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二章
平川侯夫人今年七十有七了,今年的生日,侯府仍是大办七天。
侯夫人诞辰是二月初二,因此,生日就从正月二十九开始办起来。
从正月里,世子、世孙夫人都开始忙碌布置起来,就这也还是忙不过来,于是,又将玉然抓过来帮忙。
正月二十九这天,平川侯府宾客盈门,冠盖云集,姻亲故旧纷纷上门来贺平川侯夫人的诞辰。
侯府太太辈儿全在院中待客,从谢大奶奶以下的奶奶们俱都迎来送往,忙得不可开交;可这之中唯独不见玉然。
玉然此时正在昭晖堂陪人说话儿。
昭王赵G今日也来贺曾外祖母的七十七岁大寿了。当然,这次不光是赵G来了,淑妃也派锦绣来贺寿了。
康成帝一向不喜皇子们跟外戚过从甚密,因此,为避人耳目,除逢年过节外,赵G一向不好到外祖府上的。刚好今日借侯夫人大寿,正好来到平川侯府说说话儿。
今日客多,其他人等说了一阵,也就纷纷散去。
待众人散去后,平川侯夫人问起了赵G日常起居。
人精儿锦绣立即会其意,说了一些昭王的生活琐事后,末了儿特意提道:“娘娘去岁都已赏了两个人给昭王了,昭王却是自律的很,看得也不重。”
锦绣的话让脸皮还不太厚的赵G红了脸。
玉然愣了一下,旋即也明白了过来,原来,这赵G开荤了。
玉然暗自咋舌,赵G今年才十五,去年就开荤?十四岁就开荤,那也太早了些。不过,在玉然看来是早了些,但在这些成婚较早的古人看来,也不早了,正常。
侯夫人问起居,锦绣说昭王开荤,以这些人精一句话里多个话头听来,当然不会是简单的说这件事儿。
玉然略一思索也就明了,看来,淑妃与侯夫人均有意给昭王择妃了。
众人会意,这事也就不再深谈,待要慢慢细看了,才好商议。
玉然问起了昭王跟康成帝日常相处之事,也隐晦的提点他,如何不着痕迹的讨好父皇,如何拿捏跟君父之间的度,不可恃宠而骄但也不可生疏了去等等不一而足。
昭王一向待这个睿智大气的七舅母如半师,听得玉然教导,连忙凝神细听。
宾客渐多,一些要紧人等也已上门,侯爷来人请昭王出去面见一二。
昭王走后,锦绣又特意提起昭王的婚事。
昭王赵G十五岁了,按例也该选妃了。
王妃虽素来是康成帝亲自指婚的,但,一般也是要相端好人,推荐给君王才是;要不然,全凭康成帝喜好,最后会是怎样,可真不好说。
昭王的王妃,非同小可,这可不仅仅是结两姓之好,这也是事关朝局走向的大事。
淑妃对自己这个七弟妹一向青睐有加,此次昭王选妃,淑妃也特意拜托玉然帮忙留意相看。
玉然也问过锦绣,淑妃可有属意的人选,听过淑妃的意见后,也细细的思量一番。
几人说得一阵儿,玉然也告辞出去待客了。
现今的平川侯府再不复前些年的冷清了,子孙得力,又有昭王这个炙手可热的皇子在手,想来烧热灶的人不知凡几。
一天下来,玉然的脸都快笑僵了;但还想着一事,又特特让人去传话给昭王,散席后先不要离去,请留下,她还有事相询。
待忙完后,有人来回,昭王现在英武堂等着的。
玉然又拖着酸痛的腿匆匆来到英武堂。
玉然到时,侯爷、世子、明定等俱已在坐,几人也就现今朝堂之事,细细分说给赵G知道;按惯例,昭王马上要出宫开府了,这样,也可正式走入朝堂了。
平日熟悉是一回事,正式做事又会是另一回事。
玉然来后,凝神听着,也时不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说到最后,玉然见时辰不早了,恐耽误了昭王回宫,遂直接开口道,她有点私事需询问昭王。
听得玉然如此说,众人也皆退散,只余明定在坐。
玉然踌躇了下,对赵G道:“有些事,想必昭王也是心有准备的,我也不绕弯子了。”
见玉然看着自己问话,赵G坐在椅子上拱了下手道:“舅母请讲。”
玉然道:“你对自己选妃之事,可有什么想法?”
赵G答道:“我没什么想法,一切仅凭长辈之意。”
听了赵G的回答,玉然干脆再进一步明说了:“不光是这个。其实我想说的是,舅母当然是希望日后你能有个,既能情意相通的,又能志同道合的爱人。可是,世事一向难料,也恐难尽如人意。”
说到这里,玉然定定的看向赵G道:“日后,如二者难以两全,你是要个情深意重的;还是能跟你并肩而立,助你一臂之力的?”
听得玉然如此问,赵G沉默了一阵子,方对玉然道:“我知舅母之意,但G生在皇家,有些事本就难如人意,太过情深,G也怕情深不寿。此次,想必母妃也多有嘱托舅母,就请舅母多加相看吧,只要是舅母相中的,G无可不从。”
玉然明白了,赵G对自己的婚事看的很明白,他选择了权势利益联姻。
这也是无法之事,皇子婚事本就牵连朝堂,玉然今日之问,本就只求心安。
玉然总觉得婚姻大事关乎一生,现淑妃将如此大事托付给自己,实在是压力甚重,怕自己一个不小心毁了一个少年的情意懵懂。还好,赵G很冷静,
赵G也很明白舅母今日问他此事之意,其实赵G非常羡慕七舅舅与七舅母之间这种,情意相通,相濡以沫,共同进退的情意。
可是,生在皇家的他非常明白,做为君王,恐怕最要绝掉的就是情深意重,因为一不小心可能就是家国不幸。
知道赵G的想法后,玉然跟侯夫人、世子夫人等细细的将京中贵女筛了一遍。
最后将目标锁定在,陈阁老长子的嫡幼女;西郊大营指挥使窦佑英的嫡女;五城兵马司武阳伯卫良军的嫡长孙女;张如海张太师家的嫡长孙女的身上。
这四家,陈阁老是当朝宰相,权势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窦佑英手握拱卫京城的西郊大营;武阳伯握有管理京城治安城防的五城兵马司;张家更是满门簪缨,家中出了一太师,二总督,说是权势滔天也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