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只希望他平安。
大院儿里的银杏叶绿了又黄,秋天也很快就到了。
去上学的日子近在眼前,苏小麦也考虑其小东的安置问题了。
大学就在省城,坐车三四个小时的车程,但她最多也只能两周回来一次。小东还小,一个人在家里她是不放心的。
但托人照顾的人选,比起苏大哥一家,反而是隔壁独居的张阿姨更合适。
在决定之前,苏小麦认真地和小东谈过一次话。
她坐在桌子旁,小东就坐在她对面。
“小东,姐九月份要去上大学了。”她说。
隔壁大嫂过来的时候小东也在,他知道这件事,还为姐姐感到高兴:“姐,上学好,能有很多新朋友,还能学知识,长大变得很厉害!”
他眼睛亮晶晶的,满是信赖,显然将苏小麦过去教给他的每一句话都放在心上。
苏小麦摸了摸他的头发,说:“小东说的对。”
她想了想,还是将小东当成一个大人来对话:“上大学后,姐就不能每天都会来了,可能两个星期才能放一次假。”
苏小东愣了一下,他从小到大没有和姐姐分开过,突然听到姐姐这么说,面上不可避免地出现委屈的神色。
“两个星期才回来一次吗?”他要是想姐姐怎么办?
可是他知道上学是好事情,也知道姐姐多重视这个机会,每天在家里都捧着书看。
从小懂事的小东很快就回过神来,他眼泪汪汪,但却笑着对姐姐说:“姐,小东不怕,小东长大了,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的。”
苏小麦见他这懂事的模样,心里更是酸楚。
她搂住小东,说:“小东真懂事。你放心,姐放假还回来,在学校也会给你打电话的。”
她说起了正事儿:“小东,姐上学之后,会拜托人照顾你。把你放到大哥家里我不太放心,我想的是跟隔壁的刘老师说一下,就拜托张阿姨照顾你,你觉得怎么样?”
张阿姨就住在隔壁,她无儿无女,老伴儿前些年也去世了,她退休后就在自家小院儿里养养花草鸡鸭。
苏小麦家的胖兔子也是寄养在张阿姨家里的,小东每天都要带着菜叶去喂。
张阿姨年纪大了,也喜欢小朋友,每次小东去了都给他拿些瓜子糖的,对他很好。
因此前几天,在苏小麦表现出这个意思的时候,张阿姨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小东还含着两包泪,为姐姐即将离开而感到委屈。
苏小麦却以为他不乐意,犹豫了一下,问:“还是你想去大哥家里?”虽然刘老太和苏大嫂不是什么好相处的,但她多往家里放点钱,再拜托苏三伯和三伯娘照看下,也不是不可以。
苏小东闻言把头摇成了拨浪鼓:“不用,我在张阿姨这里。村里太远,上学不方便。”而且他不喜欢大嫂和刘老太。
“那就好,在这里钟主任还能帮着照看,我也放心。”
苏小东眨巴眨巴眼睛,把两泡泪水擦干净,重新变成了苏小麦的小尾巴,只要她一下班,就跟在她身后粘着。
……
大院儿里的银杏树叶子绿了又黄,去报道的日子也就在眼前了。
苏小麦坐在书桌前,把铁皮盒里的信都翻了出来。
信封立起来成厚厚的一打,没想到不知不觉间竟然写了这么多封信。
而最近的一封信已经是六个月前的了。
她托着腮,看着信封上的字发呆。
虽说江小川提前跟她说过,会封闭训练一段时间,可他没说会持续这么久。
她一封封信寄过去,像是石沉大海一般,心里也愈发挂念起来。
那些信,她读了又读,珍而重之地放到铁皮盒子里。
一同放到铁皮盒子里的,还有一片片银杏叶子。
每当想念江小川的时候,她就捡起一片叶子放进去。如今这叶子已经快要和信封一样厚了。
苏小麦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只希望他真的是在训练,无法联系到外界。
只希望他平安。
……
“撤!”
江小川吼了一声,于丛林中快速穿行过去,脸上的迷彩混着汗水落下,流进眼睛里刺得生疼。
但他却连抬手擦汗的时间都没有。
三个月前,他随着刘队长一通来到边境驻守。
这里的摩擦一直存在,但真正出现冲突,是在他们调队过来一星期之前。
事态严重,在过来这里的大巴车上,刘队长跟他们讲了清楚。
而在那辆车上,他也写了一封收件人是麦芽儿的信――这封信在他的贴近胸口的兜兜里,同那张照片放在一起。
但他希望那封信永远不要被寄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