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 热闹 - 穿越之咸鱼致富之路 - 成翎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119章 热闹

“幸好我生得早。”云清的思维却拐到了另外的地方,长舒一口气,“不然到时候多尴尬,孙子比儿子年龄还大。”

闻言,梁枫笑出了声,“可是已经有小石头、平安他们了,都比小家伙大得多啊!”

云清鼓着脸,自暴自弃道,“那我不管,反正我进门之后,不可以再出现这种状况了。”

梁枫见此,更是笑得乐不可支,然后捧着他的脸,狠狠亲了一下,太可爱了,忍不住。

整个杏花村的人,都知梁枫要回家过年了,第二天还不等他主动先出门去拜访村长和族老等人,家里就陆陆续续来了同一批又一批的客人。

杏花村的村民,农忙时就在地里干活,其他时间,就在村内的作坊或者和隔壁的苏家村染坊内上工。

这些活计不累还钱多,现在同安县境内,甚至是舒州府内,杏花村和苏家村那都能算得上是一等一的富庶,而带来这一切的人,当然是梁枫。

因此,两个村子的人,对梁枫除了感恩戴德之外,再不会有其他想法,如果一定要有其他想法,又管不住嘴非得说出来的的,那就继续穷着吧,梁枫总不至于上赶着要帮那些人,给自己找不痛快吗?

客人都送走后,梁枫开始问起梁叔秋,他媳妇儿是不是怀孕的事。

梁叔秋是个老实性子,虽然这几年一直在主管着糖果作坊,已经比前些年多了不少威严,但是在梁枫面前,却还是有几分孩子般的腼腆。

闻言,他红着脸点点头,“爹,我也想跟你说来着。”

梁枫看他明显发光的双眼,脸上也不自觉升起几丝笑意,同时也对另外几个儿子道,“是,你们都还年轻,好好调养身子,什么都有可能。”

话音刚落,梁仲夏立刻插嘴,苦着脸连声拒绝道,“爹,我就算了啊,我和秀秀有一个孩子就行了,小孩子太烦了,就生这一个,反正以后养老也有个指望,就这样吧。”

梁枫没理他,老二他们一家三口,都是典型的享乐主义,能过好自己日子就行了,也不指望他们什么,再者人太多,以后处理起家产来也麻烦。

梁孟春是梁家长子,他自己倒是有心想再多生几个孩子,不过这种事也看缘分,不强求。

“老三,有件事,我想提前跟你说清楚。”梁枫靠坐在椅子上,敲了敲桌面。

梁叔秋神情一凝,很少见他爹如此严厉的模样,立马轻声回道,“爹,您说吧!”

“老三,我知道,你想生个儿子,但其实生儿生女这件事,是没法控制的,如果这一胎你媳妇还是女孩儿,你可不许因此对她生出什么嫌隙不满,你们先前这么些年,过得艰难,能互相信任,扶持着走过来不容易。”

梁叔秋先是一愣,而后眼眶一红,连声道,“怎么会呢,儿子之所以想生儿子,也是不想她在外面被人说嘴,爹,您放心吧,儿子绝对不会生出这样的想法!”

梁枫笑着点点头,“那就好,你的性子最好,我总是想为你考虑多些。”

“爹……”梁叔秋感觉自己又想哭了。

梁枫对他的态度很是满意,又转头看了眼也在流泪的三儿媳妇,继续道,“接下来的话,是对你们夫妻两人说的,都给我听好了。

假使这胎生了儿子,你们夫妻往后,也绝对不可以对莹莹轻慢了。旁人家怎么样对待男孩女孩,我是管不着,但在我们梁家,我一直都强调过,不论男孩女孩,他们都是一样的重要,你们绝对绝对不能够重男轻女。”

“是。”

梁枫不仅是言语不断的强调,这些年来,也一直是这么做地。

所以格外让人信服,因而,此言一出,不光是老三夫妻,老大他们几对夫妻,也同样不约而同应了一声。

说完这些,梁枫便放过了这个话题,人在做,他在看,反正他活着的时候,梁家必须听他的,谁也翻不过天去。

之后,他就跟自家几个儿子,商量起办梁初满月酒流水席的事。

经过仔细考虑,打算定在年初五初六的样子,那会儿,大家也都走完亲戚了,闲在家里没事,弄这么个事,刚好可以让整个村子一起热闹热闹。

孟春当即笑着点点头,“好啊,小弟出生后,都没什么机会呆在村子里,趁着这机会,也好让让大家认识认识。”

他们兄弟几个年幼时,肯定是没享受过这种待遇的,但那时他们亲爹亲娘还在呢,怨谁也怨不得梁枫?

再者,他们如今的年龄都能当梁初的爹了,真正是长兄如父,自然也不会无端嫉妒,和生出什么不好的心思来。

梁孟春接着道,“咱们村子,现在人可不少,还好咱家这处地方大,连着隔壁外面的空地,也能摆下上百桌。”

苏氏忧心,“天啊,上百桌啊,这桌子凳子都得让相熟的人家,每户借出来几张,不然那一时还真找不到那么多。”

梁雪儿倒是大大方方道,“嗨,咱家出钱又出力,全村大家一起热闹,他们就帮这点小忙,还有啥不方便的?”

“嗯,那时候,刚好咱们村的作坊都在停工,还可以让各家都出几个人,提前来帮忙处理菜肉什么的?”

“是,现在天冷,也不怕坏,前一天弄好,第二天热热就能直接上桌。”

……

“爹,我觉得咱们要不然,找个戏班子来唱几出戏吧,今年铺子里、还有村里收益都不错,既然要热闹就热闹个彻底好了,顺便让大家伙一起开开眼?”

梁仲夏时刻不忘核心主题,宴席就是要热闹啊。

因此,自打梁枫提出来要办流水席,别人都在操心各种具体实施方案,就他就在翻箱倒柜地想各种好玩的点子。

不过,说起唱戏,却真是让大家伙儿都眼前一亮。

舒州人民爱戏,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民百姓,几乎个个都会哼两句小调,资深爱好者更是众多。

连带着各种戏班子,亦是层出不穷,有几个出名的大班子,甚至到京城给皇帝陛下唱过,所以,舒州戏班子的出场费用,也就水涨船高。

同安县的十几个村子里,只有最富的杨家集,有一年考中了两个秀才,他们举村筹款请个小班子来唱了两天。

但就这,可把十里八村的大家伙,都给羡慕坏了,那段时日,每天吃完饭就提着小板凳过去蹭听。

他们杏花村,现在当然也可以办一场这样热闹的,甚至都不用大家出银子筹款。

梁枫笑着赞同,“好啊,请个好点的戏班子,一次性来唱个十天八天,让村里人听个够。”

这些对梁家来说,都是小钱,他自然无有不应,生活条件好了,就开始追求精神享受,是人的本能。

“好啊好啊,我可爱听戏了。”阿雪异常激动,眉飞色舞。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