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6章 坏了一锅汤 - 清十四的奋斗史 - 初吻江湖 - 历史军事小说 - 30读书

第046章 坏了一锅汤

刘老先生为什么会喷血呢?

因为他真的有儿媳妇,还是守寡的,不是一个,是两个!

其中一个的确是怀了他儿子的遗腹子,不过月份浅,又是足月顺产,这要是被有心人给抹黑,简直一抹一个准!

何况他虽然自己持身正,可膝下却荒凉,三个儿子,老大老二都死了,唯有老三,在外做官,带着家小上任。

他在京中作为翰林,家里的日子其实过得还可以,别看翰林叫人说成是“穷翰林”,那要看跟谁比。

每年的三节两寿,冰敬碳敬可不少。

还有他的学问不错,给哪个学堂啊,书院讲一课,车马费也很丰厚,提个字写个菜牌子,也能有润笔费。

每日不说大鱼大肉,但是隔三差五吃一顿红烧羊肉还是能做得到。

一家可以说是老的老,小的小,但是他这个人秉性就有点扭曲,家里两个守寡的儿媳妇,容颜枯藁,行动木纳。

两个小孙儿也跟他们的娘一样,畏畏缩缩。

刘老先生越想越生气,一口老血就喷了出来。

可把现场的孩子们吓坏了。

谁见过当场喷血的人啊?

“不好了!先生喷血了!”

“来人啊!快来人啊!”

学堂里一顿吱哇乱叫,四下奔跑,奴才们一涌而进,赶紧将各自的小主子找到,换上衣服后领出去,刘老先生已经坐在那里,唿啦唿啦的喘大气儿呢。

但是胸前有血迹,嘴角还流着血沫子。

这里的动静,惊扰到了隔壁,七阿哥身为“留守儿童”里最大的那个,不得不过来一探究竟。

“这是怎么回事?”七阿哥一来就看到了满屋子乱糟糟,先生还吐血了,这是个什么情况?

“七哥,七哥!”小十四飞奔而来:“先生吐血了。”

七阿哥胤祺因为有脚疾,一生下来就注定跟皇位无缘,因为皇帝不可能是个跛子,除非爱新觉罗家族的男人都死光了。

不过也因为如此,他这人性格腼腆,为人温和,跟前面这些阿哥们强硬的性格,反差很大。

他不如大阿哥强势,太子爷骄纵,三阿哥好名,四阿哥冷漠,五阿哥和善。

七阿哥的性格温柔,大概是因为小十四十分依赖他,一上来就抱着他七哥的大腿,抬起头可怜巴巴的看着七阿哥:“先生是不是要死了?”

这孩子长得好看,眼睛大大的,皮肤白白的,胖乎乎的小脸蛋子,大眼睛里充满了依赖的看着你,谁能不心软?

七阿哥也不例外,一看弟弟吓坏了,七阿哥赶紧把人抱起来:“没事的,死不了,七哥在这里呢。”

小十三也走过来,拉着十二阿哥,一起扯了七阿哥的袍角:“七哥,先生是不是病了?”

宫中的规矩,宫里头的人病了都得移出去养病,免得传染给主子们,主子们病了也要关闭自己的住处,静养为宜,其实就是免得传染给旁人。

宫外面来伺候的人就更不能带病了,例如教书的翰林,大臣们;例如给人看病的太医们。

甚至是执勤的御林军,都不行!

侍卫们就更不行了,他们行走在紫禁城之内,万一是传染病,爆发起来,宫里的贵人们都金贵着呢。

“不管是不是,来人啊!送小主子们去休息!”七阿哥镇定自若:“今天大家都先放学吧,再让太医院来人给各位看看身体,叫太医署的人来将学堂用醋、苍术的熏一熏。”

这就算是古代的消毒了。

然后让孩子们都去了东厢房那里休息。

小十四第一次去东厢房,里头不仅布置温馨典雅,还有各色好吃的,以及牛乳茶,七阿哥还不算完,又吩咐人去泡了压惊茶给这些孩子们喝。

此事动静很大,连皇太后宫里都惊动了。

苏麻喇姑亲自带人来了,老太太别看上了年纪,却依然宝刀未老:“奉皇太后懿旨,既然刘翰林身体不适,那就在家养病吧,养好了再去翰林院。”

然后就有大力太监上前来,一边一个,将刘翰林这么架着出去了,没办法,这刘翰林身体还算不错,就是个头小了点,人瘦了点。

苏麻喇姑十分生气的一甩手里的帕子:“都给我动起来,这屋子里的边边角角都要用醋熏了,点上苍术艾草,所有的地方都用药水洗过才行,这可是小阿哥们读书的地方!再让太医们去给先生们号脉,身体好的才准进宫,身体不好的都回去养好了再说!”

她倒是没说,让刘翰林病好了进宫教学,而是病好了,回翰林院去。

宫里?皇太后都气成那样了,还进来干什么?

皇帝不在宫里头,南巡去了,带走了成年的阿哥们,留下的不是太小就是不方便带出去,例如七阿哥,这阿哥是个跛脚的,带出去康熙有点抹不开面子。

但是宫里头没了皇帝却不能乱,尤其是皇子阿哥们,比起宫妃们更让皇太后在意。

七阿哥安抚一群小孩子,苏麻喇姑就带人清理整个尚书房,先生们都被隔离了,太医看过了再说。

宫里头是最能保密的地方,同时也是最不保密的地方。

消息飞一般的传了出去,四福晋在四阿哥离开之后,就在阿哥所里安生过日子,隔三差五的去给德妃请安问好,听了这事儿再也坐不住了,立刻带着几味药材,去了永和宫,一进门就看到德妃也有些慌乱。

“额娘,十四弟那里?”四福晋是知道四阿哥有多在意这个弟弟,他们成婚之后,她也是隔三差五的给两个弟弟送东西,四爷对她的这种表现,十分满意。

而且十四阿哥对她也很好,亲嫂子,又提点过她如何跟四阿哥相处。

德妃也不是那种磋磨儿媳妇的恶婆婆。

比起德妃的温和,宜妃那里的五福晋可就有些遭罪了。

字体大小
主题切换