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江氏愤恨的目光如刀刃甩向崔氏,崔氏一点都不在乎,在她眼里江氏就是垂死挣扎的一条老狗罢了,她轻蔑地看了江氏一眼,扶着侍女的手扬长而去。
看不清形势,还沉醉在曾经太子妃的过往中,迟早玩完,崔氏觉得自己以后应该离江氏远远的,免得她发疯连累到自己。
淑华宫处在后宫比较偏僻的地方,皇帝从来不踏足,跟冷宫没什么两样,空空落落的,没什么人气。有门路的宫女太监都想办法调去了别的地方,生下的笨手笨脚,江氏也看不上眼,最后服侍在身边真心对待她的只有郭嬷嬷与小惠。
小惠见几个宫女偷懒,连热水都没有烧上,呵斥了几句,其中一个胆大的宫女说:“小惠姐,我们在做别的事情忙不过来,你要是闲着自己烧就行了。”
她们几个没有门路,留在淑华宫,服侍一个要死不活的主子。她们没指望能够服侍皇后娘娘,可是看看隔壁的景福宫,人家康妃也把日子过得有声有色,还得了皇后的看重,康妃宫里的宫女走出去都比她们淑华宫有体面。
小惠作势去打她们,她们一哄而散。
回头见郭嬷嬷扶着江氏进来,讪讪道:“小丫头们不听话,奴婢管一管。”
郭嬷嬷悄不可闻地叹了口气,江氏视若罔闻进了卧房。
小惠拉住郭嬷嬷,两人走到外间说话,小惠指着院子里堆得几盆菊花,“重阳节快到了,这是娘娘的份例。”
郭嬷嬷一看愣住了,这几盆菊花品种单一,看着很不精神,有几盆甚至连叶子都开始掉了,“怎么送来这花,娘娘到底是从一品的平妃啊。”
小惠努努嘴,“咱们娘娘顶撞皇后,本来就为帝后不喜,底下的人见人下菜呗,这花木还是归康妃管的,康妃这是故意的呢。今日送来的布料也不像话,颜色老气,祖母辈的人穿都够了,咱们娘娘才二十出头,穿出去都会让人笑话。”
淑华宫的日子是越来越不好过了,并不是故意克扣,只是有意无意忽视,不管做什么都把淑华宫排在最后,即使御膳房做膳食也是一样,宫人们最会见风使舵,上面才露出一点苗头,他们就开始争相踩淑华宫了。
郭嬷嬷心里却是明白是怎么回事,娘娘之前在太后面前说起前朝有旧例,未生育子嗣的嫔妃为皇帝守陵的事情,此事肯定被皇后知晓了。皇后仗着皇帝的宠爱,连太后都拿她没有办法,更何况是自家娘娘。
小惠度量郭嬷嬷的神色,真心实意地说:“嬷嬷,您就劝劝娘娘好好过日子吧。您瞧瞧,先帝宫中的那些太妃们,有的这辈子就受过一次宠爱,到先帝驾崩,还只是一个宝林。皇上,他还算仁厚,咱们娘娘好歹是个妃,安分地过日子,总归不会太差。”
郭嬷嬷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她也劝过,可江氏仿佛入了死胡同,就是想不开。局势很明显,江氏永远不可能再翻身,即使卫氏有失宠的那一日,也轮不到江氏。这样下去,以后就是想回头,也没有路走。
这时小宫女去御膳房端来膳食,郭嬷嬷接过来,“我给娘娘端进去。”
江氏坐在窗前不知在想什么,郭嬷嬷放下膳食,道:“您早饭就没怎么吃,现在多少吃一点。”
江氏拿起筷子拨了拨米饭,“嬷嬷,我没什么胃口。”
郭嬷嬷把窗子推开,屋外的阳光照进来,她说:“您还是吃一点吧,要爱惜自己的身子,不然夫人也不安心啊。今日天气好,吃完饭,我陪着您出去御花园那边走走,散散心。”
听她提及母亲,江氏才勉强吃了几口饭,才搁下筷子,突然问道:“我娘什么时候才能进宫探望我?”
郭嬷嬷迟疑了下,才说:“后宫嫔妃的家人想要进宫探望,须得皇后娘娘的批准,可能是皇后那边忙,还没顾得上这事儿。”
江氏嗤笑一声,“什么忙啊,我看她就是故意的。崔氏有一个在京城的婶娘这个月已经进宫两次来看望她了。”
郭嬷嬷叹气,很想说,既然您都知道,为什么不能学学那崔氏呢,讨好皇后,才有好日子过呀。
“娘说生我的时候梦见月亮落在怀里,说我还有个小名叫做月娘,爹爹说我有皇后命,就连司天监也算出我命里带贵,当时选太子妃时,紫气出在大名府,我才是天命皇后。”江氏喃喃自语。
郭嬷嬷快被她吓死了,慌忙把窗子关上,“娘娘,算命的事情说不准的,求您忘了这些事儿吧,您现在是皇上的平妃娘娘,已经是贵人了,这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
江氏仿佛不闻,道:“嬷嬷,我累了,您让人收了饭菜,我想睡会儿。”
郭嬷嬷服侍她躺下,收拾了碗碟,忧心忡忡地出去了。
……
半个月后,御医过来诊脉,然后道:“恭喜皇后娘娘,这是喜脉。”
兰亭早已预感,表面上当然装的很平静,心里砰砰直跳,她让人送走御医,然后去太极殿把这个消息告诉刘祯。
刘祯知道后,连折子都不看了,立刻过来含德殿,搂着兰亭的腰,笑道:“朕金口玉言,说了有就一定有,现在不用担心了吧?”
“我自己也有预感啊,”兰亭摸着肚子,感叹道,“好神奇啊,有个小孩儿在里面生长。天底下有那么多女子,他却偏偏选了我当他的娘亲,等他出来以后我们一定要好好的爱护他。”
“他就是个小机灵鬼,肯定在观察了好久,知道谁是最适合他的爹娘,所以才选择了我们。这小子,比我会投胎多了!”刘祯酸溜溜地说,他可没遇到一个好父亲。
兰亭笑他,“皇上,你可是皇上,已经比很多人会投胎了。你这么说,让别人怎么活啊。”
“喵喵!”门外突然跑进来一只雪白皮毛的小猫,兰亭推开刘祯,跑过去逗小猫玩儿,把刘祯吓的心惊肉跳,“慢点,慢点!”
“没事,御医还说要多走动呢。”
刘祯有点后悔把这只猫送给她了,早知道她这么快有孩子,应该明年在送,可是看兰亭爱不释手地抱着猫,现在估计也不能从她身边拿走了。
皇后有孕的事情传出来,很多先前对兰亭不满的大臣们再也无话可说,不管怎样,能为皇室开枝散叶就是嫔妃最重要的事情。
贤太妃过来看望兰亭,盯着她的肚子看,也觉得很神奇,贤太妃没有生育子嗣,便对兰亭这胎看得非常紧张,“我没什么经验可以传给你,不过宫里有专门照顾孕妇的婆子,她们有经验,你调几个身家清白的人过来使唤。”然后又问,“吃饭还香吗,听说怀孕的妇人总是呕吐。”
“没事,一切都好,现在才两个月,我吃得下,睡得香,好好的。”
“那就好。”贤妃舒了一口气。
正在这时候,小太监进来传话,“寿安宫的高姑娘奉太后的懿旨给娘娘您送东西过来了。”
兰亭让人请高珍珠进来。高珍珠进来后,先给她与贤太妃行礼,轻言慢语地讲明了来意,放下人参燕窝等补品就离开了。
贤太妃盯着高珍珠的背影看了看,笑道:“果真是富贵窝里养人,这位高姑娘出落地像鲜花一般,礼仪规矩也不差,只看一眼,还以为是哪家的大家闺秀,以前的模样一点都看不出来。”
这两年高珍珠变化挺大了,乡下的姑娘脱胎换骨变成了贵族小姐,兰亭道:“太后对她还不错,请了女史专门教导她,锦衣玉食养着,她自己也争气,听说是五更就起来读书,练字练的手腕都肿了。”
贤太妃对太后仍然存着戒心,道:“太后这么用心培养这姑娘,还把她养在宫里,不会有别的打算吧,你要早做准备。”
兰亭愣住了,“做什么准备?”
“万一是给皇上留的呢,他们是表兄妹,民间不是常常有表兄妹结亲的吗?”
兰亭忙摇摇头,“太后没有这个想头,她最近频频向我示好,甚至还想我为高姑娘看几户不错的人家。”
贤妃:“还算她没有糊涂到家。既然是太后提及的,你便快快找几户人家出来,让太后挑一户,把她嫁出去算了,她年纪不小了,宫里只有皇上一个男人,要是起了钦慕之心,可别闹出什么不可收拾的事情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