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别折腾了
二表哥开的那辆货车并没有买保险,出事之后对方只给了十万的补偿。二表哥的医疗费,货车和货物的赔偿等等一系列的费用对于他来说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李家有存款的亲戚都借了钱给他,大姨妈另外给了八千,不要他还。其他的基本上都是两千三千的给。二舅更是将家里能卖的都卖了给他还债。
尽管如此二表哥夫妻也过得贫困潦倒,好多年都没缓过来。后来两人有了孩子,家里条件渐渐好了起来,二表嫂又得了绝症,脾气变得越来越古怪,成天疑神疑鬼的。总是怪李家人没教好二表哥,让大姨妈他们好好管管他。
李家人是护短的,二表嫂说得多了,结果被大姨妈到四姨轮流说了一顿,从此以后再也不和李家人来往。直到杨嘉博死前,二表哥夫妻都没离婚,但情况并不比离婚好。两人成天吵吵闹闹。反正二表哥的生活就是贫困,伴随着一团乱。
杨建军一直觉得,李文身体素质好,喜欢枪械,又是天生的神枪手,是个当兵的料。如果他生在战乱年代,说不定还能成为英雄。杨建军不止一次觉得惋惜,和杨嘉博提过好几次,被杨嘉博记在了心上。
杨嘉博心想李文到了部队说不定会有更好的发展,于是就帮他去了部队当兵。前不久李文还兴奋地给杨嘉博打电话,说是他已经当了班长。而且他枪法好,体能好,部队领导找他谈话,想要培养他。
杨嘉博听了特别高兴,还觉得自己把二表哥送去部队算是选对了。二舅一家知道这个消息也很高兴,盼着李文什么时候能回家探亲。这才没多久,人就没了。
早知道他就不自作聪明了,如果二表哥没有去当兵,他依然会活得好好的,虽然生活艰难,波折不断,但最起码娶妻生子,还是个活生生的人。都是他的错,如果他不擅自插手,想要改变别人的人生,这一切就不会发生。
“二表哥,对不起,我不该让你去当兵的。对不起,对不起……”杨嘉博一遍又一遍的道歉。
烈士光荣,但那是用生命换来的。杨嘉博尊敬烈士,但他是个自私的人,他宁愿二表哥好好活着,也不愿意他去当什么烈士。
杨建军回来时被杨嘉博吓了一跳,他就像失去灵魂一样,一直说着对不起,这一看就不对劲。
“嘉嘉,你怎么了”杨建军伸手小心翼翼地推了推他。
“对不起,二表哥对不起,都是我害了你,对不起,对不起……”杨嘉博还是不停地喃喃自语着。
“嘉嘉,嘉嘉,你看着爸爸,告诉我发生了什么事?”杨建军神色凝重,他从杨嘉博的只言片语中猜到了不好的消息。
杨嘉博抬头看着杨建军,有些木呆呆地说:“二表哥牺牲了,他死了,他为了救人牺牲了,他真傻,他还那么年轻。不,是我不对,我不应该让他去当兵的,是我不对……”
“什么?”杨建军大惊。“嘉嘉,你清醒点,告诉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部队上打电话来说,二表哥牺牲了,三天后会有人送他的骨灰回来,让我们准备接收。如果不是我让他去当兵,他就不会死了。他会好好活着,还会有个可爱的儿子。”杨嘉博沉浸在自己的情绪中无可自拔。
“嘉嘉,你给我清醒一点,你二表哥还等着你接他回家。”杨建军对着杨嘉博大吼。
杨嘉博被震了一下,他看着杨建军,眼神渐渐清明起来。
“爸,你说得对,现在不是我伤心的时候。”杨嘉博努力调整了一下情绪。“爸,二舅家没电话,你开车跑一趟将二舅和二舅母接来,我打电话通知其他亲戚过来,商议一下该怎么将二表哥接回家。”杨嘉博越说越困难,眼睛有些红红的,但是硬忍着没落泪。
“我先让杨庆回来陪着你,你一个人在家我不放心。”杨建军叫来刘叔,让他去把杨庆接回来。
农庄虽有不少员工,但杨建军不想让他们知道杨嘉博的异常。杨嘉博的情绪有些不太对,杨建军等到杨庆回来,让他看好杨嘉博,这才开车离开。
杨嘉博忍着心中的悲痛,一个个打电话通知李家的亲戚。杨嘉博知道自己现在的情绪不稳定,家里没有电话的,他也没自己跑去通知,而是让大姨妈安排人跑一趟。杨庆第一次看到杨嘉博这么难过,像条小尾巴一样,紧紧跟在他身后。
李家人得知李文人没了,都觉得不敢置信。感觉在他们的记忆中,那孩子依然是满脸笑容,得意地向大家炫耀他又打到什么猎物了。屋檐下还挂着风干的猎物,他那鹰架上还站着那只雄赳赳气昂昂的老鹰,而李文还拿着刚打的老鼠肉喂鹰,
杨嘉博接到消息时,已经接近饭点,李家人饭都没吃匆匆忙忙赶到农庄。这几年杨家和他们几乎断了联系,大部分人还是第一次来到农庄,顿时被惊呆了。不过心中有事,也来不及去看去想。杨嘉博早已派人在门口等着他们,将他们接到了家里。
大姨妈是第一个赶到的,她见到杨嘉博神情焦急地问:“嘉嘉,小文他真的牺牲了。”
杨嘉博:“是,部队领导亲自打电话通知的。”
“这个傻孩子,他逞什么能啊?就他厉害,他也不想想家里的老人。”大姨妈说着说着,眼泪就流了下来。
之后每一个赶来的李家亲戚都会重复和大姨妈一样的问题。李家人陆陆续续赶到,杨建军也将二舅和二舅母,还有五表弟李城接了过来。李文的妹妹六表妹李燕还在学校,杨建军又跑了一趟将人接来。
二舅母到来时,脸上的泪水还没干,二舅母让杨嘉博帮忙通知她大姐和侄子过来。二舅母的大姐熊梅嫁的是铁路职工,就住在城里。而侄子熊源是今年刚调任的副市长。
这两人杨嘉博虽不熟,但是也认识。他经常听二表哥提起水生哥(熊源的小名)的事迹。水生哥能从偏远的苗家寨子走出来,一步一步往上爬,可谓是真正的励志人生。杨嘉博这个重生后赚点小钱就混吃等死的人,和人家是完全不能相比的。
二舅母的娘家在深山里一处贫困的苗寨,山路难走,开车都需要四个多小时,其他人今天是无法通知到了。杨嘉博的竹屋内外都坐满了人,但是却很安静,气氛十分沉闷。等人都到齐了,一家人才开始商议起李文的丧事来。
“小文成为烈士,Z府这边会收到相关的文件通知。一般情况都会安排工作人员陪同家属共同迎接烈士回家。我会从中协调,风风光光将小文接回家。”熊源说着,眼眶发红,他和李文的感情不错。
“那孩子和妈的感情最好,就让他和妈葬在一起吧。”大姨妈一边抹泪一边说。
二姨妈犹豫地说:“横死的人,按规矩是不能进村的。”
大舅瞪着眼霸道地说:“谁敢拦着,我老李家的人可不是吃素的。”
“李文情况特殊,村里的人也不是不讲理的,这个不用担心。”二舅说话的声音都有些颤抖。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商议着怎么给李文办葬礼,一定要风风光光让他下葬。李文是村里出来的,他的葬礼也要按村里的规矩去办。大致的事情商议完之后,就是一些分工和细节。
这时一直发呆的杨嘉博开口了。“墓碑、围坟石这些我来准备。宴席的菜和菜单我也会准备,到时让餐厅的帮忙,村里人给打打下手,也差不多能忙过来了。”
“嘉嘉,这些你会弄吗”大舅问,他一向看不上杨嘉博。
“买东西而已,有什么不会的。”杨嘉博的语气毫无起伏。“就这么决定了,其他的你们商量吧。大家都饿了吧,我去餐厅给你们安排晚饭。”
杨嘉博说完,站起来去了一趟餐厅,让大厨加班准备了两桌饭菜。接着又去给二舅一家准备住处。等众人将事情商议完,杨嘉博带他们到餐厅吃饭。
吃过饭,众人都散了,加下来几天,还有很多事要准备。李桂珍走前找了杨嘉博,她想说什么,但杨嘉博情绪不好,她忍了忍还是走了。
第二天,杨建军将二舅一家送了回去,家中也要准备起来,二舅家必须有人。葬礼用的东西,李家姐妹会准备好送过去。大舅和三舅负责通知亲戚,一家人忙忙碌碌准备着。
杨嘉博上午留在农庄,杨庆请了假,像是小尾巴一样跟着他。杨嘉博提前在餐厅贴出了公告,家里有白事,到时候餐厅歇业两天。他和大厨定下宴客的菜单,看着还算安分。下午,杨嘉博表示要去买墓碑,杨建军不放心,全程陪同。
结果第二天,李家二舅就看到杨嘉博带着一大群人到了家里,这些人中有工匠,还有念经的师父。接着,有人送来了两块价值不菲的墓碑,和建坟的材料。
杨嘉博给李文准备了当地最好的墓碑,最好的骨灰盒。为了不被人诟病,杨嘉博准备借机将外婆的墓碑都换了。这样就不会让李文的墓碑太突兀,也能给外婆修修坟。
大师选了吉时,工匠们给外婆的坟墓精装修了一番。然后在隔壁准备了一个小一点的空坟,就等着李文‘回来’。修坟的材料杨嘉博全部选了最好的,然后是鸡鸭牛猪羊,分批被送来,准备宴客用。
二舅和二舅母都被杨嘉博这样的花钱方式给吓到了,一个劲的拒绝。就连归来探望二舅母的熊源也看得目瞪口呆。
杨嘉博跟着人群忙进忙出,二舅只能拉住杨建军问:“建军,这得花多少钱啊?”
杨建军宽慰道:“你们别担心,嘉嘉说了这钱他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