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寂静的罗布泊(30) [VIP]
举座哗然。
就连保卫科的铁血青年们都没想到她如此旗帜鲜明。
所长的心脏陡然提到嗓子眼,最高领导还没做出决定的事,她竟然敢就定了?
从美国回来的人都这么自由散漫,无组织无纪律吗?
钱倩还在继续:“早做迟做,都是做,就算停止,也是暂时停止,不可能永远停止。而且……”
她环顾四周,望着在座的每一个人:“当敌人害怕我们拥有某样东西,并以任何借口为由阻止我们拥有的时候,那我们一定要真的有。”
在场鸦雀无声,大家都在想着她的话。
即使有人觉得她的想法太过大胆,也不能否认她的话有道理。
在大会过后,之前认为领导会中止科研工作的人也认同钱倩的话:
早晚都是要做的,现在能多做一点是一点,等到将来重启的时候,就可以更快得到结果。
研究所里原本弥漫着的丧气一扫而空,每个人都拼命的工作。
很快,从所长那里又传来一个新的消息:最高领导要求继续研制,我们一定要拿出自己的核武器。
“小何同志真厉害,跟伟大领袖想到一起去了!”
“预测得太准了吧,你是怎么做到的?”
……
“多看新闻就知道啦。”钱倩从图书馆翻出了某一天的报纸,在二版有一条消息《苏联在新地岛试爆核武器》。
消息内容非常简单,跟标题差不多。
发这篇报道的理由,基本上可以理解为:说要反对核武的苏联人自己又爆了一颗,咱们可以继续加油干。
钱倩却知道这一颗是什么。
著名的“大伊万”核弹,当量是广岛核爆的三千八百多倍!传说中,整个亚欧大陆都因此向南推移了9毫米。
不赶紧弄出来一个自己的称手兵器,万一这个又猛又疯的邻居哪天真的干点啥出来,连反抗的力量都没有,难道还真的拿手榴弹炸原/子/弹不成?
罗布泊那里的一切都是绝对保密的。
钱倩也只能通过大概的历史走向,以及现在核物理研究所的计算判断事情进行到哪一步了。
现在她所在的地方主攻方向是原/子/弹引爆临界试验,临界状态是引爆的关键问题。
保存的时候,核装料装置得是亚临界状态。
爆炸时,它又必须是高超临界状态。
不然无法实现链式裂变反应。
达成临界状态的方式有两种:枪式和内爆式。
扔在广岛的小男孩是枪式,扔在长崎的胖子是内爆式。
现在全国负责这个项目的核物理学家支持枪式的很多,原因就一个:简单。
可以加快研发时间,赶紧搞出来,先在家里摆着,让各位邻居们看看:我家有刀,不要乱打主意。
另外有几位支持内爆式,原因是:枪式太费铀,以及效率非常差,可能还没有到预定地点,它就自己先炸了。
这两项研究路线完全不一样,以现在的人力物力来说,只能保一样。
这边的几位物理学家们也在讨论这事,同样大部分人支持枪式。
不管好不好使,先拿出来再说。
上次钱倩让他们多看新闻,还真有人翻出来,在朝鲜战争的时候,美国第七舰队就已经往冲绳运人运导弹了,现在虽说打完了,但并没有说那里的导弹也跟着回家。
现在每个人头上都悬着一把剑,他们只想赶紧把核武器弄出来,不管是谁,让他们歇了觊觎祖国的心思。
一天晚上,大家做题做得都有点困,决定聊一会儿:“你们说,我们最后会选枪式还是内爆式?”
这个问题一出,果然大家都不困了。
支持枪式的是90%,支持内爆式的只有可怜的10%。
尽管数量差距巨大,但10%们摆事实讲道理,颇有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意思。
“哟,这么热闹啊?”钱倩拿着计算机吐出来的结果进门。
两边一见她来了,顿觉她必是己方助力,上回她猜最高领导的意图,就押得非常准。
大家都很看重她的预测。
“当然是内爆式了。”钱倩得知双方的争辩内容之后,连客气一下的意思都没有。
90%们炸开锅:“为什么啊?”“这不合理。”
“因为我国的铀经不起这么糟蹋呀,我跟着地质队进过山……”
钱倩说起自己在地质队的所见所闻:“开采条件实在太差,而且也没有特别富的铀矿,现在的要供第一颗都千难万难。”
再往下说,可能会涉及到现在没有解密的部分,钱倩就说起美国的事:“你们知道为什么美国扔了两颗之后,日本并没有马上投降,而美国没有继续扔?是他们慈悲吗?”
众人听乐了,帝国主义野心狼跟慈悲实在挂不上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