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明天就是万寿节,温晏以为霍时修会忙到很晚才回家,可还没到晚饭时间就听到熟悉的马车声响。
很快,他又听见霍时修的脚步声。
“哥哥,你今天怎么这么早?”他张开胳膊,话音未落就被霍时修打横抱起。
霍时修喜欢坐在床边,把温晏抱在腿上搂在怀里,他低头亲了亲温晏的唇,“想晏晏了。”
“也就是之前都不想咯?”
霍时修笑了笑,“从哪里学的这些话?”
温晏搂着霍时修的脖颈,问:“万寿节的事都忙完了吗?”
“忙完了,检查了好几遍,不会有问题的。”
“哥哥好厉害。”
霍时修垂下眼,“做这些有什么厉害的?”
温晏立马反驳:“哪有?就是很厉害啊,哥哥想做什么都能做的很好。”
霍时修看着他看了许久,然后说:“那就借晏晏的吉言。”
他把手伸进温晏的领口里,温晏害羞,抱紧了霍时修,把自己贴上去,用胸口压住霍时修的手不让他乱摸,可霍时修没放过他,揉着他闹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温晏喊了几声哥哥,霍时修才停下来。
“我有事情跟你讲。”
霍时修低头道:“嗯,我听着。”
“我……我今天去了故庄,”怕霍时修不高兴,温晏连忙补充道:“我在家里太闷了,又不想耽误你的时间,所以就让当儿和成蹊带我去了,早上去下午就回来了。”
“没怪你,我知道你待在家里无聊,怎么样?故庄和你想象中的一样吗?”
温晏摇摇头,“那里的人都挺可怜的,有的孩子才四五岁就没了爹娘,还有很多年纪很大的老人在田里忙活,看着很辛酸。”
“和京城是两个世界。”
“是,我从来没见过这样的地方。”
“晏晏,其实比故庄可怜的地方还有很多,只是它们都在京城外,在你看不到的地方。”
温晏有点难过,“我不知道该做些什么,就留了一些银两,交给了管账的卢先生。”
“我替那些百姓谢谢你。”
“不用的,但是有一个婆婆问我是谁,成蹊抢了话,他对婆婆说我是谢子明大人派过来的,这是为什么?”
“说你等同于说我,我是霍家的人,即使告诉他们,他们也不相信,不过是平添麻烦。”
温晏反应了一下才懂,他抱紧了霍时修,闷闷道:“真讨厌,他们都不知道你有多好。”
“我怎么好?”
温晏知道霍时修在逗他,也不说话,就哼了两声,然后把脸往霍时修颈窝里蹭,不过他也在想一个问题:他能做些什么呢?作为皇族的一份子,他能做些什么?作为霍时修的妻子,为了改变众人对霍时修的偏见,他能做些什么?还有,作为温晏,他这个人,往后时光漫漫,他总要做些事情,做出点成绩,才不枉此生。
下人将菜端上来,当儿在桌边摆放碗筷,霍时修便把温晏放回到轮椅上,推到桌前。
温晏喝了一口热汤,忽然想起一件事,“对了,哥哥,我今天还遇到了一个人。”
霍时修抬起头。
“就是在故庄,我遇到了一个很年轻的郎中,卢先生说这个人半个月就来故庄义诊,发放汤药,分文不取,是个大善人。”
霍时修问成蹊:“我怎么没见过?”
成蹊回答:“小的见过两次,那位郎中是下午来,少爷您都是早上下了朝去那看一眼,所以没碰过面。”
霍时修放下筷子,眸色沉了些,“很年轻?”
“是呀,二十出头的年纪,医术却高明得很,把一下脉就能断定病症,卢先生说这位郎中师承黄玉樽,黄玉樽原是太医院的院使,专门侍奉先帝的,后来告老还乡收了几个弟子,将毕生所学教给他们,还命这些弟子义诊满五年之后才能开自己的医馆。”
“黄太医好像也是蕙娘的师傅,他还在世?”
“真的吗?”温晏惊讶地睁大了眼睛,回答道:“那位郎中说黄太医去年作古了。”
霍时修不免遗憾,“若他在世,说不定能治好你的腿。”
“没用的,很多年前父王就把太医院的太医都喊来王府,所有法子都试过了,也没用。”
霍时修把手放在温晏的膝盖上,温晏覆住他,安抚地摸了摸,又蓦然想起一事,懊恼地拍了下脑门,“诶呀,聊了那么多,我竟忘了问那位郎中的名字!”
霍时修收回手,搭在桌边,面无表情道:“能碰上一个聊得来的,很不容易,怎么连名字都忘了问?”
温晏还浑然不觉:“是啊,我好笨啊,还是因为我见过的人太少了,缺乏和人相处的经验。”
当儿在旁边直摆手,可惜温晏没看见。
霍时修拨弄着筷根,顺着温晏的话往下说:“见的人多了,就会觉得身边的人也不过寻常。”
温晏没听出来霍时修的自嘲,还在喋喋不休:“我也没有想到这位郎中先生能看出来我的腿伤了十几年,他只是按了一下我的腿脚就猜出来了,对了,他还教我几个常见的方子,以后房里的人若是头痛发热,我都可以自己给他们抓药。”
霍时修弯起嘴角,说:“很好,晏晏长大了。”
“真的吗?”温晏笑着抓过霍时修的手摇了摇。
当儿在旁边只想翻白眼,余光扫到成蹊,他于是指了一下霍时修,又做了个生气的鬼脸,成蹊不明所以,皱着眉头好像看不懂。
当儿扶额,心想:我应该去做四少爷的侍从!成蹊这个笨蛋就留给一样笨的小王爷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