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絮果兰因 听起来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双……
太上皇日益衰弱。
他体内流毒已有多年,早已是强弩之末,又经受宫变奔波,余下的日子已经按天计数。
三g手下再不容情,下了猛药。每日辰时,太上皇气势恢宏,面色红润,登上城楼痛斥李承衍不孝,语句颠三倒四。
而一炷香功夫后,他便人事不省,昏昏沉沉由侍卫们背了下来。
三g守着小炭炉,黑色汤药在锅里翻滚。
她脸上难掩焦虑神色:“…太上皇清醒的时间一日短过一日,照这样子,最多再有十余日,便会一病不起。到时候李承衍再无后顾之忧,必会举兵攻城。你可准备好了?”
程云轻轻摇头:“四皇子手中的扶桑火药威力更大,火铳射程亦精准许多。我研究多日,始终未能参透其中奥妙。”
“师父若还在就好了。”他苦笑,“火铳一事上,他知识渊博惊才绝艳,常有奇思妙想。”
师父在时,你我始终都是孩子。即便遇到了困难和艰险,心里相信总会有人相救。
师父不在了,你和我就像只剩一条命的猫妖,从白天到黑夜都活得胆战心惊。
三g握紧他手,眼神明亮:“我从小长在师父膝下,曾见过他无数次尝试收徒,都以失败告终。从初见开始他便高看你一眼,便说明你天赋绝佳,该有自信才是。”
“天赋绝佳?”程云眉梢一挑,脸上浮现笑意,“说起来,这算是…你第一次夸我吗?”
第一次夸吗?从来都没夸过吗?三g一愣:“…那以前我都总是对你说些什么啊?”
“云哥哥,救命啊!云哥哥,别管我啦自己逃吧!云哥哥,谢谢你啊又麻烦你了!云哥哥,对不起!”程云学着她的语气,尖着嗓子揶揄道。
三g忍俊不禁,扑哧笑出声:“以后不会了。”
“是啊,以后一定不会了。”程云轻声说,“以后你就是我的责任了。”
以往的种种陷阱诡计,在我身边都不会再有。
坦坦荡荡,再无隐瞒。
程云定定看她:“世人皆说,定王李承云天煞孤星。克父克母,注定孤家寡人,踽踽此生。”
郑三g微笑垂眸:“世人皆说,华山派妖女郑三g,红颜祸水,魅主惑上,理当猪笼沉塘。”
“听起来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双。”程云一本正经。
三g笑:“适合做对好搭档。”
他们目光对视,久违的笑意在彼此眼中流淌。
三g却从程云的神情中看出了一丝不一般:“…可是四皇子那边有问题?”
问题,倒说不上是问题。
“四皇子此人,若是太平盛世,当是明君贤王。”程云淡淡说,“以往太上皇在位时,十年灾荒,长江南北各巡抚税例竟不足百万两。”
“除京师禁卫尚能发得出军饷外,甘陕驻军边饷终日拖欠,各遑论赈灾的款项。”
太上皇在位三十余年,国库日益空虚,朝政腐/败,官员中饱私囊,奢靡风气甚重。太子薨逝后十年灾荒,太上皇更是无心无力,放任边防驻军拖欠军饷。
“江湖各大门派能够做大,武林大会声势日强,与军队衰弱关系极大。”三g点头,“朝廷发不出军饷,年轻人要谋求出路,自然会投奔有实力的江湖门派。”
“就好比我师父。华山派每年施粥,灾民由冲虚观直排至北安门,却不见朝廷赈灾的粥铺。京师都如此,外敌就更不论说了。华山派会有布粥的大善名声,到头来,还不是因为官府孱弱无法赈灾,才让华山派顶起了大梁。”
国库空虚,民不聊生。
四皇子掌握朝政后,先是大兴矿税,既之后哄抬马价,又将辽东巡抚蓄养多年的战马一股脑卖光了。
这才有了赈灾的银两,能让河北的灾民喝得上一碗稠粥了。
朝堂上文臣掌握大局,自然对四皇子仁政爱民的举动大加赞赏,推崇至极。金銮殿上跪了一地朝臣,高举玉璋,喊着:“千古贤王,德才兼备,有太子之德,当立为储君。”
昏昏沉沉了这么多年的老皇帝,在这一瞬间突然清醒。
他自然是想不通灾民的日子有多苦,也不明了辽东驻军到底需要多少匹战马,更看不明白朝廷上风云涌动,字字句句藏匿了多少心机和陷阱。
他只记得…
旧太子生前最爱蓄马,辽东战马更是大儿子的心头好。旧太子爱练兵,五军营提督是大儿子恨不得拜把子的好兄弟。
四皇子说卖就卖,说不给人饭吃就不给人饭吃。
大臣一片叫好,而自己这个真正的不论说什么,似乎都不济事。
人人都忘了曾经的太子,只是跪着求他立一个新太子。
老皇帝不寒而栗。
直到回到承乾殿,将一脸孩气的小儿子抱在怀中,才突然惊觉,若再继续下去,四皇子狼子野心,而他会连这个最小的儿子也保不住了。
老皇帝与四皇子的对抗,一开始便在军饷之上。
四皇子欲削军饷,以减田赋盐课,给民休养生息。
而太上皇却另辟蹊路。
他不仅不削饷,还将目光放在了…
“因军弱而坐大的,武林门派上。”郑三g轻声说,“…于是才有了武林大会上的十一皇子李承衍。”
程云点头:“种什么因结什么果。这十年四皇子把控朝政,宫变当夜,守宫城的禁军却还是保皇死守,直至最终因火铳太强而败退,亦是突围出了京师投奔十一皇子李承衍。”
禁军宁死不投靠四皇子,是因为过去十年一直死守军饷,让禁卫吃得上饭的人,是老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