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桑基鱼塘 - 包子,和娘种田去 - 墨莫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97章桑基鱼塘

第197章桑基鱼塘

绿衣听琴月阳的吩咐,张了张嘴想要说什么,可是看着琴月阳虽然放松了下来,可是眉头却还是紧闭着的,知道苏荷的事情成了琴月阳心里的一个结,这个结不解开,琴月阳这一辈子都没办法开心的生活下去。悄悄放下手里的皂豆,绿衣轻手轻脚的出了洗漱室,红衣和黄衣两人伺候在门口,琴月阳心情不好,两人不敢再琴月阳的眼前转悠,免得一不小心就被火烧了。

绿衣招来红衣,轻声将琴月阳的吩咐说了出去,红衣有些迟疑:“绿衣姐,现在吗,时间都不早了……”

轻叹一口气,绿衣发现自从到了这青木镇之后,自己叹气的次数都增加了很多,可是……。唉……。绿衣又叹了一口气,说道:“去吧,越快越好,你也知道,小姐她……”

红衣点点头,上次的任务没有完成好,小姐对她已经不如从前了,这次的任务如果再做不好,小姐估计就会把她送回京都去。一个从小姐身边的贴身大丫鬟打下来的人,日子怎么过下去?红衣想想就觉得不寒而栗,匆匆忙忙给绿衣行了一个礼,就出了院子。

门房正百无聊赖的看着天空的晃悠悠的白云,觉得这小日子过得还不错,至少不像其他的下人那样,连口饱饭都没得吃,可是,这日子过得实在是也太无聊了一点。然后就看见了红衣匆匆忙忙的脚步。

门房自然是认识红衣的,因为绿衣给的赏赐不薄,门房打定主意要好好的抱紧琴月阳的大腿,银子嘛,谁还嫌多不成。所以,琴月阳带来的几个大丫鬟已经她身边得力的婆子,门房其实都知道并认识。

脸上飞快的挂上了巴结带着垂涎的笑容,门房迎了上去,亲自开了大门,小心翼翼的问道:“红衣姑娘,你这是要出去?”

红衣飞快的点头,琴月阳的任务布置得紧,她没有时间在这里磨蹭。

看着一脸严肃的红衣,门房咽了咽口水,可是为了得到赏赐,他还是问道:“红衣姑娘,您这是要去哪里,小的自小在青木镇长大,您去哪了给小的说一声,小的定然会给您一个明明白白的方向……”

已经一脚踏出了院子门的红衣,听了门房的话,眼珠子一转,又将脚收了回来,狐疑的问道:“你是青木镇人?”

“是是,小的就是青木镇本地人!”门房点头哈药,赶紧答道。

想了想,红衣问道:“这青木镇的事情,你都知道?”

“不敢说都知道,不过青木镇也不大,发生了什么不得了的大事,整个镇子都会传遍的……”

“那好,你说说近几年都发生了大事?”红衣点点头,说道,看着门房一脸猥琐的样子,又说道:“放心吧,说得好,本姑娘有赏!”

那门房一个劲的点头,请了红衣小房间里坐下了之后,奉上了茶末,就细细的将青木镇这几年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期间红衣又不动神色的问了不少问题,直到华灯初上,红衣才离开了小房间,回去给琴月阳复命去了。

话说苏荷将琴月阳赶出了院子之后,见甘博的脸肿的愈发的厉害了,有的地方还渗出了点点血迹,忍不住说道:“甘伯,人家打你,你也不知道躲一下,你看看,这伤的多重,几天都没办法见人了……”一面吩咐大河去取了一些消肿止痛的膏药过来,让大河细细的给甘伯抹上了。

索性当初得到消息的时候,这类膏药苏荷备了很多。

甘博却是笑笑,说道:“东家,我没事,你这样对上琴郡主……”语气里满含担忧,就连大河,一边给甘博抹药,一边也小心翼翼看着苏荷。

对于大河来说,苏荷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家了,不仅仅不打骂他们,还时不时的嘘寒问暖,冬夏两季的衣服鞋袜,从未亏待过他们,就是这样的饥荒年月,也没有打算将他们抛下,而是主人家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

一些大户人家知道粮食买不回去之后,就开始将家里的下人遣散了,下人们一辈子都依附着主家生活,被遣散了之后,和杀了他们呀没有区别,如果是太平年月,凭着那些下人的手艺,也不愁吃喝,可是现在的年月并不好,谁家都吃不饱,谁也没有闲钱去找下人。

更何况那些大户人家,对买回去的下人根本就不当人看,被人欺负了,也不关痛痒,可是苏荷却是为他们找回了场子,让人轻易不敢欺负他们。

这样的东家上哪里去找去。更别说苏荷是为了他们而得罪琴月阳的。

苏荷笑笑,说道:“没事,甘伯,郡主不敢拿我们怎么样,这几天你就安心养伤,伤好了在做事吧,大河跟了你不短时间了,你就放手让他试一下吧!”

大河也心疼甘博受的伤,他和大山都知道甘博没有一儿半女,也没有什么亲人了,甘博把他们当成子侄,他们也把甘博当成父辈看待的,跟着甘博的时间不长,可是甘博却把自己毕生所学都交给了他们。

于是,大河也劝道:“是呀,甘伯,我也跟着你不断的时间了,你就让我试一下,你在后面给我压阵,有问题我就去找你,您先歇歇吧!”

苏荷的吩咐甘博不敢多说,等他百年以后,定然是大山大河两人跟在苏荷的身边,也好,趁着这个机会好好的锻炼一下大河,甘博遂没有坚持。

等安排好了甘博,韭菜才起床,琴月阳早上的一顿吵闹,让韭菜一直没怎么睡好,所以到了这个点才起来,洗漱之后,乖乖的给苏荷见礼,然后自去练字去了。

吃了早饭,苏荷找了基本有关农事的书,细细的看了起来,她盘算着郑东旭已经找到了琴上国流兵的老巢,定然是已经想好了用什么方法对付那些人,这安利山脉不久之后就会恢复正常了。

这正是一个机会。

虽然发战争财很不道德,不过如果将安利山脉外边的粮食运进来,倒是能解了安利山脉的人们的燃眉之急,当然,苏荷也只能想想而已,她还没有那个财力去从山外运粮食进来。

嘻嘻,如果说动郑东旭,让他参与进来,或许事情会好办很多也不一定。

胡思乱想了半天,苏荷才收回思绪,静静的看着书。

这是一本关于种桑养蚕的书,细细的说了这桑树应该怎么种,这蚕应该怎么样,还提了一些缫丝织布的建议什么的。

缫丝苏荷自然不会,可是养蚕却很简单,小的时候,那个孩子没有养过几只蚕玩玩呢,那个时候为了那几只白白胖胖的蚕儿,大老远的跑到别人的坟场上去摘桑叶,也不知道害怕。

而且,这桑树打理起来也简单。

苏荷记得前世大的时候,自己做绿色农业发展,也涉足了一些生态农业的知识,记得最清楚的就是长江中下游的那些个农村的桑基鱼塘,简单点来说,就是挖塘养鱼,塘边种桑,桑叶养蚕,蚕沙喂鱼,塘泥还可以肥塘基,让桑树更茁壮。

书上说桑树喜欢光照,安利山脉四季并不怎么分明,光照充足;喜欢温暖湿润的气候,安利山脉虽然不经常下雨,可是气候却很湿润,也许与境内有许多的河流有关系吧;冬日虽然有些冷,可是桑树耐寒耐旱,倒是很好种植。

苏荷虽然在安利山脉没有看见过桑树,可是她相信山里定然是有的,只要去认真的寻一寻找一找,也不是什么难事。而且,苏荷现在的鱼塘并不怎么大,栽上个几棵就可以了。

饭要一口一口吃,路要一步一步走,一切事情都要慢慢的来不是吗。

唯一的问题就是蚕卵了。在安利山脉,苏荷没有看到任何一家人养过蚕,可是她看到郑东旭穿的衣服都是上好的蚕丝织成的,那么这个世界定然是存在蚕的。她自己是没有办法了,只有托人去南方找找看,让人带一点回来,以后这个蚕卵也就不用担心了。

如果可以,去找上几个缫丝师傅,自己的蚕就能买上一个好价钱了,卖蚕茧终不是长久之计。

当然,这以后的销路也是一个问题,不过实在是不行的话,就出钱办一家纺织厂,总是可以的,自己知道前世那么多的花样子,虽然织不出来,画出来却是没有问题的。

想到就干,当务之急就是把自己的鱼塘从新做起来。

收了书本,苏荷叫来大河,问了韭菜要不要去鱼塘那边看看,韭菜自然是欢天喜地的答应了,带上了几个随从,苏荷就去了牛角尖。

到了牛角尖的时候,馨娘刚刚吃了饭,正在洗碗,自从鱼塘里面的鱼都打出来了之后,她每天都没有什么事情做了,出了一日几顿的饭之外,就是看着门前一路蜿蜒向西的尤水河发呆。

和馨娘说了一声,苏荷让大河指挥暗卫们将上面的鱼塘堵住,把下面的鱼塘的水放干,上面的鱼塘因为有瀑布的冲刷,倒是很干净。

好不容易堵了上面的鱼塘的水,苏荷让他们将下面的鱼塘晾上个两天,又让人撒了石灰在上面,才回去。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