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回家的路上,夜幕已经黑了。
车停在了林晏晏家楼下,林晏晏却没下车,她的双手抱住安全带,歪着头看褚云,没动。
褚云见她欲言又止,一副难得乖巧的模样,忍住想要摸她头的冲动,勾着唇问她:“我明天十点来接你?”
“可以早一点,博物馆人少的时候才好逛啊。”
“那,八点半?”褚云笑着问她。
林晏晏咬着唇点点头,又问他:“那你可以给我带早点么?”
“可以,你想吃什么?”褚云从善如流。
“蟹粉小笼可以么?”
“可以。”
林晏晏挑挑眉,黑白分明的大眼睛看着他,笑了,跃跃欲试,“那我还想吃糍饭糕可以么?要拿来还热的那种!冷了就不好吃了,又油又硬。”
褚云失笑,“吃这么多啊?”
“吃多点才有力气走路啊。”林晏晏理直气壮。
褚云点点头,“我知道了。”又说,“回去吧,早点休息。”
林晏晏这才低头解安全带,推开车门下了车,朝他摆摆手,像个开心的小兔子一样跑走了。
跑远了又回过头朝他笑,白嫩的手掌在嘴边做喇叭状,“明天见。”
褚云也朝她摆摆手,“明天见。”
眼看着林晏晏拐进门里,褚云才收回目光。
他拿起手机,先给父母打了个电话,告知会推迟一天回南京。又打电话给车行,申请续租。
酒店已经退了,其实如果不是为了方便看展,他也不需要住酒店。
褚云想了想,转动方向盘,回了就在这附近的一套房子。
他当年买房,不做它想,只是想为曾祖父,为曾祖父的学生们做点事。
后来书稿越来越多,他没有办法,只好买房。
转眼到现在,限购政策一出,他是想买也买不了。更何况,房价飞涨,真是今非昔比。
当初,他全靠自己,没向父母伸手,是咬了咬牙才下的决定。
如今,就是他咬咬牙,急断腿,估计也只能在高昂的房价面前望而却步。
怎么说呢,他爸就说他,这是积善有余阴。
这几年太忙,他已经很久没来上海了,因为房里都是书,门窗紧闭,一开门,一股防霉樟脑丸的味道扑鼻而来。
他对所有的书都很珍视,房里堆满了的书架,书箱全都是由防腐防潮的香樟木制成,多少有点借鉴博物馆库房的意思。
他径直走向窗台,打开窗户通风,在房里看了一会,才又从角落里拿出一个简易的行军床,展开放在窗台上,准备今晚就在这里简单休息。
房里的水电都是通的,洗漱过后,褚云闲极无聊,随手拿起了一本书柜里的书,一看,《基础医学》,他会心一笑,应该看得懂。
其实林晏晏说的没错,每次他收回的书籍中,有一大部分都会是基础到不能再基础的书,确实已经没有太大的价值了。
但其实又不然,如果细翻,老一辈人的笔记和真知灼见,就足以让人受益匪浅。
这就是他从不挑剔,但凡有医学书稿照单全收的原因。
他不做多想,随手翻开手中的《基础医学》,没想到,不过翻到扉页,他就不由停住。
一行苍劲有力的字迹映入眼帘,“救人无数,也有束手无策之时,从不敢以成就者自居。平日里眼见生死擦肩,原该无虑无惧,然心力交瘁,也常感年岁之不惑,恐平生之所献,碌碌无奇,不如所得。”
褚云翻书的手顿住,透过短短一段话,好似看尽了一个人的一生,不禁有些泪意上涌。
很多人都不懂,为什么有人要把自己当做蜡烛,不停地燃烧自己,哪怕到最后一刻,都遗憾不能燃起更多的光明。
其实,也不能怪年轻人不懂。
他们这一代人,面对日新月异的世界,要比上一代人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与看似虚无的东西抵抗。
手机就像偷走时间的贼,无处不在的消费主义更像是一个个温柔的陷阱,过度的期待与不相匹配的能力更让人崩溃。
要拨开迷雾面对真实的自己,在繁荣背后直面内心的孤岛,确实惶恐难堪。
毕竟,并不是谁都能谦逊地面对自己。
所以,他能理解林晏晏的痛苦,所以,他愿意留下来。
每个人都必然会经过一段自我挣扎的心路历程,从而找到自己明确的人生观。
他很乐意在这个时刻陪伴她,更庆幸林晏晏能给他这个机会。
不论她是把他当做朋友,同学,又或者是有一点点好感的男性朋友,他都甘之如饴。
想到林晏晏,他不由一笑,把书放在膝头,翻开手机,通过各种美食APP,寻找附近最好吃的蟹粉小笼和糍饭糕。
作为一名对物质不甚挑剔的考古学家,褚云在做这一切的时候,半点也不觉厌烦。
所以林晏晏都没有想到,褚云一大清早的来,带的蟹粉小笼和糍饭糕,竟然是宋觅斋的蟹粉小笼,老宋小食的糍饭糕。
那可是全魔都最好吃的蟹粉小笼和糍饭糕!为了吃上一口,要排队几个小时才能买上的蟹粉小笼和糍饭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