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小麦,你有没有意……
这个冬天很冷,但比起刚穿到这里的那时候,苏小麦现在已经鸟枪换炮,升级了所有装备。
在冬天到来前,她和小东从供销社裁了布,买了棉花,拜托春二婶给做了两套新棉花棉袄和棉裤。
机械厂小小的宿舍里,也放上了煤炉,接上了烟囱,炉膛里放上了红薯,不一会儿就烤的满屋子都是甜甜的香味。
小东越来越像个小大人儿,写完一页题目就从椅子上爬下来,跑到煤炉前把红薯翻个个儿,让它继续烤着,才跑回去接着算题目。
苏小麦没注意到这些,她正捧着一本书,就地坐在小草垫子上,认真地看着书。
这本书名叫《机械设计手册》,是从梁源那里借过来的,在这时代算是极先进的机械专业工具书了。在这里面,她能找到目前华国内接触到的所有机械类型。
这书对于任何一个外行人来说,都是晦涩难懂的。
但在苏小麦这里,她的难点在于如何将自己接触过先进技术的思维和书上这些现有技术相结合,以发挥自己的作用。
她看得入神,连有人敲门都没听到。
还是小东站起来,跑过去打开门。
“刘老师。”
来的人是钟主任的老婆刘素云,她在厂子宣传办工作,偶尔去学校带一节宣传课,院里小孩儿都叫她刘老师。
刘素云摸了摸小东的脑袋:“小东在家写作业呢?乖,你姐呢?”
小东让过门口让刘老师进来,点点小脑袋,说:“我姐在里面看书。”
苏小麦这时候也回过神来,她连忙站起来,把书放到书桌上:“嫂子,您来了。”
刘素云家里两个儿子,正是淘气的时候,就喜欢苏小麦和小东这样文静上进的孩子。
“老家里送来了点自留地里种的白菜,我给你们带两颗过来。”她把白菜放到桌子上,往四周看看。
比起刚搬进来的时候,这屋子里添置了不少东西,但苏小麦归置的好,一点都不显得挤。她扭头看到苏小麦放到一边的书,看清上面的字后,更加觉得自己来着一趟没错。
苏小东从煤炉炉膛里掏出来两块红薯,递给了刘老师一个。想了想,又把其中一块剥干净皮,递给苏小麦,而后才又去拿了一块自己吃。
刘素云坐在椅子上,跟苏小麦说起了正事儿。
“小麦,你有没有意向再进修一下?”这才是她今天来的主要目的。
机械厂每年都有大学进修名额,这些名额数量稀少,且出来就是名正言顺的大学生了,每年都会被人抢破头。
今年这时候还不到公布名额的时候,刘素云就先来问苏小麦了。
苏小麦闻言动作顿住,她没想到这种好事能轮到自己头上来。
她当然是想着上大学的,毕竟学校可是能接触研究领域知识的最方便合理的渠道。
从刘师傅哪里借来的那些书,她也一直有看,目的也是想好好温习,去参加未来会恢复的高考。
只是这时间到底有些远。
她打起精神来,毫不犹豫:“嫂子,我一直有这个愿望。”她说:“我从小就喜欢学习,可惜家庭没有这种条件,没能好好上学一直是我的遗憾。”
刘素云点点头,丝毫不怀疑她的话。这丫头努力得很,无论去哪里,手里都捧着本书,连下班回家都捧着这老厚的书本在啃。
“小麦丫头,你放心,嫂子知道你的,你要不爱学习,这全厂子里都没有爱学习的人了。”
她得到苏小麦的准话儿,又说:“这名额没问题,你要想去,厂子里肯定会给你争取道名额的。只是……”
苏小麦听她继续说:“你要去进修了,厂子这边的事儿毕竟也不能完全放下。厂里是这么打算的,这边的职位还给你留着,但你也要负责一部分的工作。”
“只是,这工资标准可能会不如现在了。”
这也是刘素云最大的顾虑。
他们机械厂作为省里都出名的单位,福利待遇也是一等一的。以往也有过这种情况,但有的人就舍不得这一点儿工资,放弃了这么好的机会。
苏小麦的家庭情况刘素云也是了解的,他们姐弟俩没有其他的收入来源,如果选择了学习,他们的生活水平将会降低一大截。
“这当然不是问题。”苏小麦说。
其实,上学期间仍然可以在工厂兼职对她来说已经是惊喜了。
毕竟,如果考大学的话,她最好的结果也是停薪留职而已。
她认真地跟刘素云说:“嫂子,厂里肯给我这个机会我已经很感激了,工资的问题我完全可以克服。”她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毕竟我也是从村里过来的,也不是受不了苦的人。”
“诶!嫂子就知道你是个上进的孩子!”刘素云说:“那这件事儿就这么定了,这个名额是组织讨论过决定给你的,我来就是跟你确认下你这边有没有意见。”
她说完事儿就很快离开了,而苏小麦站在屋子里,消化着这突如其来的好消息。
小东在一旁坐着,竖着耳朵听完了全程。
他把手里的红薯吃完,又捧着脸问苏小麦:“姐姐,你也要上学啦?”
上学很有意思,可以跟老师学唱歌,还可以跟小伙伴一起玩耍。最关键的是,他能学到很多东西,长成厉害的人,将来照顾姐姐。
苏小麦点点头:“对啊,姐姐也要上学啦。”
小东眼睛亮晶晶的,突然一声不吭跑到他的书桌去,然后哗啦哗啦一阵响,再回来的时候他抱着他的小书包:“姐,这个书包送给你,你上学的时候背。”
书包是苏小麦第一次发工资的时候从百货商店买来送给他的,是当下最流行的,上面写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四个字,书包扣还是黄铜的。
小东非常喜欢这个书包,也用得很珍惜――到现在黄铜书包扣都是亮晶晶的。
苏小麦虽然用不上这幼稚的小书包,但心里还是十分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