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枇杷秋梨膏 - 沈记糖水铺 - 岑清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沈记糖水铺 >

第57章枇杷秋梨膏

第57章枇杷秋梨膏

八月中旬的天气是最舒适的。

风吹衣袂生凉,又不下雨了,天干气清,沈朝盈穿上了新做的夹衫,有点子后世空调房里盖棉被的凉快感。

她攒了几篓子拳头大小的梨,今天起来一看第三篓也满了,那上午便着手熬秋梨膏吧。

秋梨膏不仅清甜好喝,还能止咳生津,像这种秋冬换季的早晨调上一勺冲热水或热牛乳都很好,一整天嗓子都是润润的,不易咳嗽。

不过也不能天天喝,毕竟性凉,要是易泄的人那更得少喝。

既然要熬秋梨膏,那最好再来点儿枇杷一起,这两味都是止咳之物,味道搭配着也和谐。

枇杷的酸甜和梨的清甜彼此交融,简直是天生一对。

只不过眼下不是枇杷季节,找起来属实有些费劲。

沈朝盈先前两天就问遍了几个相熟的菜农跟果农,俱都表示寻不到,“往前一个月怕是还能给小娘子寻来,这时节,难喽!”

最后还是那天卖山楂的老叟带了一小筐枇杷来,原本都要放弃了的沈朝盈惊喜不已,忙问哪来的,可还有?她再买点儿。

老叟笑呵呵地解释,他家附近有户庄子,他路过见庄子里种了不少枇杷树,便上前试着开口问了一嘴。

也是他运道好,一般农庄种菜种蔬都拉去卖了,这庄子上果蔬却都是送给主家吃的,主家吃不完便窖藏起来,又刚好还剩点儿枇杷。

是真的一点儿,两三斤左右。

又恰好昨日主家到庄子上散心来了,那主人很好说话,大手一挥,便赠予了他。

面对这么一点可怜的枇杷,上头还带有朝起未消的露气,沈朝盈倍感来之不易,更应当好好珍惜。

熬枇杷秋梨膏这东西属于是开弓没有回头箭,一旦开始,就得有人一直守在锅边注意糊底。

按今天的量来看少说都得两个时辰。

好在也没有别的事,沈朝盈净了手便开工,先替枇杷剥皮挑籽,再拿去加些水,捣碎成浆。

这时候先不过滤,直接下锅跟方才的枇杷籽同煮。

再来削梨。

去皮去核,只要梨肉捣碎,入锅跟枇杷一起煮,小火慢炖约两刻钟,之后关火晾凉。

期间换了阿霁来守,她去前头招呼客人。

眼下是辰时中,店里坐了五六桌客人,这时走进来有一位很生的面孔,左右张望了一番,径直朝沈朝盈走来。

沈朝盈眯眼看身形,是个孔武有力的青壮小伙。

鉴于本店因生面孔闹出来过不少糟心事,沈店主的警惕心一下便提了起来,不过,也不排除是中秋节的广告宣传起了效果。

她换上客气微笑,“郎君吃什么?店里有糖水有糕点,卖得最好的……”

“我,我找人。”那小伙倏忽红了脸,结巴道。

年轻郎君瞧着一身腱子肉,竟是个外强中干的。

沈朝盈心里长长哦了声,这小羞涩,莫非,谁的桃花?

“郎君找谁?”她声音很舒缓,与平日说话倒豆子似的不大一样,是为了更好服务客人,特地放慢了语速,又放轻了语调。

这是前世总部派来加盟店给她培训的那个小领导教的,据说这样说话,无论男女都会觉得如沐春风,“不过分讨好,也避免给客人造成什么误会。”

这习惯也带了过来。

宁小山这些年几乎没跟小娘子单独说过话,他一句话含在嘴边,忽然就结结巴巴不受控制了起来,不过好在对方没有像刚刚问路时那人一样露出不耐烦的神色,叫他安心不少。

“我,我找三娘,林家三娘。”宁小山说话的时候,眼神向四处瞟,张望寻找着那记忆中的身影。

沈朝盈想了好一会儿她店里可有这人?适逢阿霁脸上带笑,快步走出来,“小娘子,我照你说的盛出来放一边晾凉了。”

沈朝盈点点头,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听得对方激动起来,“三,三娘!”

宁小山脸更红了,比他束发用的布条还红。

对哈,她都快忘了阿霁本家姓林。

阿霁愣在原地。

本朝人贩子虽然钟爱拐卖十岁以下的孩童,但是像拐个姑娘回去当媳妇的情况也时有发生,虽然县衙就在旁边,沈朝盈还是觉得得保险再问一句。

“阿霁,你认得他?”

阿霁咬唇,点了点头,细声解释:“这是从前邻居家兄长。”

那便没关系了。沈朝盈一擡眼,恰好就看见对方小伙子目不转睛地盯着阿霁,好似有千言万语要说,面皮涨红,阿霁亦是垂眸不语,脸颊泛红。

啧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1”,这是有故事。

人家两小无猜,沈朝盈再八卦也不能阻碍了人家发挥,贴心地给阿霁放了一日假,让他们好好叙旧。

之后她便知情识趣地避开了,到后厨继续熬她的枇杷秋梨膏去。

转过身时,还听见小伙子压低了声音的询问,语气难掩不解:“三娘,你……林家阿嫂说,你自己卖身……来当丫鬟了?”

许久没关注这两人的消息,没想到还是这样的颠倒黑白,沈朝盈暗自摇头,一头钻进院子。

阿霁已从最初的惊讶中回过神来,听见阿嫂会这样说,并不惊讶,也没有拆穿的心思,便垂头“嗯”了一声。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