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兵临城下 - 醉春枝 - 奈月月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醉春枝 >

第四十八章 兵临城下

虽然看不惯苏荷许久,但是景竹不至于对一个小姑娘下狠手。就像当时景竹相信苏荷有喜一事是假一样,明玄钰也坚定地相信景竹不是那种人。

尽管如此,苏荷被救回来以后,还是被太后直接派人接进了宫里,请最好的太医照顾。好在这群人没有痛下杀手,伤筋动骨,不至于要了命,只是对于一个姑娘而言,这些伤着实有些重了。

于是,明玄钰和景竹应召进宫面见太后。本以为景竹会百般为难恐惧,不曾想他却勇敢而坚定地应承下来,和明玄钰两人一同进了宫。

坐在进宫路上的轿子里,景竹一脸严肃。

“你不怕吗?万一太后怪罪。”

明玄钰擦了擦景竹额头上渗出的细密汗珠,关切地问。

“虽然我看不惯她,但外出没有照顾好一个姑娘的安全,是我的疏忽,我愿意领罚。还有,没做过的事就是没做过,身正不怕影子斜。”

景竹义正言辞地说着,认真地望着身边的人。

虽然这个家伙太小看权贵势力能做的事,但他认真负责的模样,着实令明玄钰刮目相看,也颇为着迷。

其实,明玄钰心里有底。苏荷再讨太后欢心,可她毕竟不是皇家子嗣,不至于令太后当帝姬一般去宠爱,甚至可以毫不顾及他。毕竟,再怎么说,明玄钰好歹是个襄王。至于宰相府那边,太后如此,他们更不好不依不饶的了。

思虑至此,皆备周全,明玄钰才敢放心让景竹“以身涉险”。

好在苏荷并无大碍,只是人还没醒过来。太后责怪了明玄钰几句,他只是乖乖受着。可太后对景竹便没那么客气了,先是高高在上地贬低了一番景竹,接着便要杖刑以谢罪。

景竹没想过反抗,只要他们不为难明玄钰,把他打多少棍棒都无所谓。他来,就是想一人承担。

不过明玄钰并不是这样想。

当太后责骂他时,他权当是耳旁风,左耳进右耳出。但要是动他的景竹那便必然不可,于是在太后怒而斥之准备杖刑责罚时,他不再沉默,开始据理力争地与太后争辩,几度驳得太后哑口无言。

这也是景竹着实没想到的。平时在他人面前一向沉默寡言,冷若冰霜的明玄钰,会突然变得舌灿莲花,只为了他。

好在旁边有太医帮衬着说话,得知苏荷虽然现在尚未清醒,却也并无大碍,之前的干呕不过是肠胃不适闹出的误会,太后嘴上是不依不饶,实际也放过了二人。

爱凑热闹的明玄锦,这次倒是出人意料地没有来掺一脚。走在红砖绿瓦的宫道里,景竹开心地站在明玄钰旁边,哼着小曲,还顺便小声地问了问这个问题。

路过的宫人们恭敬地向明玄钰行礼问安。待到宫人散去,环顾四周,明玄钰才悄悄靠了过去,附耳轻言解释道,最近城郊不甚太平。

“我知道呀。听说最近城郊乱得很,还有人传言见到了秘密军营,就扎根在城郊护城河外十来里远的山根上。宝贝,最近外出的话,你可要当心啊。”

景竹亲昵地捏了捏明玄钰的脸,而对方显然早已适应了这种称呼和行为。

要是放在以前呀,这座小冰山别说像现在这样,被调戏完了还一如既往,像什么都没发生过,最多有那么一点脸红。那肯定是怒目而视,满脸鄙夷,命人把他暴揍一顿了。景竹不禁心中暗笑。

“唉对了,我记得前两天你还跟易叔他们说,如果将来纷争不休,天有不测,就让他们随意拿着王府里能用的东西去逃到安全的地方,只管保命就好。什么意思,难道……要有变故?”

景竹好奇地侧身贴近,悄声询问。

“要变天了。”

明玄钰抬头望着半阴不雨的天,颇有深意地说道。

有道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有些人就是不能多惦记。快到城门口,二人遇见了明玄锦。

只是这次,众人簇拥随行下的明玄锦一副恹恹的样子,虽然见了二人还是强打精神寒暄几句,似乎精神头十足的模样,却难掩他眼底的无精打采与疲惫不堪。

“玄钰,近来可好?朕对你甚是挂念。”

明玄锦爽朗一笑,负手而立。

“多谢皇兄惦记,托皇兄的福,臣弟近来好得很。”

明玄钰以礼回应,只是皮笑肉不笑。

“如此便好。”

明玄锦也不打算多言,只满意地眯着眼睛笑了笑便离开了。

这次,景竹没有多问明玄钰,为什么明玄锦看起来有点不一样。虽然他这个人确实有些捉摸不透,但想必作为一国之君,他也有他的烦恼。最近城郊闹得沸沸扬扬,既然能在他知情的情况下闹到这份上,那必然对方也是很难解决的棘手问题。

对于明玄锦的变化,明玄钰也没有多放在心上。他以为那不过是一次普通的寒暄,和往常一样,维持兄友弟恭的假象。只是他没有想到,这竟是他们兄弟俩恩怨纠缠这么多年来,此生最后一次相见。

时渐入秋,有秋风裹着碎金般的叶子纷纷无力吹落。万物萧条,天高云淡,入目之景总是惹得人无端伤感。

苏荷知道有关所谓孩子的真相后,好像突然想通了什么似的,一直躲在宫里养病,太后也宠溺地允了她。许是在盼望明玄钰哄她回家,许是在思考接下来的人生,只是无人在意了。

虽是渐渐有了秋的意味,暑气却远未消散,还是经常闷热难耐。唯有清晨,还能让人稍稍感慨一下秋高气爽,天高云淡。

也就是这样一个似乎与往常无异,普普通通的秋日,天空刚刚破晓,星星不见了,月牙不见了,东半边的天空被抹上了亮晶晶的朱红,并迅速晕染开来。

人们平静的清晨,被喧嚣的马蹄和暴怒的嘶吼吵醒。

城郊处有大批身穿战甲的军队,士气高昂地叫嚣着什么,踏过素日里熙攘的街道,沿街凶狠地烧杀抢掠。所到之处只留下一片狼藉,孩子们的哭声,还有亲眼目睹亲人在战乱中受难的恸哭。

大批大批的军队从四面八方汇合,威武霸气,誓死不屈,直抵城门。兵临城下,经过激烈的浴血奋战,这些凶狠的军队势不可挡,将宫城门口的守卫打得落花流水,节节败退。

与其说是这些军队太过凶猛而势不可挡,亦或是皇宫的护卫始料不及,倒不如说这突如其来的一切太过顺利,顺利得仿佛有宫里的人在里应外合一般。

山河万里,哀鸿遍野,生灵涂炭。这一切来得太过突然,却也不是毫无征兆。

这番浩劫将沉睡的皇宫从黎明中粗暴的叫醒。偌大的皇宫如今乱成一团,毕竟整个皇城的兵力不驻扎在皇宫内,明玄锦早将大部分兵权都交付给了晏归尘,城中只留着历来守卫的力量。

两方激烈交战,逃难的逃难的,厮杀的厮杀,惨叫声,马蹄声,物品破碎声,兵戎相接声不绝于耳。

留在皇宫守卫的人虽然明知实力悬殊,对面没有他们装备精良,可架不住敌众我寡。历史上不乏以少胜多的典故,众人只能抱着侥幸,拼死抵抗。

明玄锦面色苍白地端坐在正殿的龙椅上,听着殿外的纷争不断。紧闭的殿门不断地被放肆敲砸,是他死忠的护卫发觉敌军直捣黄龙,已然敌不过,企图砸门抢时间先行掩护他出宫。

可是明玄锦无动于衷,脸上甚至挂着诡异的微笑,仿佛是一尊不可撼动的石像。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