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回家种田
李桂珍和一众亲戚在学生上学的时候到了六中,门卫自然不会放他们进去。李桂珍就坐在学校门口放声大哭,一边哭一边诉说着杨嘉博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
“欺人太甚啊,我们就是没权没势的农民。教导处张主任的妻子因为女儿成绩不好,虐待她,逼得她自杀。我儿子好心救了人。结果这对黑心夫妻为了保全名誉,栽赃陷害,利用全力逼着学校开除我儿子。学校的教导处主任和毕业班的班主任人品这样差,更别说什么师德了?这样的老师你们放心将子女交给他们吗?要是你们子女遇到事情,也被栽赃陷害可怎么办啊――呜呜呜――没天理了,老师欺负我们这些没文化的农民啊。我儿子一辈子的前途就这样被毁了,他虚岁16,不能上学,他该去做什么?和我们无能的父母一样,一辈子种田,被人看不起,被欺负吗?这对夫妻狼心狗肺啊,好好一个孩子就被他们给毁了啊,还书香门第,我看是屎香门第才对……”
李桂珍哭得很悲切,她说的话条理清晰,难得的是没有骂那些不堪入耳的脏话。显然在来之前,有人提前点拨过她。他边上,大姨父组织亲朋拦住上来赶人的保安,向学生家长博取同情。
大姨父不愧是当过生产队长的人,组织能力还是不错的。这一行人堵在学校门口,不断向行人诉说张家夫妻如何黑心。之前学校里的学生和老师就听到了一些流言,现在人都闹到学校门口了,不少人都围着指指点点。
李家亲朋都有着一幅天生的大嗓门,不用喇叭也能吼得人人知道。那些拿了秋姐钱的学生趁机起哄,顿时六中门口乱成了一锅粥。
很快学校领导就得知有人在学校门口闹事,学校领导了解情况之后,校长安排人报了警,他带着几名老师去了学校门口。这时是上学的高峰期,很快这事就传得学校里所有人都知道了。
这些人中自然有张怡爸妈,据他们了解杨嘉博家就是普通农民,遇到事情也只能吃哑巴亏。杨家家庭困难,他们拿出两万块钱足够补偿杨家的损失。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杨家不止没收钱将人赶了出来,现在还纠结了一群人来学校闹事。夫妻两人也急匆匆的往学校门口赶去,心中有股不好的预感。
因为学校门口聚集了太多人,校长等人赶到之后,只是挤进人群就很费力。再有李家亲朋的故意阻挠,愣是没能成功对话。
直到警察来了,大姨父立即让大家配合警察工作。他自己上前和警察交涉,警察看这阵势摆得有些大,在没弄清楚情况之前也不敢激化矛盾,态度还是很客气的。
大姨父将事情说了,并表示他们只是来讨个公道,不能眼睁睁看着家中小辈好心救人,还被毁了前途。“警察同志,我们都是没什么文化的农民,家里好不容易出一个会读书的孩子,谁知竟遇上这样的糟心事。”
大姨父一脸愁容,唉声叹气。大姨妈和李桂珍两人哭得伤心,一众亲友义愤填膺。
警察也不能只听一面之词,于是在警察的协调之下,李家人被请到了会议室。杨建军和杨嘉博也接到通知赶过去,等他们到了之后,张怡父母也被请了过来。
杨嘉博知道事情经过之后,看了大姨父一眼。他知道事情能顺利走到这一步,肯定是大姨父策划的。上辈子三舅在植物园浇花水,结果捡到一个装满钱的皮包。三舅并没有私吞,而是将皮包交了上去。
皮包是植物园经理的,他和其他三人在植物园打麻将,后来把皮包忘了。经理当即就拿出三百块钱要奖励三舅,三舅并没有收。但是第二天,那经理就以偷盗的理由将三舅辞退了。
李家亲戚众多,虽然平时内斗不断,但对外还是很团结的。于是一家人在大姨父的组织下,将经理上班聚众赌博的事捅了出来,同时以侵犯名誉权,将那经理告上法庭。过程杨嘉博不是很清楚,当时他并没有参与,但结果是李家人胜诉。
杨嘉博不得不承认,姜还是老的辣,虽然重生一次,但他毕竟是个病人,为人做事始终比不上常年与人打交道的大姨父。大姨父这么尽力,除了亲戚这层关系,还有就是替自己女儿赎罪吧?可怜天下父母心。
杨嘉博看向李桂珍,她虽然缺点一大堆,但有时也能做个维护儿子的妈妈。杨嘉博心情复杂,只希望这次别再感动不过三秒。
李家人一致对外维护亲人时,他们的所作所为确实会让你感动。但外部危机解除,他们一致怼你的话,绝对会让你欲死欲仙。
警察原本是想将当事人都叫来,了解情况之后让双方调解。但张怡并没有到场,张怡爸妈说她精神状况不是很好,而且身体也没恢复。警察并没有强求,杨嘉博不说话,他看向大姨父。他其实不擅长与人打交道,有人出头了他就听从安排好了。
“张怡是当事人,如果她不来我担心事情说不清楚,毕竟有的人很善于颠倒黑白。”大姨父若有所指地看向张怡妈妈。
“你们非要为难一个情绪崩溃的小女孩吗?”张怡爸爸愤怒不已。
“张主任,你维护女儿的心情,和我们维护杨嘉博的心情是一样的。所以我们要相互理解,用事实说话,而不是凭空臆想。如果我们能好好沟通,将事情说清楚,处理好,我们也不会强求你女儿到场。”大姨父冷静地说。
“张怡同学的情况确实不好,我看先别叫她来了。”
六中的校长从中调和,大姨父不再坚持。之后由杨嘉博自己将整件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说了。但张怡妈妈咬死了是杨嘉博给张怡写情情爱爱的东西,张怡是为了杨嘉博才自杀的。
双方各执一词,警察让张怡妈妈将杨嘉博写的东西拿出来,张怡妈妈只说是烧了。不过她的说词经不起调查,她这样也只是拖延时间而已。
杨嘉博救人的事,六中的门卫大爷可以作证。他虽然没跟去张家,但杨嘉博和张主任说张怡之事时,门卫大爷就在一边。
校长让人将门外大爷给叫了过来,杨嘉博紧张地看着他,就担心门卫大爷为了工作含糊其词。幸好他是个特别耿直的人,不偏不倚地陈诉了当天的事。
警察一番盘问之后,事情大致清楚了。但是这也只能还给杨嘉博一个公道,有些事情还是无法挽回。开除杨嘉博的是一中,而闹得学校开除他的是六中的老师。杨嘉博的处理结果已经公布,一中不可能自打脸面收回处罚。
就算没有张怡这一条,他们也会咬死了打架斗殴。所以杨嘉博想要回去上学是不可能的,就算去别的学校,也没人会愿意收一个被开除的学生。
大姨父的意思是让六中将杨嘉博收下,好歹让他能参加高考。但杨嘉博心灰意冷,再说他也不愿意和张怡父母在一个学校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至于赔偿,杨嘉博更不会要了,他又不缺那点钱。
李家人原本以为事情弄清楚了,至少张怡爸妈会得到应有的处罚。谁知他们还是有些背景的,在各方面的调解下调职去了别的地方,并没有受多大的影响。
李桂珍知道后很生气,认为杨嘉博不应该拒绝赔偿,那些都是他们家应得的。现在杨嘉博书也念不成了,赔偿也没有,一切又回到了原点。
杨嘉博冷冷看着在骂人的李桂珍,说了一句。“你以为我被开除,只是因为张怡的事?”
李桂珍顿时心虚地不说话了。杨嘉博心里不好受,并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轻松。他重生回来虽然对读书没有多大的兴趣,但谁心底没有个大学梦,谁不想要一个肆意飞扬的青春。但他不得不承认,向往的同时,他内心深处也惧怕接触外界。
“大姐和大姐夫虽然都是好人,但玲玲这次做得太过了,以后远着些吧,别让她再有机会伤害嘉嘉了。”杨建军虽然感谢大姨父的帮忙,但这也抵消不了周玲玲做的那些事,他和杨嘉博一样只是想远着一些。
“亲戚哪有隔夜仇。”李桂珍嘀咕。
“那你还记恨杨建国,也不待见杨庆?”杨建军斜了她一眼,李桂珍不说话了。
杨嘉博不上学了,他只想快点将计划落实。于是他向杨建军坦白了他卖兰花所得的钱。他一共卖了两次,去除分给卫靖的,还有给杨建军的五万,他手中还有八十多万。第二次出手的兰花,因为种植时间短,没有什么太特别的,价值不是特别高。只可惜卫靖提前念完高中就出国留学去了,以后想要卖花还不知有没有机会?
卫靖不知道要什么时候才会回来?到时候是不是还会记得他这个幼时玩伴?他和卫靖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想到可能会失去一个好友,他心里就阵阵闷痛。
杨嘉博手中的钱对于杨建军来说,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他有些懵。他一直都知道杨嘉博会赚钱,而且在悄悄存钱。上次杨嘉博给他的五万,他以为那已经是杨嘉博的全部存款了。
“嘉嘉,你老实说这么多钱到底怎么来的?”
“我到山上挖兰花回来种,然后将品相好的交给卫靖帮我卖了。”杨嘉博轻描淡写地说了卖兰花的事,不过并没有提及小何首乌的特别之处。
杨建军用了好几天才彻底接受杨嘉博的赚钱能力,手中有钱好办事,父子两人快速将他们看中的山头承包下来。谎山面积一共两百三十亩,包括了山脚养猪场那一片,杨建军承包了三十年,这已经是最高年限。
在杨嘉博的建议之下,杨建军一次性支付了十年的承包费九万六千块。其实荒山的承包价,也就一亩三十多块钱,主要是猪场那片和荷花池贵一些。
这时已经是九九年初,以后的社会发展只会越来越快。承包荒山土地的钱只会越来越贵,他们也算占了先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