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扯杆大旗
这一问,却是须得仔细应对了。
自两位观主的只言片语里便知这二位对魔门法门熟悉的很,凤元九不敢随意编瞎话蒙混过关,心思急转间,便拿定了主意。
凤元九低垂着眼,长长的睫毛在脸上映出两片阴影,遮住了他眼底的情绪:“不敢欺瞒观主,是雾零湖康家的康玄一。”
雾零湖康家乃修真十二世家之首,与同属于十二世家之一的凤家自是少不了盘根错节的渊源。
二舅舅先前也曾提及,因他今世那个失踪了的亲娘的师父是康家人,康家人会念在这分香火情上给予他几分照拂。
又听方无忌说那康玄一弃了玄门功行转去修了魔,凤元九便毫不犹豫地扯起了康玄一这杆大旗。
还别说,康玄一这杆大旗着实管用。
凤元九此言一出,潘玉宸与蒙焱隔着青纱对视了一眼,便再没追问,似是并不奇怪康玄一因何会给他解了那牵魂引。
这下反倒是变成凤元九心痒难耐了――他实在好奇他亲娘的师父是谁,又好奇蒙焱、潘玉宸与凤家到底有怎样的爱恨情仇,还有些想知道那登徒子到底是不是康玄一。
然而,注定暂时无人能替他解惑了。
凤元九“供出”康玄一之后,潘玉宸便将他凉到了一边。
蒙焱和潘玉宸以神识交流了片刻,蒙焱便设香案祭天地,凝神趺坐,掐指算玄机。
香烟袅袅入青云,天意茫茫落指间。
披着锦绣山河的青衫修士,端坐于青山绿水间,干瘦修长的手指似缓实疾,韵律玄奥。
凤元九不禁看得有些入迷。
蒙焱所用之算法,颇似前世替他演算转世重修吉时的吴半仙那半拉子的《归藏易》的路数,细看下来又有些不同,仿佛比吴半仙的算法更为玄妙一些。
这九洲之地果然不愧是万法鼎盛之地,卧虎藏龙的。
日晷上的影子从清晰变得淡薄,蒙焱额头上渗出的汗氤氲了蒙眼的青纱,蒙焱这才五指一拢,收起了香案。
幸敏之立时拿出一方青色丝帕,毕恭毕敬地给蒙焱轻拭额头。
蒙焱抬手虚挡了幸敏之的手,拿过帕子自己擦了几下额角,随后拿出几张传音符纸,手指灵巧地折了四只纸鹤,嘴唇轻轻翕动了几下,抬指一点,四只纸鹤便颤颤巍巍地展翅,飞向了云台外七峰的方向。
潘玉宸收起法驾,凌空而行,登至蒙焱的法驾之上:“准了?”
蒙焱颔首:“准了。”说完抬指点出一团绿色灵机。
潘玉宸捉住绿色光团拍在额头,略一扬眉,视线扫过幸敏之、方无忌,在凤元九身上顿了一下,说:“那地方山高路远,你我法驾太慢,恐怕得劳烦师兄带他们几个一程了。”
蒙焱倒是干脆,直接拂袖将凤元九他们三个收进了他的太玄天袖里。
再次进入这青朦朦的空间里,凤元九心境大不相同,直接铺了张兽皮趺坐其上,拇指捏着无名指放在膝上,做出了一副欲入定参悟妙法的架势。
幸敏之更是早就习惯了被蒙焱拂袖收人,也不觉搅扰凤元九有何不妥,一撩袍摆,蹲到凤元九对面,指着凤元九问方无忌:“我这个小师弟敢挑衅你们潘观主,就问你厉不厉害!”
方无忌白了幸敏之眼,没理他这茬。
凤元九面无表情地看着幸敏之,满眼的无辜:“师兄何出此言?我何时挑衅过潘观主?”
幸敏之盯着凤元九“啧”了一声,竖起了大拇指:“为兄甘拜下风。”
凤元九轻笑了一声,合上眼,开始参悟《太易归元玄录》。
他自知今世资质着实平庸,却是不曾想到竟平庸至此,自炼气期便障关重重,竟是每一层小境界都有障关且坚如壁垒。一旦无外力相助,进境便无比艰难。
有一句话并不算他诳骗潘玉宸,他确实卡在炼气四层巅峰了,体内真元已经饱和、元神境界也是足够的,可就是破不了障关,不然他也不会顺着卦象冒险深入老林深处,寻那一丝机缘。
在蒙焱掐指算玄机之时,凤元九亦掌握龟甲暗算了一把天机――卦象吉,机缘已至。
太玄天袖中无日月,凤元九也不知他在这片青朦朦地空间里跟一个熊孩子和一个糙汉子呆了多久,他只知他将《太易归元玄录》第一层功法翻来覆去彻底参悟透了,又将《连山易》第一层法诀参悟了一遍,正待他要换《御灵九章》来参悟的时候,眼前的天地终于从单一的青色变成了绿水青山。
山青青,连绵一片,犹如一仰头望天的卧龙横亘。
水绿绿,碧波浩淼,托起起了那欲升空而去的青龙。
凤元九自蒙焱的法驾上立定,便情不自禁深吸了一口气――此地灵机着实浓郁,竟数倍于明心峰上!
浓郁地灵机透过毛孔争相涌入体内,汇入丹田,本就饱和至极的丹田盈箱溢箧,坚固至极的障关竟隐隐有松动的迹象。
凤元九心下暗自欣喜,然而遥望了一眼云端诸般法驾上将神识汇于一处议事的观主长老们以及他们身侧侍立的弟子,却也只能无奈地停了自行运转的真元,封闭全身毛孔,阻止灵机入体。
幸敏之突然转头,坏笑着传音问凤元九:“小师弟,怎得不就此突破?”
饶是心性淡薄如凤元九,都不禁想白上幸敏之一眼,在大庭广众之下突破境界,除非是嫌仙途太过坦荡命太长!
好在前世两百多载青灯常伴磨出了一幅好心性,今世生于世家练就了一身好涵养,凤元九神色自若地传音给幸敏之:“诸位尊长面前,我不敢失礼。”
幸敏之微微仰起粉雕玉琢的包子脸,满眼欣羡地看向那浮于空中的一座座法驾,给凤元九传音道:“也对。守德观的朱师伯最重规矩,他可不如潘师叔那般好说话,惹了朱师伯可没有好果子可吃。”
以幸敏之那熊孩子一样的脾性,想必是没少被最重规矩的朱师伯收拾。
凤元九忍俊不禁,含着笑传音问幸敏之:“我初入山门,几乎是首次得见诸位尊长仙容,可否请师兄提点一二,免得我犯了尊长忌讳而不自知。”
幸敏之咂摸了下嘴,笑眯眯地传音:“你懂的!”
没想到这个熊孩子还是个老餮,凤元九倒是乐得交个外六观一霸做吃友,遂十分干脆地传音道:“我的洞府与师兄之洞府毗邻,师兄想吃甚么吃食,可到我洞府去寻我,我定会奉陪。”
得了凤元九这般承诺,幸敏之心下满意,瞬间忘了先前脸朝下摔到烂泥里的恩怨,笑嘻嘻地说了一句:“妙极妙极!倒是没想到那坏了风水的洞府竟然招来师弟这般一个妙人!”
此言一听便有故事,事关自家洞府,凤元九当即追问了一句:“师兄何出此言?那洞府可是有甚么不妥之处?”
幸敏之倒也没有隐瞒:“那洞府哪儿哪儿都很妥当,唯独一点不好,传言自约莫五千三百年前起,择了那处洞府的弟子鲜少有能筑基的,不论是天资卓越的天灵根,还是资质平平的三灵根,凡是入了那洞府的,几乎最终都落得了一个走火入魔身死道消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