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新闻里并没有明确说是华……
新闻里并没有明确说是华盛集团,但也称得上是念身份证号了。
标题:【棉花糖儿童白血病救助基金会现增设了一条问卷调查,引起被救助儿童的家长不适】
文章开头指出,《棉花糖儿童白血病救助基金会》每年用于救助儿童的费用上亿元,每年救助了近千名儿童,这五年来救助的儿童数以万计。中间还特意贴了张被救助的儿童康复后,到了高中被保送名校的孩子。
到了这,都还算正常。
下面就开始阴阳怪气了,说之前并没有什么问卷调查,从十月份开始,达到救助条件的家庭要填写一份问卷,关于如果出现不好的情况,是否会捐献眼角.膜的问题。
随后就有了一系列阴阳怪气的猜测。
大意是资本做好事是不是存在不可告人的秘密?
为什么之前没有,现在突然多了这一项?
这是在强迫患者出现意外时必须捐献吗?
众所周知,华盛集团在五年前创建了《棉花糖儿童白血病救助基金会》,除了华盛注入大部分资本,还有来自社会民众的捐款,这篇文章中提的资本就是华盛。
宋清舟坐在工位上,手握着鼠标,指节僵硬。
看完通篇,心里沉甸甸的。
这件事跟她有脱不开的关系。
左眼失明这件事,一开始她没打算告诉束北年,如果没有去运城出差发生意外,或许他一辈子也不知道。
在日本,左眼失明需要移植眼角.膜,她查了很多相关内容,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是稀缺的,这种东西可遇不可求。
她当时没有灰头土脸,反而庆幸自己还有一只健康的眼睛,而且她的眼睛不近视,从小的视力非常好。
习惯了,也就没觉得怎么。
她渐渐的没再当回事,至于不告诉束北年,也是不想再提及当时发生的事,但陆陆续续在和他相处中,宋媛的事也亲口说了,事后反而很轻松。
在运城被他撞见,被他发现那一刻,确实有点尴尬和难受。事后他并没有追问些什么,也让她松口气。
她认为这件事不是什么大事,即便只能用一只眼睛也不影响生活和工作,她以为束北年也没多在意。
但显然并不是。
无形的压力悬在她心头。
这种指控和抹黑,对他对华盛的影响是很大的。
她本身就是做新闻的,舆论的威力有多大她比谁都清楚。
一阵手机铃声将她的思绪打断。
她起身走出办公区,站在走廊接起电话,耳边传来顾卫明的声音。
“喂!宋清舟,你是记者,应该看到了吧。”
宋清舟闻言,心微微一沉。
顾卫明本来之前就对她有点意见,束北年又因她受到指控,想必他又想说她了。
这一次,她不想反驳什么。
“嗯,看到了。”
“你不要去问阿年,也不要听新闻上瞎说,问卷不具有强迫性,而且即便不捐赠,也不影响接受基金会援助治疗。”
她微微松了口气,轻哦了一声。
“你们可别因为这件事闹矛盾,阿年决定的事不会轻易变,很快就会过去,况且本来就有人在背后推波助澜,阿年能解决。”
宋清舟想了想,问道:“霍家?”
顾卫明笑,“反应挺快的嘛!不过,你也别多想,霍家这种行为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在江北,谁不知道华盛压着霍氏一头,霍家的人早就不服气了。”
“行,我知道了。谢谢你告诉我这些。”
……
挂了电话,宋清舟转过身,靠着走廊的墙上,从衣兜掏出一盒烟,抽出一根夹在细白的手指间,拿出火机点燃,轻轻吸了一口。
虽然顾卫明这样说,但她心里也很清楚。
她做的就是新闻这块,华盛和霍氏的分分合合,恩恩怨怨她也了解一点,明明之前谈了合作,双方的关系缓和了不少。因为霍宁校园暴力那件事,因为她在晚上公开被霍家记恨上了。
可能霍家老爷不会太计较,霍晶却不是个善罢甘休的女人。
以她的直觉,霍晶看她的眼神还带着某种微妙的敌意,这种敌意因束北年而起。
*
束北年坐在办公椅上,一身深蓝色西装,领口挺阔,坐姿端正,轻靠着椅背,垂目盯着文件。
欧泉站在前面,大致说了今天关于《棉花糖儿童白血病救助基金会》的那条新闻。
他看了手中的文件,随手放在桌面,抬眸,“就这些?”
欧泉说完,没敢打扰他,以为他没在听。
“就这些。”
他今早瞟过一眼标题,没打开看,忙了一上午就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