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9章 - 九零末圆满人生 - 茵陈呀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079章

这就好似是天平两边的秤砣,一边写着“情”,一边写着“理”,叫人掰扯不明白。

陈芳圆进退两难,只好寻求外援。

这个外援就是胡胥文了。打初中那次来参加作文赛,遇见了胡胥文,慌忙之中被陈芳圆顺走了一只木偶后,两人就再也没见过面。

毕竟陈芳圆回到了东阳镇上初中,也没什么机会到市里来。但陈昕超就不一样了,他那次和胡胥文较上劲儿,一个坐地起价,一个趁火打劫,最后以胡胥文弃车保帅结尾。

市区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平时里想找个人是死活看不见,可不想见的人转条街就能碰上,应了不是冤家不聚头这句老话。

那天是周末,陈昕超和同学外出逛街,于是便遇上了胡胥文,倒不是双方认出来的,而是陈昕超的同学认出来的。他同学手一伸,介绍上了,“这是我堂哥的同学,现在是我大哥!”

陈昕超一直以为胡胥文是那种小混子,靠着坑蒙拐骗来赚钱的,但万万没想到,人还是正儿八经的高中生,比他强多了。

从同学的口中,陈昕超大概搞清楚了胡胥文的背景:有个不务正业从不着家的爹,一个心灰意冷改嫁的妈,即便考上了高中,也读不了――没钱。家里还有年迈的爷爷奶奶,和陈昕超差不多大的胡胥文只好离开学校赚钱养家。

同学对胡胥文还挺崇拜的,“我文哥可厉害了,他会修摩托车,会做手工,会做饭,还会电工木工,还会打架!我都是他罩的,我文哥说了,谁要是欺负我,就报他名字,镇不住的话他就来干一架,保管服帖!”

陈昕超听前面那段时确实佩服,但后面那句把他逗笑了,“打架厉害有什么用,又不是靠打架活?”

“我文哥打架也是收钱的,你以为免费?”

“你堂哥不是他同学吗,你的也收钱?”

“一码归一码。”同学又说,“文哥现在还要存钱呢,我听我哥说他现在休学了,要是存够了钱可能还是会回去读书的,要是没钱那就不好说了。不过我没问,这些你也不许问啊!当着别人面问这些好尴尬的……”

陈昕超嗤了一声,“我跟他又不熟,问这些干嘛。”但心里却有点后悔了,别人辛辛苦苦考了高中,却因为没钱而辍学,而自己有爹疼有娘爱,却只能上技校混日子。一对比,差距的羞耻感让陈昕超无地自容,还有点后悔的是那天顺手牵了他一只玩偶。

旁边的同学还在嘀咕,“不过要是我,我肯定不会上学的,我最讨厌上学了,一点儿自由都没有,每天起早贪黑跟念经似的……”

之后又一起吃了几次饭,一来二去陈昕超和胡胥文也混成了半个兄弟,陈昕超一直想把那五块钱还给胡胥文,但又担心扎了对方的自尊心,毕竟当初还闹了个不快……

后来陈芳圆来上高中,陈昕超带着她妹在市里熟悉环境时,也碰上过胡胥文。这会儿的陈芳圆没那么傻了,大大咧咧的把人名字喊出来,她瞎编了个理由糊弄过去后,大家重新认识了一下。

陈芳圆碰上这次的问题,头一个想到的就是胡胥文,就他那在赚钱方面灵光的脑袋,肯定比她主意多。

她回学校后,抽时间让她哥陪着去见了一次胡胥文,对方认真地问了不少问题,关于香菇的生长习性,大棚管理,以及销售方式,最后说过两天给回复。

陈芳圆不担心胡胥文想不出来,只是担心现在两人没那么熟,对方会不会帮这个忙,又或者会不会“尽心”帮这个忙。

毕竟陈昕超和胡胥文关系一般,是朋友的朋友,而现在的陈芳圆是胡胥文朋友的朋友的妹妹,他帮忙是情分,不帮是本分,也大可随便给个点子敷衍一下。

不过半个月后,陈芳圆就为这个念头而感到羞愧了。

她们高中管的比较严,都是半个月放一次假,而且学生也没有手机什么的,现在做不到人手一部,学校也不允许,甚至连听歌的mp3也会被收,等放假时再发放。

平时有需要想给家里打电话,就用学校的电话亭,办张卡或者投币。至于外出,更是没什么机会了,除非拿到班主任的请假条。

班主任的请假条又像第二十二条军规一样,是基本不存在的。因此一旦周日踏进了学校的校门,就等同于踏进了监狱,非得等半个月后才能联系上。

陈芳圆那天兴冲冲地往校外跑,准备去找她哥先探探口风,哪知她还没走到保安亭就看见了校门口站着的两个人,她哥陈昕超和胡胥文。

胡胥文站在那儿微有些不耐烦,陈昕超则像只长颈鹿一样,伸长了脖子不停地往里看。

“芳圆,这儿!”陈昕超瞧见了芳圆,挥手朝她示意。

由陈昕超做东,找了个面馆,三人坐一桌各点了一碗面。面条还在后厨做,胡胥文便趁着这个空儿和陈芳圆说自己的想法。

“你说的那个问题,我仔细想了想,有个建议,你听听看。”

陈芳圆嗯了一声,聚精会神的等着。

“我个人觉得你们家现在的管理有问题。”胡胥文说话还是比较讲究的,‘个人’那两个字加了重音,算是强调了只是个建议,是他的看法,不是说陈芳圆家不好的意思。

“你们家的大棚香菇的规模,假如我给它定个等级,算是三级,可以的吧。属于你们合作社忙不过来,需要请人帮忙的程度,对吧。”

“现在的问题是,如果请长工,一是解决不了住宿之类的,二是淡季没工作,属于纯开销。如果在村里请人,管理方面碍于人情面儿上不好规范化,我可以这样理解吧。”

“对,是这个问题。”

胡胥文点点头,“首先,如果是我的话,我绝对会排除请附近人这个想法,你们现在也发现了,并不好管理,只是占了淡旺季这个优势,方便招工和散工。但事实上,请附近人除开管理上抹不开面子,我觉得还有其他隐患。”

“可能你们觉得大家都种过香菇,都熟悉,在流程操作上不会有什么问题,但现在不论什么都是科学化,高科技化。

就拿种地来说,说明书上要求这个除草剂的药水比例是1:10,你请了个老农,他和你讲他都种了三四十年的地了,还会不懂这个?他凭手感就能量出来,你这个科学是个屁,你怎么办?”

“明面上对你是是是,背后照样我行我素,这你也管不了。而且你们合作社的规模还在不断扩大,将来达到五级,六级,你这人手方面更加的紧张,免不了为了充人数找一些不太熟的。”

“我也了解了一下,你们种植上会出现的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胡胥文掰起指头数个陈芳圆听,“烧袋,这觉得算一个吧,属于温度控制;

还有采摘,看起来也很简单,摘香菇嘛,有手就会。我没种过,但是我去问了下,这种需要把根部完全从袋料上抠出来,不然那儿就不会再生长第二朵了,这个是产量问题。

哦,还有个漏了,你们拌料的时候,各种辅料的比例控制,算技术问题吧。”

“不论哪个环节出问题,都会影响你们后来的产量,也就是规模扩大化。所以我更倾向于请全职的员工,统一培训,方便管理,实现规范化。”

“可以专门建一排小平房,用来做员工宿舍,反正农村嘛,地也不要钱,都是自家的,建个平方也不需要花多少,以后也可以用来存储之类的。这些吃住都是很好解决的。”

陈昕超本来是在一旁打下手,擦擦桌子倒倒水,后来被胡胥文这一通分析给吸引了,也端坐好认真的听他讲。

胡胥文大概是说的口干了,端起杯子喝水的空,陈昕超终于有机会发表自己的看法,“那咱们不就更亏了?不仅包吃住,淡季还没啥事做,亏得更多了!”

“你急什么!我还没说完呢!”胡胥文咽下嘴里的那口水后,不慌不忙道,“我觉得,你们的问题在于找错解决办法了。

你们只想着请全职工太亏了,那就不招全职工,却没想到找一个请了全职工但也不会亏的办法。”

陈昕超听懵了,好像听明白了,但好像又没明白,他扭头去看陈芳圆,对方皱着眉头看着身前那杯水沉思。

胡胥文说,“说白了,要想不亏就是需要把淡季时的人力也充分用起来。香菇生长决定了淡旺季,但是你们可以往销售方面想啊!”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