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天地同心(27) [VIP]
东方红二号试验卫星的外壳参数已经发给了特一厂的工程师们,要他们在这个数据的基础上再提高一大截。
要更轻、更强韧、更耐用。
所有参与研发的人几乎很难睡一个整觉,材料,是一个重大难关。
现在主流使用的是铝铜合金,想要一步跨过数值上限的门槛,就得用铝锂合金。
但是铝锂合金是个高端的东西,就算是21世纪,中国也要依赖进口,更何况,这违背了时空管理局的要求。
就如同做小学三年级的奥数题,大学生一看:“简单,用导数一下就出来了。”
小学生说:“不行,老师规定必须用算术解法,否则不给分。”
钱倩知道不用铝锂合金的解法,但还是要提供足够的资料,让人相信她这么做不是半夜菩萨托梦,而是有理有据。
意识空间的电脑里给出她一些数据的来源,但是……并没有告诉她,这些期刊现在在中国哪里可以搞到。
她除了向冶金厅资料室预定了一部分之外,省图书馆也跑了,市图书馆也跑了,最后忽然想到一个好主意。
去本地一家工业大学问问材料专业的教授试试。
学生们写毕业论文的时候,为了能过关,什么奇奇怪怪的书都能翻到,而且还会标明各种详细信息。
现在还没有知网,距离天临元年还有35年,要查资料就指望带过很多学生的老教授们了。
工程师就有一个该校校友,热情的向钱倩介绍自己的恩师:“我老师算得上这个行业的泰山北斗,给国家做过项目的。”
钱倩上门之后,扑了个空,老人家确实是泰山北斗,两个月前就被调去中科院了。
在这个没有手机的年代,信息就是不够发达。这么大的事,工程师居然不知道。
钱倩也不气馁,一山更比一山高,就算老教授的水平是个珠穆朗玛峰,她找个乔戈里峰也不是不行,反正她只是要资料出处,不在乎是不是能说点有创新的东西。
“诶?你怎么来了?”钱倩将要走出材料与工程学院的办公室大楼时,在门口遇到了一个熟人,刘跃。
他手里夹着书和一个玻璃瓶,看样子刚下课。
“我来找朱教授,想问他一点材料方面的问题,没想到中科院抢先一步把人给挖走了。”钱倩无奈地耸耸肩,又笑道:“你是这里的教授啊?”
刘跃笑着推了推眼镜:“不是,我是副教授。对了,你要问什么问题,兴许我可以回答?”
“你研究过怎么让铝合金在保证坚韧性的前提下,再轻一点吗?”
刘跃点点头:“我做过类似的课题,有一些资料,你要不要上来,我找给你?”
在办公室里还有三个人的座位,两个人不在,钱倩跟另一个打了个招呼,便坐在刘跃的桌边。
刘跃从身后的大柜子里翻找出一本论文,研究方向是5系铝合金,也就是铝镁合金,钱倩随手翻开几页,里面的东西她都知道,没有新意。
见钱倩紧抿着嘴,刘跃问道:“这个不行吗?”
钱倩认真的想了想:“这是老品牌了吧,50年代就在用的,不太行。”
“要新的?我再找找。”刘跃又去翻资料柜,钱倩看见了大量的外文资料,德语、俄语、英语,除了正经印发的刊物之外,还有许多手写的,以及打印后用自行装订的资料本。
在刘跃翻找资料的时候,还有好些学生进进出出,他们对办公室里多一个钱倩没什么感觉,跟另一位老师打声招呼,该放下东西的放下东西,该拿走东西的拿走东西。
刘跃找出几本书,出版时间很新,但既然能刊成文,那时间也不会太新鲜。
钱倩没有接:“有没有综合一点的?”
刘跃又继续翻找,拿出一份新的论文递给钱倩,研究方向是2系铜铝合金,在70年代起开始用的。
可是她想要的是铝锂合金!
80年代刚刚开始研究,他一个搞材料学的副教授,怎么着手头也应该有点好料吧!
“还有更新的材料吗?”钱倩眼巴巴地瞅着刘跃身后的那些资料,她感觉那里面应该有很多有用的东西。
刘跃很为难,他似乎有话想说,但想了想还是没说,摇了摇头。
“那后面的资料能借我看看吗?要是有不能让我看的,就算了。”钱倩并不担心他会拒绝,资料能放在四人共用、学生随便进出的办公室里,能有什么机密。
“哦,那倒没有。”
刘跃大方的让她自便,钱倩从第一格开始扫荡,跟铝合金相关的所有最新相关书籍都没有放过。
正常在地球上用来做民用的铝合金,应用温度撑死了也就是零下七十八度,最高六十度。
太空里就不一样了,背着太阳的地方最低温零下两百多度,面对着太阳时,最高温一千多度。
如果她按着真正的需求拿出,有经验的人一看就知道,她研究的方向不是地球人用的东西。
所以她还随便乱拿的一些书,用以迷惑刘跃,不让他发现自己拿书的目的是什么。
等她选完想要的书,一转头,发现书桌上已经放着高高的一堆,比她还要高出两个头。
“……呃……”钱倩东张西望:“能不能借你们一根绳子,把它们捆起来。”
“你等一下。”刘跃从抽屉里拿出一根长长的打包绳,又去角落拆了一个硬纸板做的箱子,撕成两大块,将书本四边捆扎起来。
硬纸板垫在上下两端,绳子的接触点只磨硬纸板,不会磨伤书。
“真是个讲究人。”
“这些书都很重要。”刘跃一边打结一边说,“你真有眼光,挑的都是国内还没有的书,都是我托朋友从国外带回来的。看完记得快点还给我。”
快点……钱倩看着那几十本书,觉得怎么都“快点”不起来,“那我少拿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