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第一章重生女放弃的知青1
“阿淮啊,?你也别怪你哥,我们家就你妈一个职位可以让出来,你和你哥总有一个需要下乡的,你哥是老大,?我和你妈肯定是要你哥养老的。”殷父面上的表情有点讪讪,?想到大儿子做的事,?也觉得对不起二儿子,?但是名都报了,也不能撤回来了。
“是啊,你大哥也是着急,他谈了个对象,马上就要结婚,?如果对方家里知道我们二老都没了工作,?肯定不愿意嫁过来的。”殷母心里有点难过,?但还是跟着劝。
殷父殷母是机械厂的工人,?这年头工人吃香,?双职工家庭生活的就更不用说了。他们生了三个儿子,?相比起别人家,不免有点得意。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国家突然让知识青年下乡,支援农村建设。他们家老大老二正好都在范围内,?只有还在上小学的老三不需要考虑。
殷父原打算办退休,?把工作给老大,?然后殷母的工作让给老二,但是遭到了老大的强烈反对。殷父每个月有70块钱工资,殷母也有30,如果给了两个儿子,?那家里的进项就只有36了,每个新员工18。
老大年纪也大了,这两年就要娶媳妇了,小儿子还在上学,如果只有这36块钱,那家里的日子就过不下去了。
所以在老大强烈反对之后,殷父也默默的不说话,老大是要给他们养老的,他不能不顾老大的意思。
殷父本打算出去寻摸寻摸,看能不能托关系给老二找个临时工,没想到第二天,老大就偷偷的给老二报了名。
名字一旦报上去,就再也没办法更改了。
殷父怕老二怨恨老大,这几天一直在敲边鼓,怕他也有样学样,偷偷给老大报名,为此他都把和户口本藏起来,不让老二发现。
四爷冷不丁的抬起眼,面无表情的看了殷家众人一眼,“你放心,就当给你们养老了。”
说完也不管他们有什么反应,放下碗筷,径直出门了。
他没时间和这家人耗,他还有很多事要办呢,要趁着现在还没下乡就办妥,不然到时候想来一趟京城非常不容易。
夏夏在乡下肯定各种不方便,她喜欢的东西乡下很难买到,自己最好能给她带去,但是现在他身上只有几块钱,不够啊。
四爷决定先找路子挣点钱,顺便也给以后弄个挣钱的门道,总之,无论如何,不能叫夏夏吃苦。
因为是第一批知识青年下乡,准备的时间比较长,从开始报名到出发,中间有2个月的过度期,而四爷几乎是在刚开始的时候就被报了名。
四爷也是那时候穿越过来的,等到出发的时间,他整整待了两个月,有两个月没见到林夏了,他还怪想她的,也怕没自己在,她会过的不好。
虽然知道她有空间,也知道她现在的身份,虽然是个农家女,但在家里也被父母疼爱,但依然会担心她不习惯。
不过四爷强忍住了,没有写信或者发电报什么的。
实在是怕被人不小心发现了,那麻烦就大了,毕竟以殷淮的情况,他是不知道未来会被分配去哪,也不认识林夏村里的任何人。
贸贸然的联系林夏,可能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
终于熬到了下乡的时间,四爷松了口气,殷家父母和大哥也松了口气,总算要走了,这样就不用担心,老二会折腾出什么幺蛾子报复老大。
被四爷担心惦记的林夏过的很好,她穿过来的时候原主正在上学,念高二,马上就要毕业了。
原主是被家里娇宠着的,虽然也会帮着林母和大嫂做点力所能及的活,但大部分时间不是在看书,就是歇着。
林夏穿来后,知道以后可能会下地干活,于是干脆给自己找了个来钱的营生,那就是写文章。
这年头也是有报纸杂志的,只不过上面刊登的东西要求严格,不过这个难不倒林夏,她可以变着法来歌颂祖国赞美党,表扬现在的新社会。
这种东西,她一天能写出四,五篇,所以她投了7,8家报社,而且每家都很频繁,隔个几天就投。
有录用的也有被打回来的,但是录用的占了多数,被打回来的,林夏修修改改又重新投。
经过几轮的筛选,林夏和三家报社建立了友好的关系,以后会定期给他么供稿,也接受他们的要求写文。
这样下来,等林夏拿到毕业证的时候,她已经可以每月月收入30-50不等了,这相当于一个正式工人的工资了。
林父林母特别高兴,林大哥大嫂也很高兴,尤其在林夏拿出20作为家用的时候,就连衣服都不用她自己洗了,林大嫂给包圆了。
林夏也投桃报李,时不时的买点零嘴,给侄子侄女都分一些。
这样林大嫂就更说不出一句不好来,在外面逢人就夸,‘自家小姑子是个能耐人,在家里写稿,轻轻松松就把一个工人的工资给挣了,就是写文章费脑得多补补。’
林夏的日子过的舒舒服服,就是有点无聊,而且也不知道任务是什么,于是也经常盼着四爷早点过来。
这次的任务是殷淮发布的,所以林夏并不知情,只能等四爷来解密了。
等了两个月,四爷终于来了,他是跟着第一批知青们一起过来的。
这一批的知青,加上四爷,总共只有3个人,两男一女。
因为人数太少,生产队不好给他们另外起一间屋子,村里也没有可以住人的空屋子,所以把这三个知青就安排在老乡家里。
林家和张家钱家算是条件比较好的,家里都有空屋子晾着,所以就这三家接收了。
钱家儿子在当兵,家里只有钱老夫妻两个和女儿在家,所以唯一的女知青就住进了钱家。大队长原本是打算把四爷安置在张家,另一个男知青安置在林家的。
可不知道为什么,张家不愿意,他们留下了那个男知青,大队长只好带着四爷来了林家。
林夏坐在自己房里的书桌前,无聊的转着笔,抬头一看,正好对上了四爷的视线,心里一喜,总算来了,以后不会无聊了。
林家的那间屋子早就收拾好了,里面有一张床,一个旧柜子,是林大哥结婚前用的,结婚打了新的就淘汰了。还有一个大书桌,是林父自己打的。
林父会点木匠的活,当初给闺女打书桌的时候,顺势多打了一张,预备着以后给孙子孙女用,既然现在有知青要住自己家,就拿出来给他先用着。
四爷比较高兴,不仅见到了夏夏,以后还和夏夏住一个屋檐下,那自己就可以光明正大的照顾夏夏了,不然等法定结婚年龄还有好几年呢。
于是四爷被叫来一起吃饭的时候,就顺势提出搭伙吃的要求,他可以多交点粮食,希望有个热乎饭吃。
那这没什么不好答应的,只要粮食交足,也就是多加把米的事,林家人都比较好客,一口应下了。
等吃完午饭,林家人都去上工了,侄子侄女也跑出去找小伙伴玩了,四爷和林夏才逮到机会一起说话。
“快快快,任务是什么?我等了两个月,好奇死了。”林夏焦急催到。
四爷端了杯茶,慢悠悠的开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