――”

“当时陛下已经拟诏,要传位给你。”玲珑打断了萧缙的话,“这是我到了京城才知道的。慈懿殿之所以急着刺杀,就是因为陛下已经宣了阁臣拟诏。只是到底让慈懿殿抢先了一步。”

萧缙不由全然怔住。

前世的风波重重,今生的思虑种种,一时全上了心头。

仁宗并不是一个特别优秀的帝王,当年还做皇子的时候,萧缙就不止一次听到过先帝或是书房的老师称赞自己聪明,比二哥小时候强得多。

当时萧缙年纪小,并没觉得什么,小孩子得到夸奖只是单纯的高兴又得意。

尤其是仁宗十四岁时就立了储君,东宫之位早已经定下,萧缙自己心里,只想着将来要好好辅佐兄长。

可现在回头看去,若站在仁宗自己的立场上,生母已故,嫡母高太后计谋深远,手段狠辣,自身才华连年幼的七弟都不如,这条帝王之路又是走得多么心惊。

等到皇嗣夭折,他自己也龙体欠安,再面对身强体健,文武双全,军功卓著的弟弟,怎么能不生疑心。

这些事情,先前萧缙也想得明白。所以纵然重生之后会担心君心难测,却也不算太过怨怼君上。

但此刻,听玲珑说到了前世兄长拟诏传位。

他咬牙忍了又忍,仍旧心怀激荡。索性起身:“你陪我出去走一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