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宴席散,沈瑶临走前还对钟楚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到镇安王做客。钟楚笑着应下了,沈瑶这才和镇安王和沈拓一起回到了镇安王府。
看着这个熟悉又陌生的府邸,沈瑶突然生出了想去将军府看看的念头。
从尚唯领巡视黄河之命,已经大半年的功夫,都没有去将军府了。也不知,那里的花草树木,是否还有人照看。
“砰!”沈拓一进屋子,就狠狠的朝桌子上砸了一拳。
“你何苦对着桌子撒气。”沈瑶走了进来。
“我就是看不惯那个皇帝!他哪里有皇帝的德行?一回京城我就憋屈,还不如让我去打仗,逍遥自在些!”沈拓怒气冲冲,看出来是真的憋屈。
“好了拓儿。”镇安王摇着轮椅进来了。
“瑶儿去把门关上,爹有话同你们说。”
沈瑶起身,关上了房门。
“拓儿,瑶儿,此番征战,为父看到了你们的坚韧,为父知道你们已经长大,不需要在为父的羽翼下成长,接下来说的话为父希望你们记住。”
沈拓和沈瑶面色严肃,不知镇安王要同他们说什么。
“多年前,尚家同我们家交好,这你们也知道,却不曾想,一朝出征,竟被当年的胡人和横练门联手设计,导致尚家几乎满门被灭,独独留下了尚唯那孩子。此番征战,我也看出来了,这孩子心性端正,德才兼备,是个好苗子。瑶儿,将你托付给他,爹很放心。”
“爹,您干嘛突然说这个......”
“如今天下你们也都看到了,皇上的确不算合格,从先帝开始,大英就在走下坡路了。为父已经收到了云中王的密信,他将当年之事,也说了一些于我。当时你们还小,当年的太子殿下被恶人陷害,留了一个孩子,此刻正寄养在云中王膝下。我听尚唯那孩子的意思也是预备将他栽培成新帝。”
这些沈瑶早已知情,沈拓却不知,此刻听说既震惊又钦佩。
“那爹的意思是?”
镇安王严肃道:“为父已经答应云中王,会帮助他们。”
“太好了!”沈拓激动的挥了一拳。“这天下满目疮痍,是时候江山易主,好生休整一番了!”
“为父今日郑重跟你们说这些,是因为此事过于危险,若有失策便是诛九族的罪过,从前你们还小,我也一直放心不下,但如今――”
“爹您放心,我们都已经大了,如今天下这般,我们也实在不愿看着大英继续堕落下去。”
镇安王点了点头:“拓儿已承袭王位,瑶儿我也很放心,你们都是好孩子。既然如此,那最近这些日子一定要小心谨慎,提防某些暗中的视线。”
......
从镇安王房中出来后,明明是即将赴险,沈瑶却莫名的心安,因为她知道,一切都已有了定数,若是尚唯在此就好了,她会更加心安。
云南。
云中王已经接到了尚唯的信,长舒一口气,站了起身,眼神清明。
“来人,吩咐下去,本王预备回京了。”
云中王府从先帝驾崩便到了云南,已经有快十年光景未曾回京了,这一声令下,府中所有的下人们忙前忙后,皆在为回京做着准备。
刘琮这大半年在云中王的悉心教导下,成长了不少,临出发前,云中王到底还是将他的身世告诉了他。
那一晚,刘琮仿佛成长了许多。
京城表面看起来风平浪静,底下却暗潮汹涌,各方各派的势力都知道,京城即将迎来腥风血雨,此刻不过是暴风雨前的平静罢了。
尚唯接到回信后,终于从北境动了身,他的出发,预示着真正举兵朝京城进发,可是这从北境到京城一路上的地方军,竟然无一人出面阻拦。
又过七八日的功夫,已到了清明时节,京城连着阴雨天气,让人烦闷不已。
是夜,皇宫内静谧无比,英成帝这几日头疾发作,宫里所有伺候的太监和宫女走路做事声音极小,唯恐发出吵闹的声音,扰了这位皇上。
黄元定端了汤药过来。
“皇上,这是安神汤,您喝了就歇了吧。”
英成帝单手扶额,入睡前必须喝安神汤才能入睡已经成了他的习惯,饮毕,这才上了龙塌。
黄元定将层层纱幔放下,便吹了烛火,退了下去。
英成帝好像进入了一个似醒非醒的状态,朦胧中,他好像感觉有个人进入了内殿,走到他的床边,他想喊人,却发不出声音。
“!”猛地强迫自己睁开了眼,身上的衣衫已全部湿透,殿内空荡荡的,并没有他人。
“来人,掌灯。”看来是梦魇了。
灯很快便亮了起来。
“楞在那里干什么,过来伺候朕换衣。”灯下立了个人影,像个木桩子。
英成帝终于察觉到了不对:“你是何人?!”
那人影终于缓缓的动了,朝他走了过来。待人走近,英成帝借着烛火,终于才看清了他的脸。
“云中王?!”英成帝的声音有一些不可置信。
萧`快马加鞭的从云南赶了回来,此刻的确站在了他面前。
“不错,是我。”
“放肆!云中王,你竟然敢擅自回京,还在这深更半夜潜入朕的寝宫,你疯了吗?!”萧英臻显然有些难以置信。
但他对面的人仿佛什么都没有听见,片刻,从怀中掏出一卷锦帛扔在他的面前。
“我说,你写。或者我替你写好,你盖印也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