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水
汽水
大学,春末夏初,友人们准备一场去往青岛的五天四晚的旅行。
他们叫上宁漪的时候,最开始宁漪很犹豫,没有立即答应下来。
在来青山读大学之前,宁漪从没出过泊舟岛,从没出过远门。走得最远的距离,就是从老家小镇到泊舟岛市区。
从来没有旅行过,不知道旅行到底是什么一种流程。
最关键的,是没有钱。
宁漪下意识地想找借口拒绝,说要准备竞赛没时间,或者要准备英语考级没时间,这些借口都应该能用。
正在选择用哪个借口,伊婧涵挽着宁漪的手臂,轻轻晃动,“宁宁,我想和你一起嘛。”
惯会撒娇,伊婧涵缠了宁漪好一阵。软糯的声音配上娇俏的长相,像一只金渐层猫咪,叫人难以拒绝。
赖至廷站在一旁,似乎也在等待着宁漪的回答。
鬼使神差的,宁漪应了一声,“嗯。”
不是穷游。这群人出门旅行,强调保质保量。坐的是飞机,住的是万豪,出行不是公交地铁而是租车,落地自驾游。
度假似的旅行,很享受,也很费钱。
推选了伊婧涵当管家,所有人把钱交到伊婧涵那里统一保管,旅行中的一切费用由伊婧涵统一支付。
按预算,每个人要先交七千,作为旅行的公共基金。之后遇到新情况,再进行多退少补。
七千。对宁漪而言,简直是个天文数字。
其实上大学以来,为了不找家里要钱,宁漪一直在想办法赚钱存钱,有一笔存款。但偏偏交了学费和生活费,前几天还交了学驾照的钱,一下子把存款全花完了,变成了穷光蛋。
旅游基金,宁漪是不可能找父母要的,不愿意对他们开口,他们估计也拿不出来。宁漪也不可能找梁嘉借,梁嘉是花钱大手大脚的人,有多少花多少,还经常把钱花成负数。
思来想去,能借钱的渠道,只有网贷。
正规渠道的小额网贷,这是宁漪能接受的底线。
借了五千块钱,加上手头上之前积攒的两千,刚好能交旅行基金。
宁漪私下找到伊婧涵,准备交钱。
伊婧涵反倒疑惑,“赖至廷不是已经把你那份交了嘛?”
没听他说过。宁漪想了想,决定去找赖至廷。
一定要把钱还给他。
和赖至廷在一起,是因为喜欢他这个人,而不是因为想要花他的钱。平时的一杯奶茶一个面包,金额小,互相之间不用计较那么多。但这次涉及机票酒店这类大额开销,必须要算清楚的。
宁漪要自己负担。她不想成为赖至廷的累赘。
至于借的钱,之后再努力还好了。
那次旅行,一切顺利,过得很开心。
中途,宁漪又悄悄借了一千块钱,当作备用。免得临时让交旅行补充基金时,她拿不出手。
逛到特产店,给梁嘉买了些特产。
逛到墨镜店,是女生们一起逛的。宁漪看中一副茶色的墨镜,差点让店员拿出来试戴。瞄一眼标签,惊讶竟然要四位数。第一次知道墨镜原来还有四位数的。难道不应该是二十多块,讲价最后到十几块能买的么。宁漪也才发现赖至廷戴的墨镜居然这么贵。
每个人都在试戴着玩。伊婧涵试了五副,问宁漪,“哪个最好看呀?”
宁漪认真评价,“感觉第三个最适合你。”
“我也觉得。”伊婧涵又热情给宁漪戴上,正是刚才那副茶色墨镜,“你戴也特别好看诶。”
被拉到镜子前照了照。宁漪不敢轻易动弹,怕不小心弄坏了,要赔的。
“还行吧,一般。”宁漪借口摘下墨镜。其实觉得墨镜挺好的。
“那这个呢?”伊婧涵还要给宁漪推荐,“啊,还有上面那个,花瓣形状的耶。”
宁漪耳廓有些红了。试戴一副就已经很不自在了,结果还要试戴这么多副。她承受不住,心里没底。
“我不适合戴墨镜。”宁漪试图阻止伊婧涵,“你试吧,我等你就好。”
伊婧涵晃着镜腿,“我不试啦,我就买这个。”又问宁漪,“你不买一个吗?当作纪念嘛。”
这怎么买得起。宁漪微笑,“不了,没有看见喜欢的。”
装作无聊的样子,宁漪绕柜台简单逛一圈,最后坐到沙发上等其他人,玩手机。实际只是胡乱滑着屏幕,什么也没看进去。
店员热心拿了一瓶定制矿泉水给宁漪,宁漪道谢。玻璃瓶放到茶几上。宁漪其实是口渴的,但不好意思拧开水喝,因为不知道这个水要不要收钱,收多少钱。
熬了半个小时,等到女生们全部买完,才终于熬到走出店铺。
确实是不想再经历一次这样的场景了。
有时候觉得五天很快,有时候觉得五天很慢。旅行真正结束时,宁漪有一种很矛盾的心情。有些舍不得,但同时松了一口气。
回到宿舍,调整了一晚上。接着,宁漪把之后的生活重心,放在还钱上。
要尽可能早地还钱,这样才不会被收更多的利息。
宁漪找了一份兼职,是在一家烤肉店里当服务员,每天晚上都去。烤肉店离学校有一定的距离,坐公交需要半个小时左右,这样可以避免碰到认识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