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因为在半道停了一天巡视平县,原本三日的水路行了四日半,终于才在东莱的码头,靠了岸。
沈瑶在船上待了这些天,的确有些乏闷了,下了船双脚着了地,才有了一种真实感。东莱很大,比豫州大得多,自然也繁华些。呼吸着新鲜的山城空气,没了船上的潮湿,她感觉到无比的舒适。
夜鹰上前来传话:“主子说和在豫州的时候一样,让马车先送郡主到安置的宅子里休息,晚些主子再过去。”
沈瑶点点头,反正尚唯一定会提前把所有的事都安排好,她并不需要操心什么。带着阿杏,坐上了马车,便晃晃悠悠的穿过街市往宅子去了。
这个场景让沈瑶回忆起刚刚进京时,也是同阿杏一起下了船,坐在马车上。那时候,她还沉浸在前世的痛苦中,路过将军府也只能远远的看两眼。可现在,她同他一起去了豫州,又到了东莱,再无误会和羁绊,沈瑶心里的喜悦和甜蜜,都要溢了出来。
马车转过两条巷子,沈瑶掀起帘子,看见东莱的集市的确比豫州热闹许多。她一时起了兴,便让车夫停了下来。
马车靠边停,沈瑶便和阿杏一同下了车。
“我去买点东西,你在原地等我们。”沈瑶对车夫吩咐道。
“小姐想买什么?”言言
沈瑶超阿杏眨眨眼,“我方才看见有一家卖荷叶鸡和糯米糕的,想买来尝尝。”
原来是为了好吃的,阿杏也弯了弯眼,在船上的几日里,上顿下顿全是鱼,直叫人腻了。
卖荷叶鸡的摊前没多少人,现在的百姓大多穷苦,吃不起鸡鸭鱼肉,沈瑶过去指着锅里热气腾腾的荷叶鸡问道:“怎么卖?”
那摊主是个老实巴交的农民汉,见沈瑶一副贵人气派,忙积极的道:“二十文一只。”
二十文?!沈瑶同阿杏又惊呆了。
那农民汉子看出了他们的疑惑,解释道:“世道不行,家里的鸡还要吃米,养不活了。不过我的鸡绝没有问题,不会是病鸡才卖这个价格。”
沈瑶点点头,她能判断出这家的荷叶鸡无论是原材料还是手艺都是上乘的,所以才会被吸引过来,她指了指:“这些我都要了,帮我包起来。”
那农民一时喜出望外:“诶,好的。”
阿杏也高兴,今晚可有口福了。沈瑶正在给那人掏钱,忽的就被隔壁卖糯米糕摊子的一阵吵闹给吸引了。
那糯米糕摊主也是个农民汉,只是看上去较为凶悍,此时正在驱赶旁边一个面黄肌瘦的小男孩,“去去去,小屁孩,别在这挡着我做生意!”
那小男孩却不让,一动不动的盯着那白白的糯米糕,怯生生的道:“我婆婆病了,我想跟你换糯米糕,用这个。”说着那小男孩从怀里掏出来一块石头,那摊主见了,气不打一处来:“你糊弄谁呢小屁孩!拿一个破石头来跟我换?!”
“我婆婆说,里面有宝物!”
“一块破石头,能有什么宝物!再不走我可赶人了!”那摊主凶神恶煞,就要上前。
“住手!”沈瑶喝住了那摊主,快步上前:“你要干什么?莫不是还想欺负一个小孩?”
那摊主一见沈瑶看上去像是个贵人,忙赔笑道:“您也见了,这小孩拿一块石头换我糯米糕,我只是不想让他挡着我做生意,哪能真的跟他动手呢。”
沈瑶不理会他,转身看了看一旁的小男孩,蹲下对他道:“小孩,你方才说你婆婆病了,所以出来给她换些吃的?”
那小男孩点点头。
“能否让我瞧瞧你的石头?”
小男孩将石头递给沈瑶,沈瑶接过,仔细看了看,摸了摸,笑了,又还给了他,对他小声道:“你婆婆说的没错,里面有宝物,用来换一块糯米糕,不值得。”
“可我婆婆病了,家里两天没有吃过东西了。”
沈瑶一听,眼里闪过一丝心疼,站起身来,对那摊主道:“你今日的糯米糕,我全包了,你现在就给我打包吧。”说着朝那摊主给了两块碎银。
那摊主自然也是喜出望外,立刻手脚麻利的把所有的糯米糕全部打包好。
阿杏接了过来,沈瑶取出了其中的一半递给小男孩,又取出了两只荷叶鸡,“这些,你能拿回去吗?”
那小男孩点点头,又摇摇头:“我婆婆说,不能白拿人家的东西。”
沈瑶被他逗笑:“那这些你不要了?”
小男孩看着糯米糕和荷叶鸡想了想,又从怀里取出方才那个石头,递给她:“我跟你换,这样就不算白要了。”
沈瑶接过那块石头,又掂了掂,眼珠转了转:“也行,那你把这些都接着。”
见她答应,那男孩才终于接过了这些东西,转身就要走。
“等等。”沈瑶叫住他。
男孩回头,沈瑶走过去,又蹲在他面前,帮他理了理袖口,“你衣服破了,回去让你婆婆给你补补。”说这话的时候,那块石头又原封不动的躺回了男孩的衣兜,小男孩浑身不知,只乖巧的点点头,这才又拿着东西,飞快的回去了。
阿杏在旁边自然是看得清楚的,上前小声问道:“小姐,他那是个什么石头?”
沈瑶笑了笑:“先把东西拿上,回马车上说。”
回了马车,沈瑶才告诉他,方才那块石头是一块玉石毛料,沈瑶小时候见过玉石匠人切石,看着是石头,切开了里面往往是价值连城的珠宝。
阿杏恍然大悟,“所以小姐才又还了回去,还顺便给了他几块碎银?”
沈瑶点点头:“瞧着多可怜呐,不过是个八九岁的孩子罢了。”
阿杏也起了恻隐之心:“是啊,现在这世道...哎...”
...
马车又接连拐过两条巷子,这才到了尚唯此番在东莱安排的宅院。
沈瑶和阿杏下了马车,此处宅院还是同豫州时候一样,一样的在背巷,所以安静。只是要大上许多,里外三层院落,沈瑶进了最里面的一院子,庭院里还栽种了许多的栀子花,只是这个时节没有开罢了。
沈瑶欢喜这里,院里还有一座假山,一座鱼塘,她有时候是真的纳闷,尚唯究竟是何时把生活中这些细枝末节的小事全部安排的妥妥当当的,只让她以为,此番出来,是为了度假。
这院里的管事嬷嬷迎着沈瑶回了房,“姑娘可要备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