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临阵换将新皇不明白,临阵换将乃是兵…… - 我妻能扛鼎 - 无根的蓬莱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当前位置: 30读书 > 历史军事 > 我妻能扛鼎 >

第50章临阵换将新皇不明白,临阵换将乃是兵……

第50章临阵换将新皇不明白,临阵换将乃是兵……

第五十章临阵换将

(新皇不明白,临阵换将乃是兵家大忌)

徐王妃几道守城的命令发下去,军营中的大家便立即行动了起来。毕竟军队都是令行禁止的。

燕王爷不在,他在走之前把燕京大大小小的权利全都交给了徐王妃,包括军事和民政。因此,将军们大家听令之后都没有什么多说的,立即行动了起来。

对于文臣来说,他们的首要官员孔承宇丞相是燕王殿下的死忠。孔承宇丞相稳住了,其他文官便也都稳住了。

徐王妃在向军队发布守城的命令之前,也亲自召见过孔承宇丞相,当面对他痛陈利弊,争取他的支持。

只不过为了保护祖洪才,徐王妃并没有在孔承宇丞相面前说祖洪才的作用,只说了徐王妃根据各地探子的情报,分析出来有可能会有大军围困燕京城这么一遭。

孔承宇丞相立即领命,同时提出,战局形势瞬息万变,若是朝廷的大军发现燕京城固若金汤,极有可能会挥师别处,围困其他的大城市。

孔承宇丞相建议徐王妃向所有接纳百姓入住的大城市发布紧急命令,让大家屯兵屯粮,以防在朝廷大军围困之下,燕地受灾过重。

徐王妃想想之后,觉得孔承宇丞相说得在理,于是便对几个重要的大城市都发送了上述指令,以防朝廷大军分兵偷袭。

就这样,无论是军队还是民政大家都被调动了起来,该调兵马的调兵马,该屯粮草的屯粮草。

朝廷也不把这个消息向燕京城的老百姓们瞒着,鼓励大家多从城外购买粮食、蔬菜、生活用品等等,同时禁止京城的粮商们坐地起价。

一时之间,燕京城的百姓们纷纷大量购买粮食、蔬菜,做好有可能被围困的准备。

祖大寿等三家人自然也收到了这个消息,因为事先已经从祖洪才、于小英处求证过这个事情,他们也不纠结,也不心疼钱,赶紧换成物资。

按照祖洪才说的,屯够大家三个月吃用的粮食。

同时因为家中有两个菜园,祖大寿等人还囤了好多菜种,准备到时候在自家院子里种菜,十多天就能吃一发青菜,就不用囤那么多菜了。

再说了,一般的菜太容易腐烂,除了包白菜之外,很多菜都放不得久,不到三个月就会腐烂了。

不久之后,果然有一支朝廷大军绕过燕王殿下的眼线,突袭到后方燕京城来,将燕京城团团围住。

而此时,前方战场里的燕王殿下和何腊瘦将军正带着士兵们打的如火如荼,战事胶着、难分胜负。

燕王殿下不可能在此时挥师往北,到燕京城里为徐王妃解围。

战场上,何腊瘦将军在两军对峙时,大声将有一队兵马围困住燕京城的事情宣扬出去,想起到动摇军心的作用。

却哪不知,燕王殿下早早已经收到了燕王妃的来信,知道了有祖洪才、孔承宇丞相等人的帮助,早已将后方的数个城池建得固若金汤,且早已做好了持久战的准备。

在此次大战之前,燕王殿下已经在营中训话,告诉大家徐王妃根据种种情报分析,得知朝廷有可能有一支军队会绕到后方去袭击燕京城。

燕王告诉大家,虽然已经调兵遣将、广积粮草,但此番若是不能大胜朝廷,及时挥师燕京的话,住在燕京城里的家眷们有可能会在大军围困之下过得很辛苦。

所以就要求各位将士们一定要效死用命,在打仗的时候毫无畏惧、奋勇杀敌。

因为有着燕王殿下的预防针,所有将士们都知道朝廷有可能会出幺蛾子,会绕到后方去出阴招。

此时在两军对峙之时,他们果真听到何腊瘦将军说出了此事,于是士兵们非常的愤怒,并没有达到何腊瘦将军所试想的瓦解军心的目的,反而因为“哀兵必胜”,使得燕王全军将士们士气如虹。

何腊瘦将军惊讶不已,赶紧撤离战场,在此次两军对垒之中,吃了一个大败仗。

从那之后,何腊瘦将军便像一个乌龟一般,收紧营地,扎好营门,不再出门与燕军对战。

此时,燕王便落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

一来他还没有将何腊瘦将军大军之中的有生力量消灭,几十万大军可不是说着玩的。

二来他急着挥师北上,去解燕京之围。

但是,事情有个先来后到的顺序。只有先在这边江河浪兽将军的大军打败,使得他们无力再战,才能挥师北上去解燕京之围。

否则的话,若他现在便拔营回燕京,何腊瘦等大军再跟上,他就会腹背受敌,落入下风,到那时情势危矣。

现在,战局已经往江南的方向推进,何腊瘦将军补充粮草比较容易,燕王殿下补充粮草比较难,每多拖一天,燕王殿下就多损失一天。

所以在现在双方闭门不出等战局之中,占优势地位的是何腊瘦将军。

燕王殿下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迅速招来谋臣武将们商量对策。

谋臣们提供了两个思路,一是使出一个“反间计”,就像之前秦国人忽悠赵国人一般。

他们可以派探子到南京应天府去散步消息,说老将何腊瘦未战先怯,明明有着优势的兵力,却闭门不出,不敢与燕王对战。

这都是因为何腊瘦将军垂垂老矣,比较惜命,已经再没有年轻人的勇气去战场上厮杀了。

何腊瘦老将军的所作所为正中燕王下怀,才使得燕王军队如今气焰如此嚣张,甚至威逼南京应天府。

而年轻的将领李景龙将军则是人中龙凤,燕王殿下都惧怕他,若是能将他换下何腊瘦老将军,朝廷大军肯定早就获得胜利了。

若是心新皇能像之前的赵王一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替换了廉颇老将军,那么燕王的军队就可以旗开得胜了。

另一个计谋则是“围魏救赵”。

既然朝廷的军队可以趁燕京城里兵力空虚而围攻燕京,那么燕王殿下的军队为什么不能趁南京应天府兵力空虚而围攻南京呢?

说句实话,随着燕王殿下与朝廷军队战线一步步焦灼,此时燕王殿下的军队已经逼近南京了。

说起来,大军趁南京应天府兵力空虚奇袭南京所走的路程,还比班师回援燕京所走的路程要近一些呢。

燕王殿下听了这两个计策之后,觉得这两个计策都挺好的,于是便双管齐下,两个计策一同发动。

不到半个月,“反间计”便在南京应天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