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剥夺身份祖洪才日后就不再是太学生了……
第42章剥夺身份祖洪才日后就不再是太学生了……
第四十二章剥夺身份
在会面之前,徐王妃自然也要做做功课,了解一下祖洪才是个什么样的人。
一了解之下才发现,这个祖洪才确实是个人才。
他的经历堪称天才模版,十三岁跟着家人从江南来到燕地,十四岁考中秀才,十五岁考中举人,在考试的策论当中写出了坎儿井这样一个工程计划,同年进入太学念书,
现在他才刚刚十六岁,而他所规划的坎儿井工程已经在燕地里遍地开花,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现在正是秋天,是收获的季节,而坎儿井工程也正式在燕地推行一年整。
徐王妃现在是燕地的实际控制人,她自然知道这个坎儿井工程为燕地带来了多少粮食、多少良田、多少财富。
因此她本人都觉得祖洪才这个人不是说大话的人,还是个很能干实事的人,因此对于于小英之前告诉她的祖洪才的判断,便又放心了几分。
祖洪才在面见徐王妃的时候,表现得有理有节,应对自如。
在徐王妃问他,是否燕地这边不会打仗的时候,祖洪才却看了于小英一眼,无奈地对徐王妃说道:
“娘娘,祖某不敢欺骗于您。祖某之前对妻子说的是燕王爷定能平安回来。
我也向她说过今年不会打仗。
但其实燕地和朝廷之间必有一战,因为燕王爷和王妃您们二人绝不会坐视朝廷削藩的。
而且当今皇上性情暴戾,不得人心,燕王殿下则将燕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民心可用。
其实真与朝廷打起来,我们必定能胜过朝廷。”
听完祖洪才的话之后,徐王妃“噌”的就站了起来,对祖洪才说道:“大胆!谁给你的胆子?竟敢妄议朝廷!妄议燕王殿下!
燕王殿下乃是皇上最忠心的臣子,绝不会谋反!
还说什么燕地与朝廷必有一战?
若是燕王爷能平安归来,燕地自然会与朝廷和睦相处,何来‘必有一战’之说?”
祖洪才一愣,自己说的确实是实话啊,前世里事情就是这么发展的啊,难不成徐王妃还有什么和平的幻想不成?
祖洪才立即劝阻道:“王妃娘娘,小人预计今年冬天燕王爷便能平安归来,到明年开春的时候,估计燕地就会与朝廷开战了。
请您在今年秋天一定要多囤一点粮食,多为燕王殿下积攒一点经费。
趁着现在,粮食还不算特别紧俏的物资,也可以多从其他地方买一点回来囤着。
早早准备,总是没错的。”
徐王妃闻言心急如焚,觉得祖洪才这小孩太聪明了,可是一点儿城府都没有。
现下燕京城里风声鹤唳,燕王爷被扣押、软禁在南京应天府里,生死未明。
若是让这个口无遮拦的小子继续待在太学里,被一些南京应天府收买的探子听说了,燕王殿下怎么可能还回得来?
可这小子的脑瓜确实太灵了,看人、看时事都太准了,他说的那些徐王妃心里门儿清。
但心里清楚是一回事,嘴巴里不能讲出来呀!
徐王妃觉得,在这个风声鹤唳的时候,不适合让祖洪才继续呆在太学里了。
于是她想了个招,对于小英说道:“小英,你是我们第一批女子护卫队里面,最成功、最厉害的一个班长。
现在正值秋天,秋收是最重要的一件事,我想请你作为我的钦差,将燕地整个绕一圈,督促收粮这件事。
同时,因为燕地匪患严重,我给予你一营兵马,这些兵马你可以自己挑选,带着他们这些当兵的一起,沿途不但督促当地官员收粮,同时剿匪,肃清整个北地。”
祖洪才闻言松了口气,刚刚他说完话之后,徐王妃反应这么大,他还以为自己犯了什么大错了。
现在看徐王妃的安排,分明是认可了自己的猜测,也决定按自己的建议来办。
那就好,前世里燕王殿下因为缺粮,打了四五年才把朝廷完全打下来。
现在,有了坎儿井工程让粮食丰收的功劳,徐王妃也早早就做好了准备,燕王殿下若是不缺粮,那么可能天下会少几年战乱吧。
没想到,徐王妃继续对祖洪才说道:“祖洪才,你现在虽然是太学的学生,但更是小英的丈夫。
现在是小英仕途发展的关键时期,你就不要继续在太学里念书,去小英的军营里给她做个军师,好好辅助辅助她吧。”
徐王妃有些忧虑的看着祖洪才,她知道有好些读书人视读书为生命,不让他们读书被他们认为是一种对他们的侮辱。
可惜徐王妃自己知道,她半点都没有侮辱祖洪才的意思,反而是想要保护他,保护燕王、保护自己。
她知道太学生的身份,在整个燕地,对学子来说有多大的吸引力。
她担心祖洪才想不通,吵闹起来。
出乎她意料的是,祖洪才竟然欣然领命,一点儿都不在乎自己太学生身份的问题,高高兴兴地想去给于小英当军师了。
殊不知,祖洪才心中早就不想念书了。他觉得,在现在这个乱世里,继续待在太学里念书太浪费时间了,他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但凡,之前他考中举人的时候关书达擡擡手,给他当个县令,他一定能像张逸晨一样做出成绩来的。
现在可好了,徐王妃殿下开恩,一下子就提拔了他们夫妻俩个。
小英从只带着一个班五十个人左右的女子护卫队,混上了一个营的兵力。
日后,这五十个人就是小英的亲兵营,这一营士兵就是小英的嫡系部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