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出国2 - 七零年代娇宠媳 - 长桥北转 - 都市言情小说 - 30读书

第107章 出国2

姜糖正确的生日是在三月份,上一年忙着开学就没有大办。这一次沈书淮请了梁家那边的亲戚和沈姑姑,还让姜糖邀请自己的大学同学来家里。

大一上半年的时候姜糖就不住在学校了,不过她和之前的舍友关系一直不错。她的同学只知道姜糖是京市人,法律系的沈卫清是她大哥,而且姜糖已经结婚,爱人还是隔壁清大的大学生,其他再多的便不知晓。

所以班上的同学带着礼物过来沈家,见到沈家三层的小别墅和宽敞院子里的小轿车,还有许多熟悉的京大教授的面孔,以及明显气质不同的一群人后,纷纷都震惊了。

没想到啊,看着姜糖平时低调得不行,除了吃穿上好点,甚至还比不过班上其他京市的同学。他们都以为姜糖家只是普通的工人家庭,结果亲眼见了才知道,人家住着别墅开着轿车。

生日过后姜糖的生活依旧继续,只是不少人都知道了她和沈卫清是商学院沈教授的女儿儿子。

顾连A那边还在考虑,姜糖已经准备好了所有的资料正式申请了国外的大学。时间紧急,顾连A一直在考虑,姜糖总不能就什么也不做,干等着这段时间过去机会溜走。

而且申请发出去后学校的回复还要一阵子,也不一定就同意了姜糖的申请。所以趁时间,姜糖又去办了护照。

顾连A眼看着姜糖忙得团团转,心里面慌得不行。其实他早就想好了,姜糖想做什么就去做,别说一年半,就是姜糖在那边读完四年大学他也会同意。

他只是遗憾自己不能陪姜糖去,更多的还有担心。

想好了答案,顾连A找个时间把姜糖约出来,两人一起去新开的电影院看电影。

现在政策放开,已经允许私人买卖了,电影院门口又卖红薯和小零食的摊贩,顾连A选了几样买下来。

两人排队进去,找到地方坐下来。这是一部在后世极为经典的电影,姜糖也是第一次看,全程看得津津有味。

她这段时间准备资料,申请的还是国外一所有名的设计学院,那边要求很多的设计作品,姜糖几年来积累了不少,但能拿出手的却是不多。

这只是她上辈子的爱好,跟两辈子的专业却是不搭边的,上辈子她选择的是个理科专业,这辈子为了轻松选择了历史方面的专业。

当然一年多的学习过程告诉姜糖,历史专业也并不轻松。

所以准备作品花了很大的心思,姜糖已经很长时间没有放松过了。

看过电影,两人又去了国营饭店吃饭,这是一家老字号的酒楼改造成的国营饭店,里面的招牌烤鸭要提前两个星期预约,在里面吃饭依旧需要票证。

吃到一半,顾连A放下筷子,“我想过了。”

姜糖抬头看他。

在姜糖的注视下,顾连A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同意。娘那边我也问过,她也同意。”就在昨天,顾连A给徐静芳发了个电报,那边回了个电话,徐静芳问过情况后就说,这么好的事没道理不让糖糖去。

“真的?”姜糖感到惊喜。

顾连A点头,不过他紧接着严肃着表情和姜糖约法三章。

“但你得答应我几件事。”

最重要的事情都有眉目了,其他无关紧要的小事姜糖是愿意迁就顾连A的,“你说。”

顾连A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张纸,在他打开的时候姜糖瞄了一眼,上面写满了字。

姜糖:“……”你干脆出本书,叫《姜糖在国外的生存手册》算了。

“第一,必须按时吃饭,不能暴饮暴食也不能不吃。”顾连A拿笔在上面画了一个大大的圈圈,“这点很重要。”

以前在顾家的时候啥事没有,这点还不那么明显。但是到了京市念大学后,姜糖经常为了学习和学校的活动忙得脚不沾地,然后就成功错过吃饭的时间。

要不是他经常过去找人,又托小敏问过姜糖的舍友和同学,顾连A还不知道姜糖这样一个爱吃的人竟然会把吃饭忘在脑后面?

姜糖低头看手指,这个她可能没办法答应。

“第二,记得每天至少锻炼一个小时。”顾连A是个相当自律的人,到现在都保持早六点起床的习惯,无论他睡得有多晚。而且早起之后还要在院子里面锻炼,在青山村大队的时候他会上下爬山,到了京市来会在沈家附近跑步。

姜糖体力不行,来到京市后又发过两次高烧,自此便被顾连A无情地剥夺了早上睡觉的时间。

偏偏以前总纵着她的沈书淮这次也态度坚决,不仅帮着顾连A,还以身作则自己也开始了锻炼。

沈书淮的身体在下放那几年底子坏了不少,这两年虽然有姜糖断断续续给他使用原液,但原液这种东西它不是万能的,只能治一时而不能治一世。等效用过去后人若是不注意身体,只会又逐渐衰弱下去。

就跟减肥一样,当时瘦下去,之后若是胡吃海塞还不运动,身体还会逐渐胖回去。

“第三,记得每个月给家里寄一封信保平安。如果能发电报或打电话最好。”顾连A补充道。

沈家安装有电话,现在徐静芳联系这边都是打电话过来。

“第四,不能单独一个人在国外的大街上……”顾连A捧着那张纸,颇有一副‘我要读完,你要记下’的架势。

姜糖头都大了。

两个月后,姜糖申请的大学寄来通知书,当天晚上,所有人都知道了姜糖要出国的消息。

海市那边顾连容还专门打来电话问:“大嫂,你到了国外能给小弟我弄台电脑吗?”这玩意老稀罕了,他们整个大学里面也就两台,听说还是实验室专用,非教授不能动。

“你确定吗?”姜糖反问,“钱够多吗?”

顾连容挠了挠头,“应该够吧,多少钱啊?”他们三兄弟在海市做生意那真是风生水起,到现在,不止张秀山买上房了,顾连容和顾胜利也买下了属于自己的房子。

两人还商量着,等暑假把家里人接来见识见识,认认门,总不能以后还不知道自家住哪儿。

电话的声音很大,沈书淮的视线从报纸上移开,回道:“应该要几千美金吧。”而且也不好弄回国内,一般过海关的时候就被没收了。

一听要这么多钱,顾连容那边哑声了,而后一声震惊,“这么贵?!”

沈书淮说的只是零售价,电脑这东西在国外也不普及,而华国向其他国家购买的电脑价格更贵,一口价要上万美金。

姜糖记得,现在这个时候还想还没有手提电脑的概念,所以现在有的应该都是那种大脑袋的,而且存储容量也不大。

不过刚好顾连A的专业能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他倒是参观过学校的实验室,在里面见过一台,但只见过开机,没见过具体使用。

姜糖所申请的大学和华国这边开学的时间不同,而且报到之前还有很多事情需要处理,所以不等这学期结束,姜糖同老师申请提前考试后就和陆方维一起准备出国。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