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糖煮蜜芋头 - 沈记糖水铺 - 岑清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沈记糖水铺 >

第74章糖煮蜜芋头

第74章糖煮蜜芋头

听说京兆府从通义坊抓了个招摇撞骗的江湖道士,从其宅邸中搜出来白银几千两,还有不少的金银器物,而其宣传长期服用后可辟谷长寿的“仙丹”也被证明是假的,于人体只有害处,毫无益处。

棒打骗狗,众人皆拍手称快同时,不免又想起几年前一场差不多的骗局来。

昔年长安城来了个江湖道人,自言三百岁,满口“前朝”、“昔年”,百年前的轶事说起来头头是道,看上去却与二十岁小伙无异,便是因长期服用了自创丹药,吸收天地精华,一时间道士宅邸门庭若市,甚至南衙禁军几个官员都凑上去造访,就在这道士府中见着了道士白发苍苍的老“儿子”。

亲眼见七八十岁老者冲着二十岁小伙恭敬磕头,这样具有冲击力的场景更叫人深信不疑。

这道士得了不少金银后言要闭关炼丹,实则一夜之间卷钱跑路了,京兆府的人接到报案去抓捕,谁知儿子与爹的身份不假,却是掉了个个儿。

满长安都被一不识字江湖骗子愚弄,民怨沸腾,那道士自然被严惩。

阿翘对此很有些嗤之以鼻,觉得这么明显的骗术怎么还有人信?

细雪渐停,隐现空蒙天色,马车由笃笃至悠然地停下。

崔瑄看着朔风飞雪中摇曳的青布“沈”帜,在平静和疲惫下难得升起一丝另外的情绪——忐忑。

尚未走进,便听见门内隐隐的说话声。

“那些贵人书读的不少,怎么还信这?我们隔壁三岁小儿眼下都知道长寿仙人都是骗子。衙门不管管?”这说的是涂娘子家小儿。

崔瑄听了也只有无奈的份,怎么管?

所谓“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皇室热衷丹药,信丹药能延年益寿、返老还童,在宫中修炼丹室,嗑药已成了日常,底下士庶们也跟风。

自前朝起,吃死过多少人,这风气只有更盛的,没有消退之意。

沈朝盈跟她解释:“其实越是权贵,越怕死,越深信不疑。”

崔瑄迟疑一下,一面觉得听墙角不好,一面可耻地放缓了脚步。

好在天色渐昏,气候顽劣,路上行人稀少,沈记也将大门阖着,无人注意到他动作。

除了阿青。

不过对方已经自觉将脸扭向一边——没眼看,没眼看!

阿翘还在问:“为何呢?”

新来的小五也跟着问:“为何呢?”

沈小娘子声音微微带着笑意,语气却漠然,更像是一种讥讽,“你想啊,辛苦大半辈子打下的基业,自己还没享受几年就要拱手让人……抑或是富贵了一辈子,但凡想到下辈子不一定能继续富贵,没准变成被富贵奴役者,可不怕死么?”

当然也有壮志未酬不愿抱憾的,那毕竟是少数。

阿翘嘀咕:“那……富贵了一辈子还不知足,多少人饭都吃不饱。”

沈朝盈听了只是一笑。

却见虚掩着门被拉开,然后毡帘子便被撩起,进来干了坏事又心虚的小崔大人。

沈朝盈一挑眉,开口将阿翘几人赶去后院。

崔瑄察觉到,对方今日没有招呼他点些什么——

接过她斟来的红枣茶,那点子飘渺无意义的忐忑也散了。

在对面坐下,沈朝盈擡眼看见对方平静脸色之下掩不住疲惫,过去对方虽然是个工作狂,却未见有这么累的时候。

这么累,自己还要戳人心窝子,是不是不太好?

一时踌躇,刚斟酌好的用词又难以出口了。

崔瑄早料想过她许多种反应,以对方才智,无论如何也瞒不过去,何况他也并不想瞒,此刻见她还会纠结,忽而笑了。

这一笑,衬得身上绯袍颜色更艳丽了,笑得沈朝盈有说不清道不明滋味——似暮春风拂过曼妙柳枝,卷起杨絮落在心尖,胀痒不安。

在莫名旖旎气氛中,崔瑄先开口延续了刚刚的话题,“小娘子不信道教?”

语气比平日和缓得多。

道教……沈朝盈收回被美色所惑而荡漾的心,似笑非笑:“原来小崔大人还有听人墙角爱好。”

她自觉找回了场子,盯着对方,以为凭古人含蓄性子,怎么也要不好意思而脸红驳认吧。

却不想这位到底大家出身,见惯了场面,很是从容淡定,微笑着默认下来。

在须臾的沉默中,反倒是她自己先别开眼。

忽视被温柔凝视重击后的脸热,沈朝盈若无其事笑道:“郎君不也生养于儒学门第。”

崔瑄淡笑道:“只是为小娘子通脱气度所撼。”

通脱,沈朝盈觉得这词真不错。

准确来说,她什么也不信,过去她算是无信仰者,只不过到底亲身经历一遭,眼下真论起来,对神佛多少有了些敬畏。

沈朝盈也知道他问的是什么。

怕不怕生死?她倒是无所谓,死过一次人了,发现也就那么回事。

她又没有万贯家财,眼下更是一身空净。

何况以她这辈子身体状况,只要不作死,健康饮食合理作息,够活腻的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