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8章 机甲基地落成,濒临崩溃的物理天才 - 最高机密:大学毕业我造了台机甲 - 米缸大人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038章 机甲基地落成,濒临崩溃的物理天才

孟浩最近生活的很充实。

上午研究机甲;下午去新机甲基地验收,对需要改进的地方做些指导;晚上则拼命地狠练咏春拳法。

没有强健的体魄、足够的体格,驾驶操控机甲难于登天。

华夏民族,国家层面的动员能力相当之强。

在军方参与到新基地的建设后,短短10天工夫,石林市沿海的一处山峦内部就已经被挖空了。

相当于一百多个足球场大小的新型机甲仓库中,堆满了战略性物资材料。

武科大承诺给孟浩的5个亿,也在三个工作日内打入孟浩私人账户。

只是,这些钱到孟浩手里还没有捂热,就全部上缴给了系统,兑换成系统币,换来了大量黑科技图纸。

不过,机甲研发的进度有些缓慢。

主要是人类专家对于系统给予的黑科技,太难吃透。

严义正上将相当信守承诺,在孟浩签署了合约书的次日,除了建设新型机甲基地的上万工程兵外,专程派给了孟浩一个人数高达两千余的强化工程团。

当然,强化的不是兵员数量,而是军人质量。

两千多人的强化工程团,全部拥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且清一色的是理化生。

而原本数十人的专家团队,更是扩编到了三百余人。

这些专家,资历最差的也是博士生导师,其中不乏国家工程院士、华夏专项津贴人才。

即便如此,这些专家还是华夏各大顶尖学府限制名额、层层选拔上来的。

如果不限制人数,只怕专家团队的人数,要到达上万。

能够打造出机甲的黑科技,对这些专家学者而言,诱惑力是致命的。

但,即便如此,在机甲相关配件、材料的研究上,还是充满了难题,进度缓慢。

这令孟浩的工作量一度变得很大。

毕竟,他不可能靠自己单枪匹马就建造打造出机甲所需的配套材料、武器、能源。

“天启科技电能储蓄系统,是目前已经研发的,最前沿的氢锂蓄电池的蓄电量的一万多倍……”

“机甲所需的无损电机技术,推力极强,但对光刻机技术的要求也相当之高……”

“除了机甲腹腔处的主发动机外,在腿部,四肢也安装几十个缩小型的引擎……好处自然是能够提供更强的机动性,缺点是,续航时间下降到了一个小时出头。”

“机甲的初代Ⅱ型复合装甲,所要求的强度,是能够在距离核爆中心三公里处完好无损……”

化身专家导师的孟浩,每天都“讲课”讲的唇干舌燥。

不过,结果还是不错的。

从专家团到普通工程兵,都能够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需要做什么。

当然,在此过程中,孟浩也收获了所有人打心底的钦佩、尊重和敬仰。

“不愧是机甲之父,这个结构设计的实在太精妙了!”

“孟神就是孟神,短短几个小时就指导打造出了新的微缩引擎!”

“华夏的骄傲、炎黄的天才,这初代Ⅱ型复合装甲的强度,已经超出了米国前几个月所公布的新型材料强度、韧度的三十余倍。”

“孟神万岁。”

“机甲之父万岁。”

“华夏万岁。”

“……”

……

差不多三个礼拜后。

坐落在石林沿海山峦的新型机甲基地基本快要竣工。

配备给孟浩的强化工程团的专家团队和普通工程兵对于自己应知应会的机甲黑科技知识也吃透了大半。

而严义正更是体贴的从孟浩家地下,挖掘了一条专线,连通新型机甲基地与孟浩的家。

如此耗费巨大、大兴土木地打通一条专线,只因为孟浩之前所说的那句“父母在,不远游”。

在不影响孟浩父母亲戚的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能让孟浩迅速往返家与机甲基地的最好办法,就是这条地下专线。

这一点,不仅孟浩父母不知道,甚至整个小区乃至邻近小区的居民都没有察觉到,在自己的脚下,有一条耗费巨资的专线。

不过,这条专线所用的电磁悬浮技术,也是孟浩从系统中兑换出来的。

这条专线所需造价,甚至超出了孟浩家所在的小区,乃至邻近几个小区的造价总和。

孟浩去S大的频率越来越低。

随着新型机甲基地的落成竣工,在一个星期内,机甲仓库内的生产机、无人机、逆行者号机甲,就都要运送去往新的机甲基地。

孟浩,已经在准备最后的善后工作。

……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