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章面熟的郎君 - 沈记糖水铺 - 岑清宴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沈记糖水铺 >

第89章面熟的郎君

第89章面熟的郎君

阿青坐在车辕后边,全副心神都盯着路边行人,忽地被一行擦肩而过的士子吸引去了注意力,直至走远了,还忍不住将头扭了又扭。

崔瑄被他晃得挑起帘子:“怎么了?”

“……”阿青挠挠头,“那为首的士子好生面熟,却又想不起来见过。”许是自己眼花了吧。

实则他没有眼花。

年后,沈致便来到长安,照着友人信中地址找到了宅子。

门房一早得了主人家口信,知道这两日有人来访,一直预备等着,双方一核对,是这没错,沈致便在此地暂且住下,安心准备二月后的礼部试,期间甚少外出,全心全意温习诗赋。

友人知他来此,也未曾打扰,只因他考的进士科。

本朝科举试目繁多,最主要六科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与明算,虽说都是进士,但就跟时下走到哪都得问出身,有个好姓氏就能收获尊重一样,这其中也有鄙视链。

秀才科那是凤毛麟角,进士科难度则仅次于秀才科,但凡通过进士科考中授官的,在朝堂中显尊贵,前途比其余四科大得多。

沈致敢报这个,自然是因为有几分才气,在家时已经被家中长辈拉着考过了经书跟诗赋,又经嫡系家主提点策问,这才赴京赶考。

一路行来,结识了几个同科士子,又听说他们身边颇有真才学之士连着几次不中,再听他们恭维“沈兄大才,一定高中”时,沈致心里开始发虚。自己到底还是初生牛犊,没真刀真枪地试过,是否太不知天高地厚了些?

好在这点子忐忑在摸到书册之后全都化作了动力,真叫他考中了。

今科进士一共录取七人,他堪堪在列。

沈致早做好了一半考不中就外出游历半载再回来继续备考的准备,不期然被这天大的好消息砸得晕头转向。

友人——也就是宅子的主人,虞三郎闻言登门,拉着他不放:“此番不请酒可说不过去啊沈九。”

沈致则记挂着另一件事,推脱道:“下旬,下旬吧,家父吩咐我事还没做。”

虞三郎既是损友,也是真朋友,不然不可能这么大方将宅子平白借给他住这么久,便也没为难他,只笑道:“你得了空,可去坊内走走,有个糖水铺,里面点心香饮很不错,先前我遣人给你送的饼盒子便是她们店里所出。”

沈致有些印象,他不爱这些甜软的点心,一直没碰,但当时他挑灯夜读,腹中饥饿,不好劳烦人家府上庖厨,便拆了对方前两日送来的糕饼盒子想着对付几口,竟然意外的好吃,尤其是那火腿小饼,竟然有几分家乡味道。

他想着买来送友也很合适,便趁机问了地址。

虞三郎沉吟,他不记这些小事,都是支使奴仆去买,只知道本坊、长寿坊跟新昌坊都有得卖。

沈致摆摆手:“罢了,我就当逛逛。”

次日换了身衣袍出门,看着偌大长安城,心里思索着那夜听见的耶娘对话,一时又不知该往何处去。

怕惊动别人,父母说话声压得很低,又被母亲抽泣声遮掩了大半,他听得不算真切,只是隐约听见父亲说进京后在长安碰见了阿杳——那会沈致很想冲出去问问,既然碰见了,怎么不见阿杳跟着回来?

紧接着又听见父亲愠怒地斥责母亲没教好子女,“当垆卖笑,简直丢人现眼!不回便不回罢,就当她自此与沈家没有干系!”

母亲软弱一味只知哭泣,沈致却听出来其中无奈与恨铁不成钢,一时又想到,入京后父亲定然跟堂伯沈鸿处处在一起,对方定然也知晓阿杳下落。

暴躁冲动的父亲跟和蔼儒雅堂伯怎么选,一眼就能作出决定,沈致决定去问问这位堂伯。

堂伯平日忙得很,他递了三次帖子才见到对方,对方听了只是一笑:“的确有此事。不过可不是我们不认她,是六娘自己不愿回,呵,这孩子脾气如此犟,若非有那位……罢了,九郎你到了长安,也替我捎上一句问候。”

对方这话说得含含糊糊,沈致疑心顿起,面上不显,肃然作揖:“劳堂伯挂心了。”

之后堂伯又考了他功课一番,最后叮嘱:“科考为重,若非考中,万莫操心旁的琐事,待你考中后,我再将地址给你。”

这是怕他被分心,沈致不是不理解,可那是他亲妹!如何叫琐事。

经此后,沈致觉得这堂伯也不太可靠,远没有表面那般亲切和善,再心急如焚,也不再表现出来。

虽然对方说等他考中之后会将地址给他,此刻报喜的书童也已经快马加鞭赶回去了,沈致还是觉得,自己提前找找,万一找到了呢?要他安心坐等,实在难安。

只是要在这偌大长安漫无目的地找一个人,实在太难,听父亲话里意思,应当是在市井中谋生……阿杳的本事他多少知道,女红一向拿不出手,那便是书画铺子?

沈致花了三日将城中大大小小书画铺找了个遍,一无所获,只好再将目光放在其他铺子身上。

这日他从西市出来,竟然碰上了入京途中结识的那两名士子,寒暄间,听闻他们今科未中,已打算后日回乡,不胜唏嘘。

萍水相逢一场亦是缘分,那两人知他考中,更巴不得与新科进士多几分交情,便邀他一同去吃茶点。

“沈兄的‘解状’可带了在身上?”

“要那作甚?”

解状是州府开具的凭证,考前呈递上去,礼部审核之后又会发还,眼下考完了,正等着吏部关试,沈致自然不会将这样重要的东西随身携带,以免丢失。

那两名士子笑道:“沈兄有所不知,今科士子凭此证可抵点心一碟。”

沈致实在久未出门,真正两耳不闻窗外事,头一回听说这规矩:“竟然有此讲究,那二位且等一等,我回去取。”

“哎不必,无妨,我们俩带在了身上,一样可用。况且也不能多用,一桌只能抵用一回。”

沈致乐得少走一趟,跟着他们二人来到了长寿坊。

沈朝盈一面给客人打包,将鲜花饼装进礼盒里,这是名即将远行的士子,一下买了三大盒,说怕路上干粮难啃,又怕回来以后再吃不上鲜花饼,毕竟是春限,春天过去了,便也不卖了么。

这人笑道,“舍妹建议某干脆将鲜花饼当做路上干粮补给,岂不很好?”

这士子笑起来脸侧有个旋,兼之肤白圆脸,很是可爱,叫沈朝盈联想起两颊也有酒窝的兄长来,依赖残留的那些感情,沈朝盈没忍住多给眼前的士子塞了两个,惹得对方笑容更加灿烂。

沈朝盈又笑着提醒:“郎君先捡着芍药的吃,这个水分大,容易塌。”

“谢小娘子提醒。”那人结了账,骑着马走了。

沈朝盈眺望了一会儿,又见三两士子远远走过来,其中一人身形格外潇洒俊逸。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